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宣和七年(1125年),太学生陈东联合其它“在校太学生”,向宋钦宗上书,书曰:
“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北宋六贼
正式将蔡京、童贯、梁师成、王黼、李彦、朱勔六名权势熏天的徽宗朝宠臣定义为“六贼”,自此以后,“六贼”相继惨死、遗臭千年。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宋徽宗赵佶
徽宗年间,“六贼”忽悠着“多栖艺人”“书画大师”“斜杠青年”赵佶,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肆意妄为,害得赵佶丢了祖宗江山,妻妾儿女任金人凌辱,自己也被折磨惨死。
品德如此败坏的“六贼”,为什么就能得到重用呢?这不能全怪赵佶昏庸,也和北宋的人事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北宋遭遇亘古未有的耻辱,其人力资源制度也难逃其咎。这一点,从“北宋六贼”的发迹史,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来。
人事权,是一个政权核心中的核心。这一点,宋太祖赵匡胤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刚建国,宋太祖就为加强中央集权下了很大功夫。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北宋集权体制
比如,对于宰辅,通过设枢密院分军权,设“三司”分财政权,大幅限制了中书门下的权力;对于京官,直接跳过吏部管理的惯常,由皇帝授意中书门下“堂除”,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地方官,3年一轮换,而且在州、府设通判作为皇帝耳目,专门监督地方官,同时,大幅限制了地方官员的财权、行政权、司法权。
应该说,这样的制度设计,如果赵家子孙后代,都有赵匡胤的雄才大略,那么任何人再想擅权妄为是绝不可能的。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的制度,对皇帝的水平要求很高,一旦皇帝是徽宗这样不务正业的糊涂蛋,皇权被权臣窃取利用了,那这样的制度反倒更危险。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蔡京
“北宋六贼”,各个都是擅权妄为的主,但蔡京是最典型的,正是因为他攫取了本应属于赵佶的重要人事权后,才能提携帮他复相的太监供奉官童贯为西北监军、枢密副使;才能通过搞假材料、立假军功,把个卖药搞盆景的朱勔,搞成了干部身份;凡此等等,让赵佶身边全部充斥着阿谀奉承、耽于享乐之徒,把赵佶不断往沟里带。
当官的只有虚名,当职的不管业务,办差由皇帝安排,赵匡胤这样的制度设计,确实最大限度保证了集权,防止了大臣们乱来。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宋告身(委任状)
但,权力是个好东西,至少能给予足够的安全感,朝臣谁不渴望?既然大部分人都名实不符,无法攫取到权力,那么就只好向有实权的人物靠拢,大搞山头主义。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梁师成
因此,蔡京父子也要向深得宠信的宦官梁师成谄媚讨好;王黼要把梁师成当亲爹一样巴着,口口声声称“恩府先生”;大太监李彦掠夺财物、草菅人命闹到皇帝跟前,梁师成一句话就让告状者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正是这些奸臣恶宦,互通款曲,肮沆一气,把个北宋天下,搞成了各个山头随意取用的猎场,这才导致宋江、方腊等农民领袖揭竿而起,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对于科举制度,北宋本身是有全面发展和提高的。考试内容,除了文学诗词,又增加了施政策论,是抓住了要害。而且从组织上程序上也更加规范,这些都是好的变化。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北宋科举考试
但是,录取的人数,从前朝的20-30人,变成500多人,指标就高了20多倍。关键是,只要一考上了,就可以做官。这就意味着朝廷官员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位子就这么多,人多了怎么办?那就只能看资历,让这帮人慢慢熬,混资历、熬年龄。
这样一来,绝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出路了,因此就只好走投机取巧,阿谀攀附的道路。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王黼
这也就有了蔡京为讨好“保守派”司马光恢复旧法,五天内把辖区全部从雇役法改为差役法;又在十年后,为讨好“改革派”的章惇,而率先倡导把差役法改为雇役法;也就有了王黼,通过巴结宰相何执中,两年从秘书省一个普通干部(校书郎),骤升到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而又为了再进一步,就通过攻击何执中巴结蔡京。
为了个人升迁利益,极力巴结讨好,不管政策得失,不管百姓死活,无所不用其极,这自然也是亡国丧权的种子。
一开始,赵匡胤还是吸取了历朝宦官弄权的教训,限定了宦官的数目“不过五十人”,限制了职责“只供洒扫”。但渐渐地,随着老赵家疑心病越来越重,这些政策不断被突破。
本来,老赵家是兵变起的家,自然是对武将十分忌惮,宦官监军也就用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徽宗赵佶,安排宦官“走马承受”严重干预军政,可以影响地方武官任免,权力很大。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监军大印
而对于文臣,虽然宋太祖口口声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从官、职、事分离,中央集中用人权、大力加强监督等,都能看出,老赵家对于文臣也并没那么信任。
因此,宦官也逐渐开始参与政事,渐渐有了发言权、建议权,甚至是能够影响皇帝的决策。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童贯
但是宦官们也很清楚,北宋皇帝高度集权,用他们容易,去他们也容易,为了自身的地位巩固,有权有势的大太监就和宰相等勾结起来。徽宗朝代,前有蔡京和童贯互相提携,后有梁师成和王黼亲密无间,这样的组合,一个在皇帝身边日夜伺候,一个在外统摄政事,联起手来自然就完全蒙蔽了皇帝,方便其党同伐异、排除异己、大谋私利,严重扰乱朝政。
“北宋六贼”中,宦官就有梁师成、童贯、李彦三人,梁师成借助职务便利,通过模仿赵佶的字体假传圣旨;童贯打辽国打不赢,竟然通过花钱买空城,回来忽悠宋徽宗赵佶,为靖康耻埋下祸根,而就这样的人,还风风光光掌握军权20年,代表国家和皇帝出使辽国,成了“天下第一太监”;大内总管李彦则忙着兼并土地,戕害百姓,闹得天怒人怨。
而老赵家,本想着利用“身边放心人”太监们巩固政权,到头来,却是被这些宦官们挖了墙角、毁了长城!
宋朝坚持“高薪养廉”,官员的福利待遇,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好的。
官员的福利待遇很全面,除了正常工资(主俸)外,还有譬如酒店住宿券、卖菜补贴、盐炭补贴、茶酒补贴等10多种补贴,补贴金额加起来比工资还高。而且,每三年祭祀一次,皇帝会给群臣发奖金,金额丰厚,基本上与三年的工资待遇数额差不多。
到宋徽宗时期,在前几任皇帝已涨过好几次薪水的基础上,大方的赵佶又给官员大涨了四次福利待遇,官员的收入已经是非常丰厚了。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北宋官员待遇
“高薪养廉”本意是好的,也确实有积极作用,在北宋初中期,这个政策确实培养了很多千古名臣,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铁面无私包青天、维新变法王安石,等等。但到了徽宗年间,“高薪”是做到了,“养廉”就成了笑话。
从北宋六贼发迹升职路,看宋徽宗年间人事制度中蕴含的亡国之象
大兴土木建设
因为自上而下奢靡已久,徽宗对于国家的财力物力觉得取之不竭,“北宋六贼”个个更是贪得无厌,打着赵佶的幌子横征暴敛,穷奢极欲。
蔡京大搞“花石纲”,不计成本地为徽宗建明堂、延福宫、景龙江、艮岳等,讨得宋徽宗欢心,能够“四落四起”,顺便大发其财。
王黼搜罗天下珍品讨好宋徽宗,90%都偷偷揣进了自己腰包,创造了跨越八级、骤升宰相的“宇宙飞船”式提拔。
“花园子”朱勔,靠着给徽宗搜集花草石头,而位极人臣,“甲地名园,几半吴郡”,吃喝住用,搞得比皇帝还要豪华奢侈。
“地王”李彦靠着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本事,当上了大内总管,兼并土地三万四千多顷,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六贼”想法设法让皇帝追求享乐,进而打着皇帝幌子,大搞个人奢侈享乐,侵吞霸占百姓财富,一刻不停地当着北宋的掘墓人。
“北宋六贼”的发迹,与北宋的人事制度有很大关系。“六贼”利用阿谀讨巧的本事,一路钻空子,个个窃居高位,进而祸国殃民,成了金人的“神助攻”。这里面,封建社会家天下的局限性很明显,本是为了老赵家江山永固的制度设计,到最后反倒成了促进北宋亡国的重要因素,不知宋太祖作何感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流皇帝宋徽宗和误国佞臣“北宋六贼”
历史故事——被封王的宦官童贯
短载丨历史里根本没有宋江征讨方腊这回事
​崇宁通宝
瘦金体《千字文》字帖
著名皇帝书画家宋徽宗赵佶画选(精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