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怎么制定的 后宫体制等级如何划分
以明代为例,其自建国伊始便参考唐宋之制,创建各项典章制度。后宫嫔妃之制,也是以唐宋之制为蓝本,参酌承袭之。
明代自皇后之下,有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才人、昭容、昭仪、婕妤、美人、选侍、淑女。但这些名号并不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
上图孝慈高皇后马氏
妃嫔中地位最高的是贵妃。
《明太祖实录》中,在洪武元年十一月制定皇妃冠服时,记载“古者,王后之下为夫人,次嫔、次世妇、次御女,则夫人即皇妃之位也。所以,明初所定后妃之制中,皇后之下,便是皇妃,皇妃中又包括贵妃和众妃,贵妃之位在众妃之上。那么可以认为妃这一名号有两个等级,即贵妃和妃。
《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定诸妃位号“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但实际并不仅限于此。洪武朝及以后各朝妃嫔的位号还见“充、定、丽、荣、贞、德、安、懿、宸、静、和、恭、端、宜”等字。
上图电视剧《大明嫔妃》剧照
妃以下还有贵人、才人的设置,且是“增设”。洪武时期亦有美人的设置。至永乐、洪熙年间,嫔妃名号已有贵妃、妃、贵人、才人、昭容、昭仪、婕妤、美人。《明实录》中,昭容、昭仪、婕妤三名号在洪熙以后再未出现。
嫔的设置,明朝前期已经出现。
据《皇明后纪嫔妃传》记载,宣宗有一位郭嫔,名讳爱,凤阳人。九嫔的设立是再嘉靖十年,先是吏部尚书张璁奏:“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储嗣也。”建议世宗选淑女以广子嗣。嘉靖十年二月,世宗谕大学士张璁:“朕奉章圣慈仁皇太后慈训,于选中淑女三十人内慎选九人,以充九嫔。”
上图万贵妃剧照
综上所述,洪武年间妃嫔名号目前可考的有贵妃、妃、贵人、人、美人,与唐宋之制相比,没有在名号上做过多的文章,设置相对简单,这或许与太祖鉴前代女祸,避免“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的想法有关。自永乐以后,妃嫔名号则屡有增加或更改。宣宗赐孙贵妃宝,而有皇贵妃之称,自宪宗皇贵妃万氏始,皇贵妃成为妃嫔等级中最高一等,嘉靖年间又增设九嫔。随着妃嫔名号的演变,相应的礼仪制度亦发生了变化。自嘉靖以后,具有遣使册命之礼的妃嫔名号为皇贵妃、贵妃、妃、嫔。
选侍、淑女只是受封拜前的称谓,而非妃嫔封号,不应列入妃嫔等级序列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代妃嫔等级
话说中国古代帝王后宫等级制度的变迁
宫斗嫔妃职位表1
《女诫》《女则》《女训》
唐朝初期后妃制度:共分为五等九个品级,名额一百二十二人
妃嫔等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