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的章法(续)
    一、开头要振起全篇
  词的开头,原则上要开门见山,以振起全篇。尤其是小令,文字容量极为有限,开篇来不得半点闲笔。如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直叙其事。纵令是长调,往往开头也有如横空出世,大气包举。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雄视千古,境界壮阔。当然,开头也可以从容闲雅,淡淡而起。总之,要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去下笔,选择单起(突兀式)或对起(从容式)的形式。
   二、结尾要句绝而意不绝
   词的结尾,与律诗、句绝一样,讲究句绝而意不绝,有所回味。常见结尾有如下几种形式:
   ㈠以写景作结。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往往更富有余韵。如李白《忆秦娥》,从写秦娥之孤寂凄凉。离情别绪,到“咸阳古道音尘绝”,结尾句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千古兴衰的感慨全寓其中。
    ㈡以叙事或描状作结。例如欧阳修《南歌子》,前面写女主人公“笑相扶”,弄笔,描花等,表现出她的美丽、娇柔、天真、活泼,结句是:“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凭借学写:“鸳鸯”二字吐露自己的爱情,更托出她的聪慧,不愧是神来之笔。
   ㈢以抒情作结。这种写法较为普遍,如苏轼《水调歌头》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如李煜《相见欢》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些都是感人肺腑的妙结。
   ㈣以比喻作结。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如李煜《虞美人》结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贺铸《青玉案》结尾:“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余韵袅袅,耐人寻味。
   注意:结句要紧扣主题,照应全文和开头。双调词有“两结”,上片的“”要欲止而不止,为下片的开拓和发展铺路。
     三、换头对“承”“转”七重要作用
    双调的词,下片的开头叫做“换头(又称“过遍”、“过片”)换头是上、下片的衔接处,它大致相当于绝句的第三句,起着“承”“转”的重要作用,因此,过渡必须自然,使之衔接紧密,既不能断了上片的词意,又能“转”出新意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方式:
     ㈠承上启下,像连接两岸的桥梁
  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换头句是“遥想公瑾当年”,即承接上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又开启了下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业绩。
   ㈡旋即转换新意,像船掉头转舵
     例如宋祁《玉楼春》,上片写浓丽春色,换头句是“浮生长恨欢娱少”,立即转入抒情。
  ㈢与开篇首句对照,像鸟比翼双飞
  例如欧阳修《生查子》,上片开头是“去年元夜时”,换头句是“今年元夜时”。上片写欢娱,下片写苦愁。两篇的开头像鸟比翼双飞。(续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经典古诗词,一开头就让人惊艳
这首词的开头变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记住全词的人却是极少
周振甫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苏轼最孤独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却少有人能全背诵
作文的最完美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