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最亲的人,带去了一生的伤痛

一个人的童年,他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前一阵子的热播剧《都挺好》,给中国式原生家庭的悲剧做了很好的注脚。但真正的现实生活,比这部剧里上演的,要悲剧得多。造成这些现实悲剧的原因相当复杂,因为家庭的事情,往往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说清的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最亲的人,带去了一生的伤痛。并且,不自知的我们,将这种伤痛,一代一代传承。

本文试图指出这一问题,但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作者没想,似乎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问题的提出,并非就不重要。

曾经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接受同性恋吗?”

想必我的回答跟大多数人差不多:“不排斥,也不反对身边的人是。”现代社会,常人能够接受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或观念的限度,大大放宽。因为事不关己,便可高高挂起。

但是当被问及“你能接受你的孩子是同性恋吗”,我回答得就不那么痛快了。

思来想去,给出这么一个回答:“如果他/她是,也没办法,只要他/她能幸福,我不反对。但我不希望他/她是。”

我真心不希望他/她是。这并不是因为我认为同性恋是不好的、不对的,甚至是“变态”的。(“变态”这个词太不好了——那些认为一个非常态的人或一种非常态心理是“变态”的人,往往对事物充满偏见,甚至把偏见当成一种德行。)当然,这么说也并不等于认为同性恋是好的、对的或正常态的。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这个社会中的少数。

少数当然并非不好。在某些方面,我们巴不得成为少数。比如领袖是少数,哲学家是少数,亿万富翁是少数。我们挤破了头都想成为这类少数——尽管有数不清的人粉身碎骨也没能成为他们;而同性恋,是不被这个社会和大多数人认可的少数,更不用说想成为他们了。你听说过谁要努力成为一个同性恋吗?

事实上,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更多是因为我们不希望他/她成为不被社会和大多数人认可的少数,甚至是被歧视、被认作“变态”的少数。

我们当中也许有很多人——尤其身边有同性恋朋友的人都知道,同性恋的人,跟我们身边的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们或我们当中,都有好人,有坏人,有重情重义的人,也有背信弃义的人。他们仅仅是在某一点上,跟我们的取向不同。

在某一点上的取向不同,导致了他们成为我们中的少数,成为这个社会的“边缘人”。但他们绝非是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

那么,是谁让他们成为少数,成为“边缘人”的呢?恰恰是我们,是这个由充满偏见却不自知的“我们”构成的社会。

见《女司机故事集》的作者“大望路女司机”之前,我猜测过她的长相: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第一次跟她见面是在双桥,我觉得她大概是长得比较面善的那种吧,又因为是女孩,所以乘客对她不予设防,才有了这本《女司机故事集》。

你问她的长相到底有没有让我失望吗?哈哈,你买本书就知道了,书签上有她照片。

说回这本书。司机在序言里说:“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们常关注主流人群的焦虑,却很少去听角落里边缘人的伤痛。所以这本书里,边缘人的比重不小,有抑郁症患者、艾滋病患者,也有濒死体验师、小三劝退师。故事里写生活的苦痛,也写人物内心的悲凉。但那些看上去苦痛或悲凉的文字,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给了我面对苦痛与悲凉的勇气。也希望能给读者勇气。”

的确如此,在《女司机故事集》这本书里,司机用平静而不掺杂偏见的叙述,带我们回到故事的原点,还原、放大生活的真相,为“边缘人”发声,“给世界以公正的力量,和善意的温暖。”

我们将看到,所有的“边缘人”,当我们回到他们生命的原点,即他们的童年、原生家庭,还原、放大他们生活的真相,那让他们成为少数,成为“边缘人”的,正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所谓正常人,以及由众多所谓正常人构成的这个社会。

就像我们一开始看《都挺好》觉得苏明玉性格不好,后来看了苏母以前怎么对她,一下子就能理解她为什么会是那个性格。所有的因,都有果。所有的果,也都有因。伤害我们同类的,往往是同类本身。

当我们看到“边缘人”的生活真相,我们或许能在我们的生活里,尽可能多地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他们的“因”,或尽可能多地去理解和接受他们吧,哪怕至少不去雪上加霜呢。

就像百岁老人总能笑看人间百态,不为所动。一个人看到或经历的生活真相越多,他的内心所能接受和容纳的东西就越多。(当然,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是个慈悲为怀的人,也很有可能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但你看那抛妻弃子出家的真僧人,那慈悲为怀的与那铁石心肠的,不正是同一个人吗?)

《女司机故事集》里写的,不只是同性恋。还有临终关怀师、濒死体验师、小三劝退师、抑郁症患者、嗜酒者、艾滋病患者、跨性别者、形婚、暴露癖……透过这些少数人和少数行为的故事,我们将看到: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成为不被这个社会和大多数人认可的少数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的亲人作为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唯一依靠,是如何接受或排斥他们的?

看这本书之前,你可能会抱着猎奇的心理——或出于对“女司机”的好奇,或出于对这些故事的好奇,或出于对故事里那些“边缘人”的好奇。那,看完之后呢?

我一直想不出用一句怎样的话,来描述我看完这本书的感觉。灰暗、沉重、悲凉、温暖、平和、悲悯……由这些词构成的话,好像都不是。

那么是“一声叹息”?好像是了。是看了那些触动灵魂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之后的一声叹息。

但是这一声叹息,究竟是庆幸自己未曾导致某个同类成为少数“边缘人”或至少没去雪上加霜的一声叹息,还是害怕自己正在导致某个同类(比如自己的孩子)成为少数“边缘人”的一声叹息呢?

我不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在游戏人生还是被人生戏弄
蔡少芬晒新年全家福: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爱可以治愈
最爱的人,是别人怀里的人,10人读了9人叹息!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贾府的由衰到亡
让人无比伤痛的语句,伤心的人该往何处去
曾经沧海难为水,繁华落尽成悲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