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诗经】方伟|周王朝波澜壮阔的史诗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现在,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由于史料阙如,夏以前的历史很是模糊。便商和周的早期,也难有确切的纪年。原来历史教科书上确认的中国有确切纪年是在公元前841年。

  1996年,我国启动了一次项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尽管这项工程后来倍受争议,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它最起码能证明,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溯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何况,它毕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考订出几个关键性的年代,譬如武王伐纣,结论是公元前1046年,还考订出西周历代王的在位时间,这为我准确了解《诗经》那个时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我很感谢这项工程。

  《封神演义》是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本神话小说,说的就是纣王无道武王伐纣的事情。它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吧。反正那个殷(商)纣王的确是很坏,史学家司马迁就是这样写的。司马迁说他:“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又说:“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总之是坏事做绝,还杀了好多劝谏的大臣,把当时的西伯侯,即后来的周文王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文王的大臣派人给纣王送了好多珍贵的礼物,才把文王救回去。文王回去后就暗地里“修德行善”,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诸侯多叛纣而归西伯”。文王死后,武王即位,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举兵伐纣,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

  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后,总要为自己歌功颂德,同时宣扬君权神授。怎样宣扬君权神授哩?神化自己的祖先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商人就宣扬自己的祖先契是其母亲吞了燕子蛋而生的,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后来的秦也抄袭了这个说法,说自己祖先的来历是“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汉朝也不甘落后,宣传的招数更奇,《史记。高祖本纪》说:“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我相信司马迁没有胆子敢编造出这个故事,说本朝高皇帝的母亲和蛟龙交配,他不想要命了呀?这一定是刘邦自己编出来的。包括什么白帝子、赤帝子,都是他编出来的哄人的鬼话。总之,这些王朝君主的祖先都是神,言外之意:你等人的后代敢跟我神的后代对着干?找死呀你?这个宣传现在看来滑稽可笑,但当时,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对愚弄无知百姓,恐吓敌对势力,稳定新生政权,大有作用。

  周人更是造神的高手。他们说自己的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嫄踩了天帝的足迹而有身孕,并且把后稷出生后被遗弃的种种神奇故事编成诗歌,演而唱之,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首诗叫《生民》,被编在《诗经。大雅》里面。我后面会专门讲述这首著名的史诗的。

  一方面要神化祖先,一方面要歌功颂德,这就形成了大量的宗庙之诗。诸侯国说,兴你周天子有诗,不兴我们也编诗唱着玩呀?于是诸侯也有了诸侯的诗。老百姓说,兴你们州官放火,不兴我们百姓点灯呀?你唱我也唱!于是,在十亩之间采桑,唱歌;在东门等情人,唱歌;在桑间幽会,唱歌;干活累了,唱歌;行役倦了,唱歌;肚子饿了,唱歌;想念我亲爱的丈夫了,唱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你唱我也唱,一时间周天子的辖下,到处是诗的世界歌的海洋。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周天子周官家重视文化宣传与诗歌创作,对民歌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周天子设有太师,各诸侯国也设文化局长文联主席,各国把民间的歌谣一汇总,献给周太师。周太师挑挑拣拣,分类编纂――这应该就是《诗经》产生的由来。

  我在前言中说,中国诗歌的源头在原始歌谣,在《尚书》“五子之歌”。我们学文学史,老师讲过这些。它押韵,文字简约,以少少总多多,已经符合诗歌的基本特点,所以,它们应该就是诗。《尚书。虞书。舜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段话在文艺批评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袁枚、方玉润等都对它推崇备至。我想,那个时候既然有了这么精辟的文艺理论,一定有与之对应的文艺作品,只是没有保留下来而已。何况,传说尧时有《击壤歌》,舜本人写过《南熏》之诗哩?夏朝的“五子之歌”,部分章节和《诗经》已经无法分辨,且《尚书》里面,时有韵文。商朝统治时间够长,而且商人的文明程度远比周人为高,应该有很多类似于《诗经》的诗。据方玉润考订,《诗经。商颂》都是商朝的诗歌,我认为是可信的。可惜,商朝的《诗经》,我们无法见到了。

  除《商颂》而外,《诗经》里最早的诗,是周文王时期的。最晚的,是周定王时期的。据考证,《诗经。陈风》里的《株林》等,是讽刺陈灵公和夏姬淫乱的,此事《左传。宣公九年》有记载,即周定王七年(公元前600年)。武王伐纣既然在公元前1046年,文王肯定比武王早啦,那么,可以推定,整个《诗经》的形成,有一个长达500年的漫长过程。

  《诗经》的作者,有的本诗中就有记载,例如《小雅》的《节南山》明说“家父作诵”,《巷伯》明说“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大雅》的《崧高》、《保民》都明说“吉甫作诵”;有的可以从别种古书上查出来,例如《尚书》说《鸱鹗》的作者是周公旦,《左传》说《载驰》的作者是许穆公夫人,《常棣》的作者《国语》说是周公,《左传》说是召穆公。但有作者可指的毕竟是极少数,大量的诗是采诗官从民间收集起来的,我们无法知道它的作者到底是谁。

  《诗经》的编排,是按风、雅、颂三大部分排列的。风,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160篇;雅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笙诗的问题不讨论);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总共305篇。因取其整数,常被称为“诗三百”,所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至于为什么被称为风、雅、颂,好像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一般认为是与当时的音乐区分有关,风,是地方音乐;雅是朝廷之音;颂就是宗庙祭祀的歌。有人说,《诗经》原来有好多篇,后来经过孔子删诗,而成今天的篇数。这个说法已经被人批驳过了,理由之一就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记载的吴公子季札聘于鲁,“请观于周乐”。鲁乐工为之演奏的《诗》,其编排和今天我们见到的《诗经》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一年,孔子才8岁,所以,孔子删诗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不过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看来孔子对《诗经》是做过一番审订校正的功夫的。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朱熹的解释是:赋者,铺陈其事而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个定义言简意赅,无须赘言。

  《诗经》的艺术特点,概言之有这么几点:一、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当然也有一言、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二、重章叠句的篇章结构;三、各种修辞格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四、大量的双声、叠韵、叠词的运用;五、生动的口语,等。兹不展开论述。

  《诗经》的功用问题。今天,《诗经》是几乎被人遗忘了的,但是,在《诗经》那个时代,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时,诗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大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上,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二是用于政治、外交及其它社会生活中,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人们往往通过“赋诗言志”或“献诗陈志”,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诗经》,往往会闹笑话,被人看不起,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左传》、《国语》等书中,《诗经》里的句子被引用的例子随处可见,有人已做过精确的统计,姑从略。到了孔子时代,孔子把《诗经》作为弟子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功课。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这段对于《诗经》功用的论述,直到今天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孔子还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读《诗》的目的,就是要能通达政务,能在出使他国(包括在本国接待宾客)时应对如流,可见孔子是多么重视《诗经》的社会功用。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3年),始皇用李斯之策,焚书坑儒。儒家传《诗》之脉就被割断了。到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用董仲舒之策,又独尊儒术,这中间隔了80年的一个断层。后来毛公等人传《诗》,于是有《大序》,有《小序》,有些话也很精辟,但解的总是觉得过于穿凿。后来人们为了澄清《诗》之本义,各抒己见,纷争迭起。想使《诗经》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解释,我估计不太可能。一本烂帐,估计谁也算不清。别人怎么解,我就不去管他了罢。

  读者诸君若对我还有点信任,对我的分类还感兴趣,那么,不妨斟上一杯我们上好的信阳毛尖,一边品茶,一边细细品味《诗经》,并随着我的脚步,我们一同慢悠悠的走进《诗经》那个时代。

  以上是引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学的开端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译注五
朱自清:《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三传
古代名著并称③「中华文化常识简介」7
老子的老子的老子,找到了!他就是周太师尹氏皇父,即幽王五年作都于向的毛公函皇父
陈戍国 | 论以礼说《诗》与以诗说《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