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病的辩证与中医的应对方法
          肝病的辩证与针灸科的应对方法
        肝的疾病与分类是在中医辩证治疗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的病理生理理论结合完成的,所以有关的经络,病理生理的基础知识引用.即用中医的辩证方法用现代医学的知识体系加以重新组织.而形成的体系.
         1,经络的循行.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沿下肢的内侧向上循至小腹向胁下胸部运行.开窍于目.主筋.
疏泄.
          2,病理上肝属于厥阴辩证范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则利不止.出现寒热错杂,厥热胜复的情况,较为复杂.
          3,现代生理学对肝的疏泄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如细胞的生理功能的消化吸收.分解代谢.生理功能的对立存在.阴阳的对立与互存,上下的平衡与协调.细胞的生长与凋谢有序.等等.经络的运行呈冲和的状态.脉象平,舌淡红苔薄,身体皮毛光泽柔和.皮温正常.上至巅顶,下至涌泉.功能调和无处不在.反之则乱象丛生.
           4,李东垣(1180~1251) 其说:“元气是决定健康的关键,而脾胃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他在“脾胃论”中云:“真气(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虚则久窍不通,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则生也。”即李东垣的基本论点。他说:“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及“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制作:补中益气汤以主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李氏所说的阴火,实际就是相火。其主要内容就是: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中焦空虚;元气随之亦虚,而使气与火相互制约的关系失调,相火上炎乘虚之土位而发热
          5,朱丹溪(1281~1358年):其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可见相火指推动人身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君火、相火,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温养脏腑,推动人身的各种功能活动,所以,丹溪说:“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但是,相火之性易起,若五志之火变动反常,相火就会妄动,以致“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丹溪又以龟板为主药,创立大补阴丸,用熟地、龟板、知母、黄柏等,滋肾水、降阴火。
         同为相火治疗分为升阳,滋阴降火的不同治法.可以说是恢复肝的疏泄功能,因两个不同的病理机制而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脾阳不足可以认为是肝的疏发不足,而滋阴降火的运用则说明肝的泄和功能失常.泄和指肝的泄下功能有度不能协调.从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经络的学说角度,升阳及滋阴是使人体经络循行环节有序,疏布正常的功能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治疗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使人体的五脏六府的功能得以正常的发挥的枢纽.
   治则: 1、补虚泻实 2、清热温寒 3、治病求本 4、三因制宜
 
   作用:1)调整阴阳.腧募同取 阴阳同取 
      2)经络平衡.上下同取 左右同取
      3)扶正去邪.气、血、痰、湿、食。扶正可用艾灸。
      与现代医学结合考虑的肝疏泄调整的范围.
      1)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
      2)消化中吸收与排泄的充分与平衡.
      3)信号传导的及时到位与恰时的中止.有节)
  4)兴奋与抑制的平衡.(阴礄脉的病多眠  阳蹻脉的病为不眠)
              调整的作用与目的:肝的功能的1)中位(冲和)肝气既非抑郁(肝气不疏,心情抑郁)亦非亢奋的状晕,手足麻木.灼热..
                                                                2)到位(阴阳经络的循行连续和缓)无细胞功能的低下,气虚的症.手足麻木,厥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说“肝生于左”,错了么?
养生就是养元气
《黄帝内经》中养生三原则
春季养肝不盲目,全净通接你春季这么养肝!
真气运行法治肝病有奇效
夏天脾气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