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之后在词的创作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词人是周邦彦
周邦彦词的特征
苏轼之后在词的创作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词人是周邦彦。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徽宗时曾提举大晟府。大晟府是徽宗时建立起来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就是整理古乐,创立新曲。张炎《词源
·序》称:“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周邦彦精通音律,不仅整理了很多古调而且自创新曲,并且严格按音律要求进行创作,在当时影响极大。具体说来,其词特征有三:
第一,在创作中极为注重音律的和谐。《四库全书提要》云:
“邦彦妙解声律,为词家之冠,所制诸调,非独音之平仄宜遵,即仄字中上、去、入三音亦不容相混。所谓分刌节度,深契微芒,故千里和词,字字奉为标准。”沈雄云:“徽朝时,邦彦提举大晟乐府,每制一词,名流辄为赓和,东楚方千里,乐安杨泽民全和之,合为《三英集》行世。”
大图模式
周邦彦根据乐曲旋律的特点以及歌唱的需要,在平仄之上更加上了上、去、入三声的区别,沈约所追求的四声之用,不意在这里获得了实现,但同时又使依声填词变得极为艰难。张炎《词源·序》云:“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且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虽然“于音谱间有未谐”,但仍然是古今音律第一人。
袁行沛主编《中国文学史》称:
“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周邦彦与柳永一样,也长于自度曲。他自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虽然创调之多不及柳永,但他所创之调,如《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从和效法。
大图模式
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就说:‘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所谓“最为知音”者是因为周邦彦之作能除了平仄四声之外,还根据宫调之声情差异来择调填词。“如商调凄怆怨慕,黄钟则富贵缠绵。故周邦彦写离别感伤的《少年游》选用商调,而写荆州明媚春光的《少年游》则用黄钟宫。”
对格律的严格遵循是周邦彦词作的一大特征,也是南宋格律派词人学习周邦彦的主要原因。
第二,周词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化用前人成句与诗意。陈振孙云:
“美成词多用唐人诗檃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张炎云:“美成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沈义父云:“作词当以清真为主,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词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清真之名作多有化用前人诗意者,如《西河·金陵怀古》:
大图模式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此词化用刘禹锡诗意甚明。第一片,化用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第二片,莫愁句用古乐府《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后半仍用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第三片则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是化用前人成句与诗意,但也确实“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正如张炎《词源》所称:“美成词只当看他浑成处,于软媚中有气魄,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惜乎意趣却不高远。”化用前人成句,几无痕迹,但却缺乏创新之意,完全是前人诗意的重新装点,所以文字虽佳,技巧虽精,“意趣却不高远”。
大图模式
第三,善于铺叙,用词精工细腻,结构曲折回环。自柳永开始,铺叙即为词之典型特征,也是别于诗者最为显著之点。周词之铺叙,在语言上又有别于柳词,更为细腻、更为典雅,更为曲折,也更注重文字之含蓄。沈义父《乐府指迷》称:“炼句下语,最是要紧。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到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章台’、‘灞岸’等字。又用事,如曰‘银钩空满’,便是书字了,不必更说书字;‘玉箸双垂’便是泪了,不必更说泪。”
此种用笔正是细腻铺叙之必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在用典,自然显得华美而典雅。蔡嵩云在《乐府指迷笺释》中说:“美成《解语花》‘桂华流瓦’句,单看似欠分晓,然后下句‘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观之,则写元夜明月,而兼用双关之笔,何等精妙!”
大图模式
因语言风格的需求,在词作结构上亦需要曲折回环,不可再如柳永一般唯恐不够直露,所以周邦彦词作的结构往往是一波三折,欲进又退,盘桓再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辉斌:周邦彦清真雅词论
词艺录丨谈宋代词论的风气嬗变,及其对词体发展作用
词学名篇简介
词,不是宋朝代表性文体
大词人李清照为什么抨击大词人苏轼写的词是“不协音律”?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五十六/六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