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曾厝垵——中国最文艺渔村


    曾厝垵,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至今伍佰多年历史。(图1)




    这里位于厦门岛东南部,东至白石炮台与黄厝接壤,西至胡里山炮台,南至环岛路与大担岛隔海相望,北至御屏山西姑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图2)

 



    明朝时,系海澄月港商船之泊地,海澄开往海外的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方言指泊船海湾,指舟楫出入港口。(图3)

 



        历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的。那里的人们以打渔和出租房子为生。曾厝埯的村民男渔女耕,男人出去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耕田带孩子。一派祥和安宁的生活景象。(图4)



    渔村的形成,大抵是因为依山傍海的缘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渔村的日子一开始过得自由而惬意。(图5)

 



    “妈妈说了只要在这家店给我买过东西,就把我嫁给你”。俏皮的店招,不愧为中国最文艺渔村。(图6)

 



    走在曾厝垵,随处可见当年华侨遗留下来的痕迹。建筑是最直观的展示,当年华侨建造了大量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至今仍有所保留。如今,这些华侨房屋由华侨的后代或亲戚居住、管理。(图7)

 



    曾厝垵"五街十八巷"的阡陌小巷就像个迷宫,游客来到这里往往会晕头转向,电话再怎么指点,路痴们还是摸不着北,问路也讲不清楚。最后呢,店里的老板和伙计不得不出门去迎接。(图8)

 



    对曾厝垵客栈进行追根溯源,不得不再翻阅曾厝垵华侨史。行走在曾厝垵,会看到至今仍保留完好的不少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情的"番仔楼"。一定规模的住宅群往往会综合两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古建筑的前面两""的屋顶为马鞍脊或燕尾脊,最后一""却是南洋风味的"番仔楼"。 (图9)

 



    如今,这些华侨房屋除了一小部分由华侨的后代或亲戚居住外,大部分都被用来经营。曾经承载的华侨文化正以家庭客栈的形式获得了新生,走了鼓浪屿的老建筑一样的路子。因此这些客栈在我看来并没有一些专家们所说的没落。一个特殊的阶级--闽南华侨从这个自然村渐渐淡出了,一个新的文艺群体和游客群在这个村落里活跃非常。“图10”

 



    漫行曾厝垵,总可在沿街和拐角处遇见风格各异的客栈,五街十八巷,五花八门装修:新建筑不少都是蓝色调,番仔楼一般是橙黄色调或保持古朴色,闽南古厝清一色一色大红的外墙;有的大面积涂鸦,有的模仿欧洲小镇在墙上挂满盆栽鲜花,这种调调倒还真像那么回事,仿佛文兄真漫步在阿姆斯特丹的小镇里;所见之处,瞧见大部分客栈都有庭院,有的走夏威夷风,藤蔓下吊着摇椅,冲浪滑板、游泳圈摆设,太阳伞下木椅散落有致;有的还在庭院内人造沙滩,铺一条鹅卵石健步道,滨海情趣十足;还有的契合渔村的定位,拉一艘破船摆在庭院,意指咱是渔民的后代,这才是渔村文化。(图11)

 



     (图12)

 



    (图13)

 



    《对你的爱独一无二》。(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浪屿申遗成功,再为曾厝垵这个文艺渔村增粉添黛
避开人潮游厦门曾厝垵 昔日小渔村今日文艺地
文艺渔村曾厝垵(厦门掠影25)
美丽中国-877-:中国最文艺的渔村,曾厝垵
最文艺的城中村:厦门曾厝垵
厦门独特的名片-曾厝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