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山云鹤:到底什么是诗?

                           南山云鹤

  在很古的古代,人类有了文也有了诗。在远古时代,无论东西方的诗都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所以,诗的纯正定义是有节奏和韵律的韵文。后来有了格律诗。格律诗是诗发展到一个顶峰的里程碑。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格律诗时间一长,它的格律又成了限制诗体自由的罪魁。所以,西方首先出现了打破格律的自由诗。这个自由是针对格律而说的,并不代表连节奏和韵律也不要了。

  五四时中国人接触了西方的自由诗,也开始了写自由诗的历程。中国的自由诗师法西方是无疑的。但我看了许多西方的自由诗的原文,它们都是有节奏和韵律的。由于语言差异,翻译过来就保持不住节奏和韵律,就成了散文,只是分了行。

  中国的自由诗是分了行的散文,它师法的是西方的译文而不是原型。所以,中国的自由诗西方人不屑一顾,自己人也讨厌。自由是针对格律说的,你自由到了散文的地步那就不是诗,不然诗和文怎样区别和定义。

  另外,诗无论你用的是东方或西方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更加鲜明,生动好理解。也就是在读诗的刹那间就产生了联想,读出了潜台词和诗外之意,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这就是诗味,也必然有可读性。而中国诗人正相反。让诗更凌乱,更难解。读起来如闯关和猜谜。所以没有可读性。

  许多人在说,好诗必然曲高和寡,读不懂那是读者的责任。连李白都没有曲高和寡,难道你比李白更高深,更玄虚?无论你认为自己的诗多么不凡,脱离群众没有可读性就等于零。责任在你而不在读者,说白了,你写的是咒语而不是诗。这也是中国自由诗和外国翻译过来的诗没有市场的原因。

  所以,一首曲高和寡的诗,只是评论家给评了个好诗,而大多数人读不懂,那这个评论家也值得怀疑,也许他都没读懂。大众有理由怀疑,那只是他们小圈子里的掩耳盗铃和意淫。

  中国人本来该写西方的原文那样的有音乐性的自由诗,可中国人开始就认识错误,只师法了它的翻译体。写成了散文。中国人更应该写的是中国的自由诗。继承中国传统韵文的精华,创新出有音乐性的中国的自由诗。

  不管你表现手法如何,艺术造诣如何,思想如何,有音乐性就是诗。相反,你表现手法高超,艺术品味很高,思想很深刻没有音乐性那还是散文,没有韵律至少得有节奏。

  好诗是简约的,简洁的。用很少的意象就彰显出它该有的意境。用简单的语言就描绘出深刻的思想。不是意象和语言的堆砌,所以它深入浅出有可读性,读起来马上就有感觉。

  一直以来,我的脑海在问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诗?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写这篇文章也是一种探索和交流。说的不对,请大家尽管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专栏《如何写好诗歌看这三篇就够了》首篇 诗的写作技能连载 收藏
李章斌 ◎ 痖弦与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 诗观点文库 | 诗生活网
白诗
填词比写诗难易的比较
小诗:立春,大风
推崇古诗词,就要贬低新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