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和杜甫共称诗坛双壁,为何杜甫生前却没有李白那样受人追捧
盛唐时代辉煌文化的象征是什么?恐怕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唐诗。放眼五千年历史,恐怕再没有一个时代能够有如此昌盛的作诗之风,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井百姓,大唐几乎无人不会作诗,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与杜甫。
虽然在后世,他们同样备受赞誉,共称诗坛双壁,但在唐代人的认知中,李白和杜甫绝不是一条水平线的诗人。
李杜
大图模式
在唐朝,李白诗名远播,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生前死后,都是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诗仙"。杜甫则截然不同,在世之时,他漂泊无依,即便死后多年,他的诗也并非主流,也并未受到多高的赞誉,只能算是唐代众多诗人中很不突出的一个。
一直到宋朝,经过王安石等人的大力传播,杜甫才逐渐成为了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
如此显著的区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老年万磁王配音的
大图模式
第一:两人对自己的定位不同
我们翻开语文课本,就会看到李白是一副飘然欲仙的文人形象,而杜甫则是一派苦大仇深的老者形象,这正是李白与杜甫形象的一种固有认知。
李白豪气干云,是一个把狂字写到骨子里的人,无论当时人还是他自己,都认为李白的诗可称天下第一,无人可匹。而李白自己也经常在诗中描写自己的性格与特点,从不避讳对自己才干的称颂。
我富有山川大河
大图模式
相比之下,杜甫的性格就要拘谨得很多,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当时人都没有把杜甫的诗摆在极高的位置上,在杜甫的诗作中,我们也很少发现他会夸赞自己,都是夸赞别人居多,李白就是他的一个崇拜对象。
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杜甫成长之时,李白就已经名动天下了。所以,杜甫对李白是很崇拜的。
公元744年,李白与杜甫相会,李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风流倜傥、文采斐然更是让杜甫钦佩不已。从这次会面以后,杜甫时常写诗赞颂李白,诗中时常透露出对李白的赞誉、同情与担忧,其中的深切友情难以用语言诉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图模式
第二:两人所处的时代有着极大的差别
前面说过,杜甫比李白的年岁整整小一轮,这十年的差距或许看起来不大,但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让这十年经历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变化。
公元775年年末,大唐王朝的所有辉煌都画上了句号。取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战乱与兵戈。帝王于盛世中觉醒,百姓于惊慌中失措,也就在这一年,李白和杜甫的诗词风格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开始由歌颂盛世转变为追忆盛世。
开元盛世
大图模式
但因为两人年岁所相差的这十年,让李白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了开元盛世时期,所以他的诗里充满着盛世气象,而杜甫的创作则主要集中在了天宝之乱以后,所以他的诗里充满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
如此的两种诗词风格让他们的受众人群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李白歌颂盛世,豪放不羁,受众主要是生活在社会顶层的士大夫,杜甫描写底层贫苦百姓,走的是亲民路线。
但可悲的是,底层民众识字的很少,根本不具备欣赏杜诗的水平,这样杜甫的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被人所重视。
无边落木萧萧下
大图模式
第三:最重要的是两人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李白为人狂放,写的诗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与感染力,让人不知不觉中惊叹于作者的奇妙文思,读其诗,我们会直观地感受到其作品中与屈原相称的浪漫风格,这种作品之中的十足想象力,让我们读来不觉赞叹。
相比之下,杜甫诗的风格显得十分愁苦,他把关注点放在了底层的百姓,放在了自己久久不能实现的太平上,这种现实的风格,让他的诗歌在上层社会难以传播,自然成名也就较李白要晚得多,甚至要到他死后数百年。
在很多时候,好的东西未必很快的就能得到人们承认,需要时间的磨砺,杜甫的诗就是如此,生前籍籍无名,百年以后,才被人发现他作品中的光彩。
你看到的是月亮,我看到的是惨淡
大图模式
结语: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从后世人对二人的评价来看,李白是一个超乎于人间的天界之人,因此文采风流,颇具想象,笔下之神采令人叹为观止。而杜甫则是一个在人间的普通人,即便他有超乎于常人的诗才,但他将描写的重点放在了描摹普通大众生活疾苦之上,他们二人都是值得后世称颂的诗坛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壕吏》是一座“诗史”的丰碑〔180〕
陈才智:历史选择了王维—— 《盛世读王维》序
唐朝一位低调诗人,正史都没记载,流传下的6首诗,都是千古名篇
一个酒徒,拒敌13万,守住15城,他才是大唐诗坛第一牛人
唐诗耸三峰(七律四首)
杜甫在唐朝诗坛地位尴尬 李白一首打油诗道出了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