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特工与九死一生的红军(四)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一、中央红军西征  

撤离中央苏区进行西征的其他准备工作可以说是简单的,一个词总结,就是大搬家,就连兵工厂、印刷厂、造币厂的笨重设备也全部带走。

最复杂最有争议的准备工作是随主力撤离的人员名单,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为带“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色彩的都走,带瞿秋白、李立三、毛泽东色彩的则基本被留下。历史教科书上熟悉的瞿秋白、项英、何叔衡、毛泽覃、陈毅等等都被留下开展游击战争。

还有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人也被留下,他叫刘伯坚,为什么要把他单独列出来,我们后面文章中会讲。

刘伯坚

毛泽东也在留下之列,“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怎能不随中央撤离”,周恩来以此力争,毛泽东才被重新列入撤离名单之内。

但去通知毛泽东撤离的人回来向周恩来报告说,毛主席不肯走。

周恩来在大雨滂沱中带着警卫员骑马赶到云石山,与毛泽东两人在雨夜的云石寺中谈了整整一夜,具体谈了什么,除了他们两人,谁也不知道。

天大亮后,周恩来辞别,毛泽东开始整理行装。

红军长征前11天,潘汉年、何长工与“南天王”陈济棠的代表达成秘密五项协议。

共产国际同意红军撤离中央苏区的回复也到了。

于都河畔浮桥边,刘伯坚与叶剑英拥抱惜别,各道珍重。叶帅后来赋诗怀念牺牲在南方的刘伯坚:

红军抗日事长征,

夜渡鄄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

荆卿豪气渐离情。

根据秘密协议,粤军后撤20里,红军借道粤境,相对轻松的越过三道封锁线到达湖南的蓝山、嘉禾、临武一带,在铁桶合围之前跳出了中央苏区。

再向西,就是湘江。

中央红军出发一个月后,红25军在徐海东、吴焕先率领下也开始西征,在武汉“剿总”刘思慕、陈绍韩、潘文郁3人源源不断的情报支持下,这支平均年龄只有18岁、总数不到3000人的红军队伍,在30万国军的围追堵截下,最后出发却奇迹般的最先到达陕北,人员不减反增,也创下了所有长征队伍的又一个奇迹。

这是1935年红25军主要领导在陕西合影。前排左一为吴焕先,前排左三为徐海东

红25军与刘志丹、谢子长的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后,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

由于北平地下党组织被军警破坏,累及春秋书店,北平特科人员全部被捕,搜出的物证中包括一份盖有“武汉行营留档”印章的“鄂豫皖剿匪兵力配置图”原件,又兼单线联系人的变节招供,潘文郁的身份暴露,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收押处决,张学良再三求情不能挽救。

潘文郁、陈绍韩、刘思慕三人,唯有刘思慕经过万里大逃亡才死里逃生,他们三人对红25军创造奇迹有大功劳。

二、刘斐首次亮相

后来在国民政府国防部被盛文直呼为“共谍”的刘斐,此时在日本留学七年后回到了白崇禧身边。

当年桂军排长白崇禧在护法运动时驻防株洲,军中闹瘟疫,白崇禧也身染。经刘斐的岳丈邹中医悉心医治,疫病尽除,白崇禧为报答救命之恩,问其有何所求,邹中医只求带其20岁的女婿闯世面。

自此,刘斐随健公东征西讨,历经统一广西、两广一统、北伐征战,成为白健生的股肱重臣。

如今红军迫近桂境,桂系的李、白自然也有粤系陈济棠的担忧,刘斐让李白二人采用“礼送”红军的做法,在红6军团行至湘桂边界的时候,桂军不围不狙,只是跟在红六军团后面放枪“礼送”,使红6军团顺利进入黔东与贺龙部队会合。

当杨永泰献给蒋介石的在湘江两岸围歼红军后顺势解决粤桂两系的计划被桂系侦获,刘斐把它演绎成“一计除三害”,李白的小九九就更明显了

于是,白崇禧向蒋介石谎报红军即将进入桂南地区的军情,要求将桂军南撤回防,得蒋同意后,不待何键的湘军接防,将驻守在兴安、灌阳、全州的15军全部南撤,全州至兴安130公里的湘江防线一时处于无人防守的真空状态。

可惜的是,行动迟缓的红军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当时红1军团的先锋团5团已侦察到全州是一座空城,但犹豫不决没有立即攻取,而是去请示军团首长,就在等待上级命令的时间里,全州被何键的湘军驻防。

折损5万多红军将士的湘江大血战遂无法避免。

先锋团5团政委刘忠在回忆录中深深自责当时没有坚定决心一举攻占空城的全州。

刘斐空城让道的计谋,是其高超谍报手段的牛刀小试,如此不显山露水、痕迹皆无的策应怎么也不可能被冠以“共谍”二字,他的大手笔要在11年后才会密集出现,他的高超手段也只有聪明人才能识破,而这个聪明人就是他的湖南同乡盛文。

三、用兵如神背后

湘江血战后,红军扔掉所有辎重,轻装上阵。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队伍中士气低落,将领愤懑,上上下下急切盼望着新的转机。

卢志英在此时接到了周恩来令其速到前线侦察敌人军情的电令,向莫雄提出西行打算,莫雄何等聪明之人,当即向薛岳发去一电,推荐卢志英到其帐下效力。

薛岳对莫大哥的要求自然照办,让卢志英在自己的司令部任参谋副官。

之所以将卢志英称为国士,就是因为他从此时开始、在云贵川为红军立下了埋没已久、不为人知和无法估量的功勋。

卢志英最早的军队经历在东北军,后转到西北军,在续范亭部、杨虎城部、孙蔚如部都有工作经历,江西德安期间又有陈诚、康泽的赏识,在庐山参加过军官训练团,其发展的党员王昆仑与四川王刘湘、云南王龙云、贵州王王家烈都有很深的交情。

卢志英“是结识国民党军队高层军官并建立联系最多的中共情报人员”。

现在又任薛岳的参谋副官,在云贵川军界更有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无论公情还是私谊,不论交流或是闲聊,获取云贵川地界的相关军事情报相对方便轻松,加上参谋副官一职在身,或戎装考察,或化装侦察,行动自由。

这些都是卢志英为红军侦察和传送情报的优势。

黎平会议,朱总司令重被请回帅位,以稳军心。朱总司令提出让刘伯承官复原职,重新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他在苏区因顶撞李德而被贬为红5军团参谋长。

朱德并非出于私心,红军高层中在云贵川带过兵打过仗、熟悉当地地理人文的也就他朱德、刘伯承和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

在此次会议上,仍然没能改变通道会议的决议,中央红军依旧要按照原战略方向,去黔东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

而国军包括薛岳指挥的第六路军和第八纵队已在中央红军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严实的口袋阵,只等红军投入罗网。

到达瓮安猴场,周恩来派人去探望了冷少农的老母妻儿,又收到了卢志英送来的详细情报,于是在猴场会议上最终确定放弃去湘西,而是强渡乌江,进军黔西北。

红军渡乌江、占遵义,并在那里召开了被后世称为中国革命转折点的遵义会议。

转折点开始于朱德在会上的一句话,他对博古等人说,如果你们再这样继续坚持下去,红军队伍就不跟你们走了。

这句话出自红军总司令之口,参加会议的又多是军团首长,份量大啊!

份量大到洛甫取代了博古,李德靠边站,毛泽东进入常委,帮助周恩来指挥军事。

毛、周、朱的铁三角格局形成。

会后第二天卢志英在贵州地下党负责人的陪同下抵达遵义,给周恩来送来军情,又当面聆听周恩来传达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

接着,红军取铜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红1军团更是精准的端掉了吴奇伟纵队设在忠庄铺的司令部。

苟坝会议上,只有毛泽东一人坚决反对攻取打鼓新场,他以辞职不干相逼也没能改变集体决定。晚上毛泽东拎着马灯去找周恩来,继续商讨此事。

毛、周详谈后,周恩来说让他好好考虑一个晚上,当晚卢志英送来了情报,周恩来在第二天站到了毛泽东这边,打鼓新场这仗就没打。

接下来更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莫雄因在江西“剿共有功”,被蒋介石电召到贵阳,出任毕节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蒋介石命其堵截红军外,另要负责“进剿”留在三省交界的七八千红军伤病员。

这将是莫雄继安插大批地下党员进入别动队、南昌行营和送出“铁桶计划”后,送给红军、共产党的第三份“大礼”。

卢志英作为毕节专员公署的总务科长,在莫雄到任之前为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莫雄从南昌飞贵阳经停武汉时有个插曲,从中也可看出莫大哥的名望地位。

莫雄乘坐的飞机在武汉经停时,被军统征用,莫雄就被搁在武汉。朋友提醒他可以去向少帅借用私人飞机。

莫雄军命在身,不敢耽搁,遂去“剿总”拜访少帅,没想少帅开口即说“莫大哥,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你是我们的老前辈……”随后莫大哥自然乘着少帅的私人飞机到了贵阳。

德安行政公署和保安司令部的原班人马也从江西德安全部开到毕节,卢志英又多了一个毕节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的职务,情报来源没问题了,现今传送情报的电台也有了。

神奇的事情,传奇的人物就这样机缘巧合的又重合了。

红军南渡乌江那晚,大雨倾盆,乌江南岸行进着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红军渡江必将有一场恶仗。

毕节保安司令部电报室灯火通宵,键声不息。最后周、吴两个纵队接到毕节保安司令部的军情通报,掉头向南行进,红军开始渡江,一夜又一天后,红军全部渡过乌江。

至为可惜的是,龙潭三杰之一、军委二局副局长钱壮飞于此间失踪,周恩来派人连寻五天不着。

关于这个钱壮飞,周恩来在多年以后曾多次说“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

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在四渡赤水后因患虐疾也掉队失踪过,也令周恩来惊慌,派出一个排四处寻找,幸好有惊无险。

1960年,没有参加长征、患中风而行动不便的王世英在一块大石旁凝望着乌江,身淋细雨却久久不肯离去,他在那里拍照留影,凭吊怀念着他隐蔽战线的亲密战友——钱壮飞和卢志英。

红军进入云南后,卢志英向莫雄请假“去上海”,实际上到了昆明,以薛岳副官的身份“押”着两辆车,满载着“龙云送给薛岳”的军事地图和云南白药,行驶在滇黔公路上,在沾益附近,车辆被两颗砍倒的树木挡住,树木前面站着周恩来和他的两个警卫员范金标、魏国禄。

车辆物资被“拦劫”,卢志英被红军带走,其他人员则被带到王家庄,受到优待。

三天后,身着黑衣的卢志英带着干部团前卫连,急行军到金沙江皎平渡渡口,歼灭守敌,夺取渡船,渡江后打垮了对岸守敌,牢牢控制了渡口两岸,红军后续部队陆续全部渡过金沙江。

卢志英没有过江,而是回到了毕节保安司令部,后面他还将帮助七八千红军伤员脱险,迎接红2、6军团不费一枪一弹进入毕节。

这传奇的人物、神奇的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绝非胡编乱造也不是凭空演义,本文中关于卢志英在云贵川一带的记述主要根据《莫雄回忆录》、《卢志英传》并采信毕节史志办副主任高隆礼先生的相关讲述以及王清波先生《被隐没的中共高级特工—卢志英事迹考略》一文而写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4年国军少将莫雄救下8.6万红军,建国后主席谈及:定要找到他
长征前给周公传递绝密情报的红色特工,1951年开棺发现惨烈死因
传奇特工卢志英:43岁壮烈牺牲,1951年开棺才知他竟是被活埋的
顶级特工失踪两年,解放后亲属目睹他被挖出:忠骸散乱确定是活埋
上海那些事第二季10:长征中的隐蔽战线
传奇特工卢志英,为何被秘密暗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