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古塔(1)——虎丘塔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虎丘的人文历史可追溯到二千五百多年前,和苏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探幽寻奇之地,是江南最著名的胜景之一。

最为著名的是虎丘塔和剑池。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是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虎丘的建筑风格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


    第一山门的“虎丘禅寺”匾额为清康熙皇帝御题。

而沿路的碑刻更是记载了许多历史典故,因此游虎丘是需要导游的,或者有一本可以讲诉历史的书籍,这里的历史内涵非常丰富,不可错过。

第二山门为元代建筑,其结构尚承袭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为两段圆木相接而成,故俗称“断梁殿”。其门扉、连楹、屋顶瓦饰及部分斗拱虽经后世修补,但仍保持了元代风格。
    二山门精致秀美,黄色墙壁让人觉得心情平和,这里连工作人员都穿戴古装服饰,给人的怀旧感相当强烈。

拥翠山庄位于第二山门内西侧,总平面呈长方形,此园依山筑屋,层造而上,各建筑之间点缀峰石花木,有小园林之胜。其外墙上的“龙虎豹熊”四个字别有情趣,有种隐居山林的感觉。

山庄北面是冷香阁,是品茶观景的最佳场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阁之上下都是五楹,东、西、南三面环以廊,高爽幽静。

虎丘的茶与泉都是上品,有闲可以品尝。


    沿石阶而上,一路上小景点不断,每一处都是一个传说。

如纪念梁代僧人憨憨法师掘井治眼的憨憨泉,干将、莫邪夫妇为吴王试剑的试剑石等等,其故事内容非常传神,为景点平添几分色彩。   


    经试剑石向上,右侧紧依岩壁建有一亭,是“古真娘墓”,真娘本名胡瑞珍,唐安史之乱时南逃苏州,被骗沦落风尘,自尽离世后,书生王荫祥为其建墓。

为风尘女子立碑在江浙一带不少,西湖湖畔的“苏小小”墓便是如此,自古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因此即便是风尘女子也不例外,要知道这个古真娘墓的墓志铭竟然还是大文豪白居易所写。


    真娘墓的左侧是各种风格的建筑群,其中比较有特点是“古石观音殿”。殿内布局小巧精湛,古意盎然,在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几乎随处可见,各有韵味,比起那些大型园林也不逊色。

    石观音殿旁边有一个月洞门,上书“第三泉”,入门,只见一狭长池潭涵于丈余绝壁间,一亭窈然其上。亭下,泉水从石麓中渗出,幽深盎然。四周石壁陡峭如削,浑然天成,后人称其为“铁华岩”。

第三泉是山间天然泉水,相传为唐代陆羽所评定,所以又名“陆羽井”。

既然叫陆羽井,井在哪里呢,根据记载,井口应在潭水之下,因年代久远被覆盖了。


    在虎丘的主景区有巨型石头平台,叫做“千人石”。传说是近代的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法堂之外讲经,有上千人在巨石上列坐听讲,因此得名。
    千人石旁有孙武亭,著名的成语“三令五申”就是出自此亭。

千人石的正面就是——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剑池。

首先看到的是“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据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

“虎丘剑池”墙的右边是清嘉庆年间所建“二仙亭”内,据说这里曾是吕洞宾和陈抟在虎丘相遇对弈之处,亭内还刻有相关记载的石碑。    


    进入“别有洞天”圆洞门,气象为之一变。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池绿水。池形狭长,南稍宽而北微窄。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悬在半空,显得十分奇险。透过高耸的岩壁仰望塔顶,有如临深渊之感。这就是名闻中外的古剑池遗址。
    “池暗生寒气”,剑池广约六十多步,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剑池,据说还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同时埋在他的墓里。

    双井桥位于虎丘剑池上,建于南宋,为单孔拱桥,桥面由块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并列的圆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

双井桥是观赏剑池风光的最佳之地。

这里据说就是吴王陵墓的入口。

历史上曾多次在剑池下发现“墓道入口”。明正德年间苏州大旱,王鏊、唐伯虎等名士在干涸的剑池底发现三角形的洞口,入内只见“垒石数层若横板而已”,遂在剑池东侧崖壁上刻有两篇纪事。
    从虎丘后山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种种迹象分析,剑池很可能是为了掩护吴王墓而设计开凿的。墓门后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种秘密。为恐影响上方云岩寺塔的安全,未深入发掘,入口随即封没。

但是吴王墓是否即在其中,在未经考古发掘证实之前,尚是千古之谜。

剑池之后便是云岩寺塔。

遥望古塔,雄伟壮观。

云岩寺塔是虎丘十八景之首,建于后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公元959——961年)。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起,虎丘塔就向东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4米,斜度为2.48度,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


    云岩寺塔现残高48米,为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七层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腰檐、平座、勾栏等全用砖造,外檐斗拱用砖木混合结构。

据专家推测,因塔基岩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东北方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不过千年之后由于地质原因,斜塔危机出现,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古塔。后来1981年至1986年对该塔进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倾斜已达2.34米的千年古塔转危为安。

如今已经不能登塔参观了,游客只能远观和合影留念,颇为遗憾。

云岩寺塔下的御碑亭是历代帝王为此题写的碑刻文字,记载了这千年古塔的传奇。

虎丘真的很神奇,给人的感觉很奇特,神秘剑池和虎丘斜塔的传说似乎还在延续,这里有着很多无法解释的千古之谜,这里的传说故事都能带给人一种真实的错觉,是梦是幻?
    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虎丘是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这句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虎丘一日游攻略
“真剑池,假虎丘”,吴王阖闾的墓就在这里?
中国塔(090)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苏州虎丘
实拍:吴中第一山虎丘
千年斜塔,为谁而立「虎丘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