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一笑而起渺天高
苏轼,北宋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根据他的名号,又有了苏东坡这个称谓。无论是书画领域还是诗词领域,他都有着极高的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因为尤其擅长于书法,又是“宋四家”之一。现有许多名著名画,词作书法等流传于世,如《枯木怪石图》、《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等,极其富有欣赏性与文学性。
苏轼
说起苏轼,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必会浮现在很多人的眼前。对于很多人来说,苏轼最早是以他的诗词走进大众的视野的,身为豪放派中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独有一番风格,磅礴大气,自成一番天地。他的诗词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性格。苏轼为人爽朗豪放,生性豁达,这点我们也可以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当中看出,纵使经历千般磨难,却依旧不放弃对生活的期望,在颠簸的路程当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从来不会放弃自己的远大志向与坚定的信念。
苏轼
都说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苏轼也不例外,与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可以说他的文学之路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了非常好的起点,没有辜负这样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后天的努力,苏轼首次参加科举,便得到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与肯定,在欧阳修的极力推崇下,苏轼名噪一时,只是还没等到他与父亲共展大业,家乡却传来了母亲病故的消息,只能回去守孝三年。在当时的政局下,别说是三年了,就算是一个月,格局都会有很大的变动,而苏轼三年守孝期满,回归朝廷的时候,也正是王安石发动变法之时。
苏轼
而他守孝之前的众多好友恩师,因为反对新法都纷纷离京,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苏轼不仅大谈变法新政的弊端,还自请出京任职,就任之后还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那个时候的他不会想到这封信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这就是后来名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新党,对他的感谢信断章取义,指责他包藏祸心,大不敬,极力主张处死他,与他亦敌亦友的王安石却跟支持苏轼的人一起向宋神宗谏言,苏轼逃过了死罪却被贬至黄州。
被贬黄州苏轼困顿不已,曾一度灰心丧气,在赤壁山写下了《赤壁赋》等名作。后来好不容易回京任职,又正值旧房党司马光担任宰相,看到新党与旧党之间的争端,苏轼认为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试图打压对方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令他十分失望,于是他再次反对旧党,就这样新旧两党都容不下苏轼,他便只能再度请求外调。
苏轼
外调期间,苏轼一共休了三条长堤,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在新旧党的更替当中也不断的被贬到不同的地方。不过这个时候的苏轼早已经看惯了世态炎凉,不论在哪里都过得悠闲自在,不仅跟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还自己发明了许多美食,比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羹等等等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这《猪肉颂》,就是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所作。
苏轼的一生,经历过万人敬仰,也经历过牢狱之灾,在大风浪之中他仍然保存着豁达与善良,由始至终都在做自己,不辜负自己,所谓“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便是他尽力磨难又振作的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经典诗词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读书笔记:《苏轼十讲》
《应是飞鸿》:可以看见的“苏轼选择”和“东坡豁达”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42)——苏轼(下)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豁达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