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同一地点写了两首桃花诗,不但没招来好运,却被一贬再贬

​​​刘禹锡可谓唐代诗人中的头号刺头。他性格刚毅、乐观且坚强。骨子里充满了不服输的斗志,既有赤子之心,也有坚定的理想。因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被贬职,从此开始他的贬谪之路。他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残酷打击了。刘禹锡既伤心也愤怒,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无力。但是他却没有从此沉沦,一蹶不振。他将对朝廷的失望,化作了自己的满腔动力。他仍然心怀希望,即使这个希望很渺茫。

元和九年十二月(公元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被朝廷“以恩召还”,奉召回京。离开京城近十年终于回来了,刘禹锡兴致勃勃。他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玄都观。别人踏青郊游只是赏景游览,但是刘禹锡却不同, 他写下的一首,而且这首诗改变了他的命运。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郎”指的就是刘禹锡了。这些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为了一睹桃花盛开的美景而来。不过刘禹锡写桃花绝不是为了赞赏桃花的绝世姿容。而是借着这里的桃花来表达讽刺之意。“看你们这些春风得意的小人,其实都是在我被贬之后猖狂得志罢了。”而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们,也终究会淹没在俗世尘埃之中。这样的讽刺真是犀利。这首诗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也给刘禹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刚刚回京不久的他再度被外放。而且这一次更远,时间更长,这次被贬了14年。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当刘禹锡再次回来的时候,又是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刘禹锡再次来到曾经写诗的地方踏春赏花。他想看一看自己记忆中的那些桃花是否还美艳如昔。不过这一次却令他大失所望,于是他又写了一首诗。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和14年前人潮汹涌的盛况相比,如今眼前的景象实在荒凉。当年桃花盛开的地方,此刻只有菜花生长。若大的庭院爬满了青苔,当年那繁茂的桃花早已踪迹全无。那些种花的道士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倒是从前的刘郎今天又回来了。

这样的荒凉并没有让刘禹锡感到失望和遗憾,反而让他感到欣喜。如果说14年前的那首诗,是因为赏花的热闹场景引发了自己的感慨。那么14年后的这首诗,则是旧事重提了。特别是对以前的那场盛大的观景提出了极大的蔑视。“你们不是很风光吗?怎么这才我离开了十几年你们就都烟消云散了,而我刘禹锡又回来了。”这是对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贵进行了极大的讽刺。也可见到诗人足够的自信,别看你们这些人可以招摇一时,但终究还是会淹没。不要以为当时权倾一时,就不可一世,最终还是会灰飞烟灭。而笑到最后的,还是像我这样正直的人。就像这个世界,终究是邪不压正,正义终究会驱散阴霾。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有棱角,但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与打磨,锋芒不在,慢慢都会变为圆滑与世故,逐渐的失去了自我。然而刘禹锡却依然不变,他坚定不移继续痛快淋漓的抒发自己的倔强意志。

“前度刘郎今又来”这种不懈斗争的精神也一直鼓励着后来的读者。24年漫长的岁月,足以消磨一个人的所有斗志。漫长的贬谪道路甚至让刘禹锡的好友柳宗元陨落。然而这些都没有磨平刘禹锡斗志。贬谪是生命的沉沦也是生命的重生,正是因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才会在面对权贵时毫无畏惧。即使被一贬再贬,他也无怨无悔、不改初衷。甚至在晚年政治愿望一再落空之时,他仍然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自我勉励。刘禹锡的一生起起伏伏,他总是以正直坦荡、自信乐观的胸怀,维护着心中的理想,总是用坚定刚毅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蹉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很小众的一首诗,让懦弱的人勇敢!
桃花几度笑刘郎——刘禹锡不屈诗讽执政党
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与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纵使虐我千百遍,我自铁骨铮铮然
刘禹锡屡次遭贬,写下两首“硬气”诗作,诗中豁达抚慰了无数人心
刘禹锡:被桃花误了一生的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