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邬达克建筑(17)交大工程馆
  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交通大学工程馆至今依然醒目。它是培养科技英才的摇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等大科学家最早走入该馆。
  建成于1932年的交大工程馆是一座現代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其设计者是建筑大师邬达克。交大工程馆的外立面為深褐色,突出白色壁柱的豎線條。从建筑艺术价值看它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有显著地位,是艺术装饰风格的早期代表。
  工程馆艺术形象充满力度,富有阳刚气质。其造型手法有独特之处,外立面颇能反映出邬达克的设计功力。
  因教室需要大面积采光窗,故邬达克在设计时把窗放大,窗间墙饰有断面呈“山”形的装饰肋,呈现出刚劲挺拔强烈向上的力量。

  工程馆南入口叠涩的门洞形成浓厚阴影,突出入口的谦虚,似有学海无涯的象征。
  朝向內园的北立面入口是三个尖券门,显示出邬达克对哥特风格形式美的娴熟把握和垂青。
  工程馆以二层为主、局部三层,平面呈“口”字形状,中有内庭院,原称博物院。

  内庭院内绿树成荫。
 工程馆是功能建筑,一层是锅炉房、机械、水力、金工、材料、电气和标本等实验室,二层是教室、绘图室、演讲厅、仪器室、模型室和教授休息室等。
  难怪,在内庭园内看工程馆的建筑似乎有工厂的感觉。
  工程馆内浓厚的科技氛围,吸引了当时国际著名学者的关注。19375月,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学奠基人波尔在工程馆作了主题为《原子核》的学术讲座。
  193312月,无线电发明家古列尔莫马科尼勋爵夫妇在工程馆博物院,亲手把马可尼天线铜柱竖立于草坪上。
  19321月工程馆竣工。落成时本应举行盛大典礼没有举行,因为一个关系到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交大师生投入到团结救国的洪流中,“不抵抗无以为人,不抵抗无以救国”,表现出巨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直到193333037周年校庆,交大补办了工程馆的落成典礼。
  底层教室外宽阔的走廊。

交大工程馆忠实地记录了近现代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建成于1932年的交大工程馆老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 华山路 南洋公学(9) 恭绰馆
邬达克与上海(26) | 南洋公学工程馆介绍
邬达克传世建筑之-息焉堂
环游交大
【效果图】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实训楼设计
广州余荫山房中文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