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诗词“乌龙”:苏东坡被“打脸”,沈括讥讽“诗魔”自相矛盾
大家好,“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小编,本期我们的主题是:两个“乌龙事件”,苏东坡被“打脸”,沈括讥讽“诗魔”自相矛盾!
每一首,都是一个故事。有血染沙场的热血男儿,有你侬我侬的缠绵男女;有哀婉悲伤的离别之情,有放歌纵酒的畅快之情……这些故事里充满热血、婉约、欢乐、离愁,当然也不乏一些“乌龙事件”。
沈括错评《大林寺桃花》
沈括,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更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大学问的人,依然有犯错的时候。
唐朝元和十二年的春末,“诗魔”白居易和朋友们结伴游江西的庐山,当然少不了写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大林寺桃花》:
人间小编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本来一般人看到这首诗,也没有什么质疑的,都夸赞白居易写的好,充满意境。但是偏偏有个“杠精”读到了这首诗,对“人间小编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充满了质疑,这个人就是沈括。他还带着略微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都“小编芳菲尽”了,为什么桃花才“始盛开”呢?看来大诗人也会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沈括这样评价后,也没把这个放在心上,说过也就忘了。偏不偏,巧不巧,某一年的春末时节,他到一座山上去考察,居然见到了这样一幅奇景:小编天,山下的百花都凋零了,而山顶的桃花才盛开,依然是娇艳欲滴。这时候,他猛然想起多年前自己评价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原来错的人是他,并不是白居易,桃花盛开的晚,是因为山顶高度对温度的影响,造成了这种现象。
而后他又找到了白居易的一片序中的文字,详细记载了当初的情景,这让沈括深有感慨,看来大千万物,自己还是了解太少,读书不够细致啊!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沈括的成功与他这种善于质疑和善于反思、勇于改正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苏东坡错补“菊花诗”
有一天,苏东坡去宰相王安石的府上做客,恰好王安石不在家,看到其书桌上写了两句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看着这句诗,苏东坡心中觉得诗中有错,原因是“西风”指的是秋风,“黄花”是菊花,菊花本是秋天绽放的,怎么会被吹落满地呢?这不是不符合常理呢?他兴致一来,就补了两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意思很明显,告诉王安石,秋天的花不像的花一样会凋落,诗人啊,请你细心地吟诵。
写完后,苏东坡就离开了。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这一年的秋天重阳时节,大风呼啸。秋风过后的一天,苏东坡邀请好友到后园赏菊花,却看到了多年前王安石诗句中的一幕:菊花纷纷掉落,满地金黄。这让他目瞪口呆,原来是自己错了,简直是活生生的“打脸”啊!
关于中的有趣故事,大家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君康六尺整张中国画牡丹作品《入门惟觉一庭香》 - 画家安君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桃花引发的一桩诗案
沈括错评咏花诗
科学家觉得白居易千古名句有错,登山考察了后,才知白居易有多牛
沈括揭发苏东坡
沈括与苏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