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军坦克切入文登川,3天死1.7万人,杨成武:一辆都别想过去

2000年,86岁的杨成武将军谈到朝鲜战争时,不由得感慨道:“朝鲜战争,是我军历史上打得最为艰苦的一场战争。”

“当时,美军一个团的汽车数量比志愿军所有汽车数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一个团的火力强于我们一个军的火力,再加上1500架战斗机所带来的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志愿军在坚守防御中面临很多困难,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坦克给我们造成的牺牲很大。”

其实,在开战前,双方的差距就已经摆在那里,谁都清楚志愿军入朝之后,将要面对的是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美军。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志愿军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美军主帅麦克阿瑟更是称这场战争为一次度假旅行。可他万万没想到,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让美军陷入了苦战,他们引以为傲的炮火和装甲优势消失了,志愿军一路将战线推回到了三八线附近。

高傲的美国人彻底火了,他们不能忍受一再失利,也决定利用他们的装甲优势,想要从志愿军的身上扳回一局。

1951年10月,志愿军已呈战略防守的态势,要想打得敌人主动和谈,就必须要守住胜果。杨成武率领二十兵团赶到战场,刚刚接过友军手里的阵地,美军就发起了一场超乎想象的猛攻。

好在他对美军的攻势也早有察觉,当时已经制定了新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文登川成为这一阶段的防守重点。

美军必然会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一旦让他们顺利突破,志愿军的形势将会非常危险。

美军选择文登川作为突破点的意图也很明显,文登川位于朝鲜中部,在金城东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西部紧靠鱼隐山,东邻中七峰,中部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通过这处山谷,美军可以直插志愿军的后方。

不过对于美军来说,选择文登川作为突破点是冒险的做法,文登川谷内沟壑较多,两侧的坡度极大,山上植被茂盛,还有几处险要的高点。这里没有平坦开阔的大路,以机械化著称的美军想要突破这里可不那么容易。

广告李时珍称它为“男人宝”,男人生猛干劲足,女人又爱又恨!

美军也并不是毫无准备,杨成武的二十兵团一到阵地,就立即遭到了美军的攻打。这也是美军有意为之,此前在这里坚守的是朝鲜名将方虎山,美军在9月就已经发动了多次猛烈的攻势,方虎山部损失极大。

因此志愿军立即让杨成武部赶来换防,时间就定在了10月7日,杨成武立即让二十兵团推进至文登川,在指定的日子里,由68军顺利从方虎山手里接过了阵地。

可没想到,志愿军刚刚接过阵地,美军的攻击就来了,原来美军就等着双方交接阵地,抓住志愿军刚刚来到的机会攻击。

杨成武的部队一下子面临三大难题:

一是志愿军刚刚到来,对于战场的情况还并不熟悉,68军除三个步兵师之外,还有一个炮兵团,方虎山的第五兵团已经连续打了两个多月,部队损失惨重,需要休整,美军的突然袭击,让他们也不得不再度投入战斗。

二是志愿军虽然已经赶到了战场,可美军是早就准备好了,对于他们的攻击志愿军准备并不充分,不得不仓促应战。

三是美军这次改变了打法,他们针对志愿军火力没有优势,缺乏足够多的反坦克武器,采取了协同作战,他们也称为“坦克劈入战”。

杨成武

范弗里特也集中了第二师,韩第八师,还有加强坦克营等部队,集中火力开始了自己的切入战术。这次他总共投入了上百辆坦克,其中就包括二战中盟军的主力“谢尔曼”中型坦克。

此外还有“潘兴”、“巴顿”等中型坦克,最具威胁的无疑是“谢尔曼”坦克,这种坦克有着非常好的性能,光是防护装甲厚度就达到了107毫米,在山地中它的行动较为灵活,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

在朝鲜多山地的战场上,这种坦克非常受美军的欢迎,也是坦克集群里面的主力。范弗里特虽然大胆集中坦克突入山谷,但他也不是傻子,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坦克分散作战会减弱它们的火力,对于军队集中突破没有帮助。

因此,他们不仅利用空军和大量火炮对志愿军的阵地进行了疯狂轰炸,还把坦克集中起来,2到40辆坦克作为一个攻击集群,还由步兵配合着强势推进。

为了应对在山谷里面出现的反坦克工事,美军还集中了工兵,步兵一边破坏各种障碍,一边不断攻击两侧阵地,美军全方面的协同作战一开始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第一天开始,志愿军的阵地上经常要接受上万发炮弹的攻击,志愿军火力不足的问题也被暴露,他们一开始面对美军的坦克集群没有太好的办法,原本的反坦克手雷,火箭筒的布置过于分散,根本没办法对敌人的坦克造影响。

广告白酒和它泡一起竟有这样的功效,颈椎、 腰椎、膝盖骨痛全好了!

杨成武将军回忆开始的战斗,他表示当时阵地已经被美军的炮火压制了,战士们不得不顶着炮火不断抢修阵地,和很多阵地联系的电话线也早就被切断,不得不一边抢修,一边派人去了解消息。

当时美军主攻的491.8高地,已经被连续轰炸了半个多小时。阵地被炸得不成样子,根本分不清哪是哪。就连美军自己都是踩着战友的尸体开出一条攻击的路线。

面对这种情况,负责镇守的七连先后打退了敌军16次攻击,哪怕阵地被对方切割开,最后只剩下十二个人,他们还是依托着阵地奋战到最后一刻。

因为准备不充足,志愿军陷入被动,伤亡巨大。随着战斗的持续深入,杨成武逐渐发现美军的意图,他们这种战法意在快速突破,协同作战坦克与步兵相互掩护,部队就能交替突进。前线的战士们靠着拼死的防守,把宝贵的消息传了过来。

杨成武与政委张南生迅速调整策略,对于志愿军来说,守住阵地就是胜利,务必想尽办法阻止美军前进,之后说道:“只要二十兵团在,美军的坦克就一辆都别想过去!”

处在鱼隐山防线的六十八军军长陈坊仁立即集中了全军的反坦克设备,开始集中力量去搞掉敌人的坦克。志愿军的打法就是利用山谷里面的沟壑,不断挖交通壕布置反坦克火力网,同时开始大面积铺设反坦克陷阱。

志愿军这边的反坦克装备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的,76.2毫米的加农炮,无坐力炮,山炮,反坦克手雷,火箭筒,爆破筒等。不过这几种火炮对付坦克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可像爆破筒这样的武器,必须要近距离才能使用,这就让战士们在反击的时候,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六十八军在文登川布置的火力网,单单是在公路两侧挖掘交通壕,就足足挖了一万多米,同时还要挖掘反坦克战壕,铺设了五个雷区。

在重要的制高点上,杨成武也直接批设了三十多门榴弹炮,增强高点的防御,可鱼隐山陡峭无比,战士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射击点,无奈之下杨成武索性就让战士们直接把大炮拆了再搬上去,就这样六十八军才勉强完成了火力布置。

根据陈坊仁的设想,他集中组建了反坦克大队,将加农炮,山炮,无坐力炮等火力层层分布在三条战线上。杨成武这边立即准备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直接调过去一个加强炮团,可没想到,志愿军刚刚做好准备,立即就出了岔子。

美军随即做出回应,10月11日上午,美军战机对两侧志愿军的防线进行了集中轰炸,随后又集中了两个营的步兵,配合十多辆坦克开始迅速突击。十多辆坦克作为一个集群当先冲击志愿军阵地,这个时候,志愿军的反坦克阵地出了问题,因为大部分的士兵们其实没有丰富的反坦克经验,美军的闪电突击,也是依靠着坦克快速推进的能力。

因此志愿军此时才发现,美军的坦克移动速度太快了,火炮根本就打不准,这下很多人都慌了,美军的坦克如入无人之境,在志愿军的阵地上狂奔,一下就接近了志愿军的榴弹炮阵地,幸好志愿军意外发现大炮平射的效果相当好。此时美军的坦克推进过快,导致他们孤军深入,原本配合作战的两侧步兵都被志愿军给挡住了,于是他们在连续损失四五辆坦克之后,不得不仓皇撤退。

这也惊出了志愿军一身冷汗,差点他们的炮兵阵地就被敌人给端掉,前功尽弃。

杨成武得知消息后,没有因为志愿军打退了敌人的攻击而高兴,他还非常生气,直接就在电话里把陈坊仁给骂了一顿。陈坊仁也相当愤怒,他才刚刚布置好反坦克的阵地,结果敌人的坦克居然这么轻松就跑了进来,那继续这么打不是白送吗?

六十八军不断反思,最后认为反坦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志愿军的经验不足,炮手不具备那么高的准度,那么要想保证准度,就需要把敌人的坦克放近了再打。

利用掩体和交通壕,让敌人的坦克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靠近,之后志愿军又找到了打坦克的节奏,只打近处的坦克,而一旦坦克集群前面的出现了问题,很多坦克就会慢下来,慢的坦克也会成为炮火和士兵们攻击的重点。

在攻击的时候,主要是打坦克的侧面,靠着这种打法,六十八军终于挡住了敌人的坦克集群,范弗里特顶着巨大的伤亡,可他还是发了疯一样,用炮火不断攻击志愿军的反坦克阵地,不断拿坦克怼上去冲击,可等到的只有坦克不断被摧毁的结果,美军被六十八军打得毫无办法,连续4日的战斗,美军损失惨重,这也让他们无法更进一步。

和驻守鱼隐山的六十八军比起来,六十七军的压力是更大一些的,他们驻守的五圣山一开始就遭到了美军的猛攻。

六十七军阵地宽度达到27公里,部队需要依靠着阵地分散采取山地阻击战,可他们这一侧就要承受敌人四个师,将近三百多辆坦克的攻击,他们的装备和六十八军差不多。只是由于部队没有承担主要的反坦克任务,他们手上只有五个反坦克连。

六十七军在各方面条件都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山势不断给敌人造成杀伤。从一开始,美军就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双方的阵地也是多次易手,六十七军的伤亡虽大,可美军的伤亡同样如此。

杨成武有些惊讶,他表示美军在伤亡这么大的情况下,居然还能维持这么猛烈的攻势,显然,美军是打急了,要知道美国军队很少会有这种伤亡极大,还不惜一切代价猛攻的情况。

可考虑到六十七军的压力,杨成武立即从六十八军调出了一个师,作为他们的预备队。就这样,六十七军也顶住了美军的狂攻,血战了3天,美军付出了无法想象的代价,仍然无法拿下六十七军的阵地。

随着战斗持续进行,志愿军这边是越打越有信心,加上后来进攻的美军,看到前面战场上各种尸体,和坦克的残骸,他们也开始动摇了。最终,孤注一掷的范弗里特不得不放弃了进攻文登川的打算,杨成武没有让一辆美军坦克通过文登川。

这场战斗对于杨成武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以至于他在几十年后,对此还是印象深刻。

文登川之战是少有的志愿军应对整个坦克集群的战事,坦克集群配合步兵的打法,原本中国军队是很难见到的,苏德战场上倒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打法。能组建坦克集群的军队世界上没有几个,能打败坦克集群的部队世界上更没有几个。

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的战壕坑道作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杨成武在这方面确实是行家,他早先就曾在华北,山西等地领导地道战,游击战。志愿军在山地作战中,不仅以超强的毅力挖掘了大量的战壕,还设计出了各种样式的战壕,层层阻击敌人,将手上现有的这些火炮利用到了极致。

仅仅三天,美军在这场战斗中伤亡高达17000余人,八十多辆坦克被击毁,还有大量的坦克被摧毁,这对美军来说打击非常大。

杨成武的军队更是创造了当月杀敌的纪录,刚到战场就带兵打出了这么好的成绩,杨成武的二十兵团成了真正的钢铁之师。对美军来说,他们的装甲,炮火优势确实非常大,还掌握着绝对制空权,文登川战斗期间,光是美军战机投下的炸弹就已经无法估计了,志愿军的阵地被疯狂轰炸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可美军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在战术的选择上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被杨成武看破。

他认为美军的坦克集群火力确实凶猛,但文登川虽然有直通的公路,可整体的道路宽度不够,无法保障大兵团的推进,志愿军也不会让他们在公路上肆无忌惮的前进。

范弗里特一开始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可他认为在火炮,飞机的帮助下,志愿军的火力不足会让他们被自己压制住。只要压制住了志愿军的火力,他们的步兵就能分批占领各个要地,坦克一路推进就不受阻碍。

按理说,他的设想倒也没错,可他错就错在低估了志愿军的山地作战能力。

志愿军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股部队的灵活性极佳,因此在山地作战中,哪怕是火力点分散开来,志愿军的战斗力依旧很强,志愿军丰富的壕沟作业,阵地修复能力也是美军没有想到的。

在杨成武的指挥下,及时分配炮火,根据两侧不同的战事做出了不一样的调整和安排,甚至打到激烈的时候,杨成武竟然把部队的后勤文书人员都派到前线。

正如杨成武将军所言,对于范弗里特来说,文登川给他敲响了警钟,以后和志愿军作战,大规模投入坦克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三十二粉碎“联合国军”1951年秋季攻势(4)
【浴血三八线62】志愿军打坦克,并非只有炸药包:国产火箭筒,让美军坦克成活靶
美军坦克的噩梦!文登里战役,志愿军步兵团吊打美军坦克师
美军耻辱:近百辆坦克没冲过一条峡谷,得知志愿军兵力后无地自容
文登川之战:美军坦克打到不敢凑近,志愿军如何打出反坦克经典?
杨成武初战朝鲜,20兵团遭遇坦克群,志愿军首都师创歼敌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