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河(37)元代水闸遗址
    元代水闸遗址在延长西路志丹路口,距离苏州河一公里。
    遗址展区完整地呈现了整个闸门,另外还展现了2000多根通过考古发掘露出地面的木桩。

水闸遗址发现于20015月。历经多次发掘整理,2006年完全展示了全貌。200911月开工建设遗址博物馆。201311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镇升格为县,吴淞江流域航运更加繁忙,但当时吴淞江变窄、河道淤塞、水患不断,为应对此问题,元代的朝廷官员和水利专家置建水闸,以此疏浚。

    遗址就是现场再现。这里展示的就是发掘时的原貌,也就是700年前的水闸原貌。我特地问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他说,遗址在地下712米处,遗址闸门的立石、河道的石墙、河道的底板石都是原物原貌。
    元代水闸遗址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闸门,又称金门是水闸最关键的部位,由两根长方体青石门柱组成。耸立在整个水闸的中心,门宽6.8。水闸的功用是泄水挡沙,以助吴淞江的防淤和疏浚。涨潮时关闭闸门,使泥沙沉积在闸门外,退潮时开启闸门,利用闸门内外水位落差,将沉积的泥沙冲走。



    水闸地下打满地桩,称地钉。从外到内逐渐降低,高低落差2余。此处元代水闸打下1万余根木桩。部分木桩上墨书文字和八思巴文(蒙古新字)编号,反映了当时的严格的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对地桩进行保护。

底石,由一块块青石板平铺而成,石板间嵌铁锭榫,防止石板渗水和移位。正是这些金元宝形的铁榫在今人判断水闸年份时帮了大忙。因为,虽然各朝水闸建造方式相近,但只有元代会使用这种金元宝形的铁榫,所以专家们当时就判断这是元代水闸。


    元代水闸勘探取样照片(下载自网上)

20015月“志丹苑”建设工地在建一幢高楼,在钻灌浆地基柱时,发现阻力很大,经钻探取出试样一看非常蹊跷。右面的那块取样是二块石板相连,其间用铁锭榫相连,左面的取样是二块木头用铁钉相连,都很厚。这是在地下十二米深处,谁会在这么深的地方做这样的东西如是古迹这么深的沉积有多少年代?于是断定必是古代遗迹。说来也很神奇,取样正好取在有铁锭榫和骑马钉的位置,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考古人员就有机会断定下面有古建筑,如果取样取在平石板上,那么这个遗址可能就永远埋在地下了。建房工程停了,马路也封了,经不断考古勘探、文献查证和全国专家论证,确认此为上海元代水闸遗址,而且是在元代官员任仁发带领下建的。专家指出,志丹苑元代水闸与已发掘的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和广州西汉水闸遗址相比,年代早于北京晚于广州,但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均是这两个水闸不能相比的。他们提议志丹苑元代水闸可申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在原址上进行保护,建立遗址博物馆。

  闸墙又称金刚墙,砌筑在底石南北两侧,由青石条层层砌筑而成。闸墙47,残高1.32.1

    石墙外砌砖墙,砖墙外堆垒荒石。

吴淞江早期是太湖的主要泄洪水道,河流宽阔,上海的大部分地区是吴淞江流域。吴淞江属于中等受潮汐影响的河流,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受潮汐的影响排不出去,涨潮时长江的泥沙又倒灌过来,吴淞江下游泥沙淤积,水患频发,河道越来越窄,支流越来越多,像蜘蛛网一般。朝廷和当地政府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理。

元代水闸建造工艺非常讲究:先打下一万根木桩,木桩上铺木梁,木梁上在铺木板,木板上最后铺石板。这是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所以被评为2006“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吴淞江(苏州河)曾经是上海地区一条直通大海的大江,唐代江宽可达20里。以后逐渐淤塞,至元代江面仅宽1里,严重地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当年水闸建造工程的领军人物是水利专家任仁发,在其所著《水利集十卷》中提到,他先后于130413081324年奉命在吴淞江上建造6水闸。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元代著名水利专家也是诗人、画家,是上海近代一个著名人物。

遗址博物馆对任仁发的介绍是:“任仁发(1254-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上海青龙镇(今青浦)人。元代浙东道宣慰副使,著名的水利家、画家、诗人。志丹苑元代水闸正是任仁发于1324年在吴淞江上建造的6座水闸中的一座。无独有偶,1952年在上海青浦区发现的任仁发家族墓,出土宋元瓷器、漆器、金银玉器等文物精品70余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透露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记忆】建筑可阅读: 上海城区第一个被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
700年前苏州河差点不复存在?看先人如何挽救 | 红色行
国内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老上海的痕迹(一一四、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图文】
万根地下木桩解码“元代水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