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工与红军(三)











长征是这样开始的


一、莫雄“莫大哥”

莫雄

莫雄与薛岳跟随张发奎两次反蒋失败后,都流落在香港。

一次两人在香港相遇,薛岳告诉莫雄,桂系、粤系、南京都有人来联络,邀他前去军中效力,自己举棋不定,请莫大哥指点指点。

莫雄告诉他,广西地贫,广东地狭,南京才是鲲鹏展翅的好地方。

薛岳就到南京投奔了蒋介石,从此开始一路腾达,薛岳对莫大哥更为敬重,感恩得不要不要。

莫雄无业,宋子文在财政部给他挂一闲职,月领300大洋。莫大哥衣食无忧,闲着也是闲着,就在上海滩逛马路,逛着逛着碰到了一个熟人。

这个熟人叫刘哑佛,鲁迅笔下刘和珍君的哥哥,五年前经老同盟会员的介绍,投奔到国民革命军11师师长莫雄麾下,莫雄见他胸有大志,谈吐不凡,下笔有神,就让他担任师政治部主任。

只可惜蒋介石借廖仲恺案设计废黜了许崇智军长,莫雄所部被缴械,两人就此天各一方。

故人久别重逢,各叙衷肠,分手时留了联络地址。

一来二去,“刘哑佛先后带了严希纯、项与年、华克之、袁良刍、何文风等人来我家作客谈天。后来才知道这些人都是共产党人”。

这些人不但是共产党人,而且都是中央特科的红色特工。

莫雄也常去刘哑佛家谈天,晚了就“在刘哑佛家的地板上睡觉”。十九路军上海抗战时,宋子文连夜派人去找莫雄担任税警总团团长时,就是在刘哑佛家的地板上找到莫大哥的。

与刘哑佛、严希纯等人接触时间久了,莫雄向严希纯提出入党申请。严希纯请示后,向莫雄转达了李克农的意见,称莫雄是革命的老前辈,留在党外对党更有利,凡对党有利的事就请莫大哥尽力帮着去做。

二、“国师”杨永泰

杨永泰

宋子文、张学良被送到欧美“考察”,莫雄又失业,就转到南昌薛岳军长那里去“吃闲饭”。

闲着也是闲着,莫大哥便到百花洲踱步闲逛,一辆小汽车在他身旁停下,走下来一个人,张开双手热情的走向莫雄,嘴里喊道“莫大哥,真的是你,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来人正是政学系代表人物杨永泰,杨经黄郛推荐,以《削藩论》得蒋介石信任重用,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新生活运动”、“军官训练团”、“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保甲制”等一系列政治主张都成为蒋介石力推的国策,杨永泰也因此被称为“国师”,先后担任南昌行营、武汉行营兼“剿总”的秘书长,目前正与德国军事顾问塞克特一文一武谋划着“铁桶围剿”大计。

据莫雄的回忆录,杨永泰此时“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大角色”。

莫雄向杨永泰说了自己目前的处境,杨听后,一句话没说,把莫雄拉进汽车,直奔他的家,让莫大哥在他家里住了下来。

一生传奇的莫雄“莫大哥”,他的两次闲逛,几度让红军绝处逢生。

几天后,杨永泰向蒋介石推荐莫雄担任德安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获准。

当杨永泰将两份蒋介石签名的委任状交给莫雄的时候,还把两张空白的组织表同时交给莫雄,让莫雄自己放手去找手下人员。

莫雄说,我在南昌一个人也没有,要到上海去找。杨永泰又递给莫雄一张3000大洋的支票,说这是路费,你去上海找吧。

到上海后,莫雄叫来刘哑佛、严希纯和项与年,拿出委任状和空白的组织表,对他们说,假如你们信得过我莫雄,请派些共产党员来与我一起干吧!我当司令,你们来当我的部下。蒋介石要我剿共,我却要剿蒋。

王世英得知后,真是喜出望外,睡梦中都笑出了声来!

他派出了阵容强大的特科成员,刘哑佛、严希纯、项与年、卢志英、贾绍谊、邱吉夫、阮退之、薛代旦、傅肖先、丘镛、胡毅等几十人,两个机构里除莫雄外,所有重要岗位都是共产党员,莫雄也放手让他们去干。

不但如此,莫雄还“介绍了好些地下党同志打入国民党高级特务训练班,在大特务头子康泽手下任职,(中共上海地下党)又委托我介绍了10多人到蒋介石的南昌行营工作。”这批人今后发挥的作用也是当量巨大,无法估算。

张学良与李克农在洛川城第一次密谈,亮相的第一句话是“我做的是整销,不是零售。”此处可见,莫雄做的也是整销批发业务。

莫雄此时及以后送给红军、共产党的“大礼”,堪比之前的范石生、之后的张学良、杨虎城。

三、国士卢志英

卢志英

莫大哥与刘哑佛在上海马路上偶遇的时候,卢志英与项与年都被周恩来从北平调到了上海的中央特科。

项与年分配到行动科,参与了多次惩治叛徒的行动。卢志英则被派到西安,在杨虎城的绥靖公署担任少校参谋,他的直接上级是参谋长靖任秋。

南汉宸与杨虎城是生死之交,是杨接触最早、最为信任的共产党人,目前被杨虎城正重用为陕西省政府秘书长。

上海共舞台案发生,100多名地下党人被捕,黄埔四期生王世英身份也在此际暴露,不宜再担任中央军委南京特派员,卢志英到南京接任。王向卢交接了郭春涛、李捷年、贾绍谊,左恭、王孟浪等内线关系,在王世英工作的基础上,卢志英后来又把王昆仑、胡济邦发展为党员。

卢志英后在南京被捕,受尽酷刑也坚不招供,被组织营救后到了上海。

王世英把卢志英等几十人派往江西南昌、德安去的时候,卢志英刚刚养好南京狱中所受的刑伤。

曾在蒲城劫狱营救卢志英、现已成为其妻的张育民,在南昌开立西医诊所作为情报联络点,邱吉夫明面上是药剂师,实际担任南昌与上海之间的交通。

其他一部分人员留南昌,在莫雄的后方办事处掌管电台,大部分人员到德安行政专署和保安司令部就职。

华克之带陈成等人上庐山刺蒋前,专程绕道到德安去看望莫大哥,莫大哥带华克之参观保安司令部,随莫大哥的指引,当华克之看到身着戎装的项与年,惊得目瞪口呆。莫大哥对华克之说“绝密,绝密”。

项与年也是军人出身,南洋回来找不到组织落难时期,也曾投奔过王亚樵,与华克之一样,是王亚樵的骨干干将。

卢志英在德安假剿红军真剿匪,把个德安地区搞得稳稳当当、太太平平,大受陈诚、康泽的信任赏识,上庐山参加了军官训练团。

莫雄在各区中“考绩第一”,成为“模范专员”,后来破格出席庐山牯岭的军事会议。

四、“剿总”刘陈潘

这里的“剿总”特指鄂豫皖三省“剿总”,刘指刘思慕,陈指陈绍韩,潘指潘文郁。

刘、陈的故事参见《汉口的蝴蝶 上海的巨浪》,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潘文郁。

莫大哥一行在江西刚安营扎寨停当,张学良从欧洲“考察”回来了。蒋介石马上任命他为鄂豫皖三省“剿总”副总司令,坐镇武汉行营,东北军9个师也相继开到河南安徽。

历经世事,出国又见了世面,张少帅想换了个人,变得好学上进。对变节分子黎天才说他想学马列主义,有没有好的老师。

黎天才向他推荐了李立三的“大秘书”潘文郁,专门给他讲解马列主义理论,就像后来的刘思慕给冯玉祥上课一样。

这是北平特科负责人吴成方运作的结果。

潘文郁是留苏回国人员,党内理论水平与茅盾的弟弟沈泽民齐名,李立三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传部长的时候,潘文郁是党刊《红旗日报》的主编。王明刚从苏联回国,三爬两爬才到《红旗日报》担任编辑,是潘文郁手下一小编。

王明被捕,让一个牢中巡捕送信到潘文郁的办公机关,要潘文郁报告“家人”筹钱去保释,潘文郁向李立三报告,该办公机关只能迅速搬家。王明被营救出狱后,因他暴露中央办公机关的行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王明记恨在心。

王明上台掌权,将潘文郁调到河北省委宣传部任干事。河北省委军委书记廖划平被捕后,长长的的招供名单里就有潘文郁。

潘自然被捕入狱,为求出狱,潘文郁在自首自新书上签字画押,从此郁郁寡欢,意志消沉。

吴成方经过甄别,发现潘文郁虽自首,但没有出卖同志,决定重新发展潘文郁为党所用,当黎天才需要理论人才时,吴成方暗中推荐了潘文郁。

潘文郁任张学良中校秘书兼管“剿总”文件档案,吴成方指定杨青林作为潘文郁的单线联系人,来往于平汉线,将潘文郁提供的情报传送到设在北平西单绒线胡同的联络点——春秋书店。

五、第五次“围剿”

1933年盛夏七月,国军10万人开始进攻留在鄂豫皖地区重建后的红25军。

九月,国军50万人进攻中央苏区。

李德的阵地战、堡垒战,让红军损失惨重,彭德怀骂娘,刘伯承顶撞。

冬季来临之前,红军才缓了一口气,因为福建发生了“闽变”。

李济深及19路军的“祖孙”三代领导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反蒋人士在福州发动兵变立国,国号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在此之前,福建方派了几拨人马前往中央苏区进行联络,希冀能与红军联合反蒋。

不知是“高佬蔡”在南昌城外的不辞而别或是19路军“剿共”卖劲等原因,红军没有与其有实质意义的联合和配合。但还是派出了潘汉年、黄火青等人前往福建做双方的联络工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还与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建交,黄火青被任命为驻漳州领事馆的领事。

戴笠率郑介民、沈醉等人携带大量空白任命状进入厦门鼓浪屿,重点策反了19路军参谋长范汉杰,福建人民政府的一应军事部署就没有秘密可言,后来范汉杰更把19路军的全部无线电密码本交给了戴笠,使19路军指挥系统失灵瘫痪。

号称国军“飞将军”的蒋鼎文率中央军自南平攻陷延平后,19路军土崩瓦解。

没到三个月,福建事变平息,头头脑脑全部逃亡香港;19路军被改编,凡广东籍的全部缴械后遣返原籍,福建到广东的道路上,满眼都是靠行乞要饭走回老家的粤籍士兵。

1960年,中央人民政府对战犯首次大赦,最先的名单中有范汉杰,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在政协讨论会上极力反对,范汉杰在首次大赦名单中被撤下,第二次大赦,周恩来提前向众人做工作,范汉杰也得大赦出狱。这虽是后话,也说明范汉杰对19路军的破坏之大,众人对他的怨恨之深。

中央苏区由此又成为“围剿”主战场。

东路蒋鼎文、西路何键、北路顾祝同、南路陈济棠,四路大军对中央苏区形成围攻之势时,红色特工出现在“南天王”陈济棠那里,三言两语后陈济棠就有小九九了,红军一旦被“剿灭”,其他三路大军就会乘势进入广东,自己就会成为假途灭虢、唇亡齿寒中的虢和齿。

所以陈济棠就有了“外打内通”、“明打暗和”的策略。

前方大打,后方抓紧做“铁桶围剿”计划的准备工作。现在应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迫使红军长征的“围剿”计划了。

该计划以瑞金为中心、以150公里为半径形成一个包围圈,总共动员150万正规军、别动队、保安队、民团等武装力量,每天缩小包围圈1公里并编扎一圈铁丝网,每推进5公里修筑一道交叉火力能覆盖的碉堡掩体群。

在碉堡掩体群旁边修筑能通行美制10轮军用卡车的道路,如遇红军突围,则用进口的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投放兵力,配合碉堡掩体群的交叉火力网对红军进行堵截剿灭。

计划详细到哪个点布铁丝网哨卡,哪个点设碉堡、瞭望哨,哪个点建兵营、军需库都标明的一清二楚,一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与红军作战的50万正规军全部撤到指定位置或兵营驻扎,形成大包围圈,然后各点齐头并进,边剿边进,围而剿之,半年即可大功告成。

打到1934年的7月,第五次“围剿”反“围剿”已经打了整整一年,红军控制的地盘和机动余地越来越小,配置到各地的铁丝网、军用卡车已经陆续运到,国军部队的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庐山军官训练团连续办了几期,康泽的别动队进驻江西,“铁桶计划”的实施进入倒计时。

六、红军大突围

1956年,项与年(左)与莫雄重逢时合影

200多名军政要员参加的牯岭军事会议在庐山召开,莫雄和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也参加了该次会议,他们到达庐山的时候,山上已下了雪。

与会者每人都领到了重达三四斤的会议材料,这个材料就是“铁桶计划”。

“国师”杨永泰作为“剿总”秘书长,对接下来的军事政治行动作了全面部署动员,蒋介石最后也在会上说“图使江西从此再无匪患”。

会议刚开了两天,莫雄已后背发冷、坐立不安了。

七天会议结束,莫雄匆匆下山,一回到德安,急召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三人,将会议材料交给他们看,没过一会三人俱脸色巨变,急问“莫大哥,怎么办?!”

莫雄说还能怎么办,我找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把这个东西送出去。

刘、卢、项三人即辞别莫雄,驱车风驰电挚般赶到莫雄设在南昌的后方办事处,先用无线电将计划的重点内容拍发到了中央苏区,又分头连夜将计划的所有内容用密写药水分写在四本字典上。

项与年对另二人说,我是客家人,熟悉这里的地形、道路、方言,送情报的事你们就不用跟我争了。

项与年化装成教师,背一个装有洗漱用品和字典的布袋就出发了,随着关卡检查趋严,项与年在树丛中用石头敲掉了四颗门牙,装成一个乞丐继续向苏区走。

嘴部膨肿、满身污垢,布袋中的食物散发着浓重的馊酸味,让项与年混过重重哨卡,顺利到达中央苏区。

此时的中共中央已有放弃中央苏区的打算,一东一西派出了两支队伍,一方面起到调动牵制国军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侦察探路的作用,并向共产国际作了请示报告。

第一支派出的部队是寻淮洲的红7军团,六七千人的红7军团自瑞金向东北出发,与方志敏的部队会合后,合编为红10军团。

转战中,红10军团被王耀武部追击包围,一万多人仅粟裕率领400多人突出重围,寻淮洲战死,方志敏、刘畴西在怀玉山被俘,被押解到南昌百花洲关押。

刘鼎在突围中也被抓捕,押到南昌时巧妙的联络上了张育民诊所,在他们的协助下成功逃到上海,史沫特莱为他安排了藏身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那些事第二季8:快手与莫大哥,情报与长征
上海那些事第二季10:长征中的隐蔽战线
1951年,国军少将莫雄被判枪决,叶帅急电:这是功臣快释放
1934年,蒋介石召开绝密会议,只因多了一句嘴,所有布局功亏一篑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9万红军,建国后毛主席下令:一定要找到他
1934年国军少将挽救8.8万红军,建国后毛泽东叮嘱,一定要找到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