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贻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首席
userphoto

2022.07.01 上海

关注

一个人的交响乐队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夫子的个体经验,一直都是我们人生历程的最佳参考标准。

但坑终究是自己踩,路终究是自己走。

每个人都想在青春岁月中寻找自我定位,在海海人生中实现自我价值。

有的人历尽千帆,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为心灵招兵买马,比一群人更有力量。

黄贻钧先生就是这样的人,活得像一支交响乐队,深情演绎,大气澎湃。

他的音乐之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首席……

他的音乐之声,歌唱的广板、热情的行板、光辉的快板以及悲怆的慢板。

 黄贻钧先生(1915-1995年)是我国著名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首任团长兼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图源网络

“左手写歌,右手指挥棒。”黄贻钧是一个集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于一身的音乐奇才,天选之子。

作为指挥家,黄贻钧是新中国第一位职业交响乐指挥家,数十年来指挥过大量国内外高水准交响乐队。

作为作曲家,他创作民乐、管弦乐曲、电影及话剧音乐,还有你想不到的流行歌曲。

民乐合奏《花好月圆》诞生已近九十年了,当之无愧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作为演奏家,二胡、扬琴、小号、圆号、中提琴、大提琴……黄贻钧十八般中西乐器无一不会,无一不精,甚至还学唱京剧、昆曲,真会玩啊。

这就是黄贻钧,在他所从事的每一个音乐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二十不惑 《花好月圆》

盛夏光年,二十不惑。

你的二十,是过往,是当下?是困惑,是无畏?

黄贻钧的二十,是毫不犹豫的不惑,奋不顾身的无畏;用音乐追赶朝暮,用鲜花映照明月。

20岁以前的黄贻钧生活在苏州。 

父亲是个多面手的音乐教师,黄贻钧的音乐天分显然也遗传了父亲的音乐基因。

18岁,黄贻钧在苏州善耕中心小学当音乐教员,放弃做四年级班主任,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和音乐在一起。

不但教全校的音乐课,姑苏城里各种大小文艺活动都有黄贻钧活跃的身影。

每一个文艺青年的灵魂都向往超越。

黄贻钧向往上海,那里有他的音乐圣殿——国立音专。

黄贻钧,快来上海,百代缺人了!


1934年腊月的一个夜晚,好消息快递到苏州。

黄贻钧从此与上海这座城市结缘,绵绵不绝。

黄贻钧要去的百代唱片公司,是民国时代最大规模的唱片企业。

1934—1937年间,外企百代唱片公司建立了一个百代国乐队。

这个小巧而伟大的国乐队由聂耳一手组建,主要录制民族器乐曲,为来灌唱片的歌者伴奏。

一共只有四五个流动的演奏员,只存在了3年左右,却留下了《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彩云追月》和《花好月圆》这4首影响至大、流传极广的民族器乐曲。

沪漂的黄贻钧,每天除了去公司排练,灌唱片,空下来的时间全部用音乐填得满满的。

向马思聪学小提琴、向黄自学作曲,进修西洋管弦乐器。

只要和音乐有关,能学则学,能做则做。这为他日后走上集配乐、作曲、指挥于一身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来之笔《花好月圆》

1935年,百代公司在制作一张民乐唱片时缺一段5分钟左右的乐曲,就让新人黄贻钧来“补白”吧。 

初来乍到向往已久的上海,每一天都与心爱的音乐为伴,黄贻钧心情愉悦。

虽然没学过作曲技法,黄贻钧凭着发自内心的激情和音乐素养,欢快的曲调几乎是一哼而就。

只有曲调没有名字,灌唱片时,乐队小伙伴陈中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花好月圆》

极富画面感的乐曲,酣畅淋漓的喜庆。

《花好月圆》是当今任何一个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出现在春节、中秋等中华传统佳节以及大小喜庆活动上,家喻户晓,传遍全球。

百代乐队还有一项工作,去电影拍摄现场配乐伴奏。

《马路天使》中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就是黄贻钧在拍摄现场二胡演奏的;赵丹扮演的角色所吹奏的小号声就是黄贻钧现场吹奏配合的。

就读国立音专

1937年抗战爆发,黄贻钧被迫离开呆了两年零八个月的百代国乐队。

失业的黄贻钧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夙愿,考入国立音专,走进心目中的音乐圣殿,开始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和严格的训练。

(国立音专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1927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在中国音乐院校历史最为悠久。)

黄贻钧的学习成绩相当好,尤其在视唱练耳班上连跳二级,绝无仅有。

加入上海工部局乐队

国立音专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音乐圣殿,那就是规模不大、水平很高、影响很大、远东第一的上海工部局乐队。

意大利钢琴家、指挥家梅百器出任上海工部局乐队指挥时期,不逊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的交响乐队。

1938年,还是国立音专大一生的黄贻钧被选入工部局乐队,同时加盟的还有谭抒真、陈又新、徐威麟等四位中国演奏员。   

工部局乐队历史而言,这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之前乐队是清一色的“老外”。 

这也是黄贻钧音乐生涯的“里程碑事件”,开心到飞起,技艺也提高飞快

进入工部局乐队使得黄贻钧在音专受到了普遍的尊敬,格外引人注目。

想象一下,有一个明星同学是什么样的感觉?

太平洋战争爆发,黄贻钧不愿在日本人管辖下的乐队工作,走为上策。

历经百般洗礼,1946年,黄贻钧在离开工部局乐队整整4年后重返乐团,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三十而已  金牌配乐

生活在继续,谋生也谋爱,谋的是对音乐永远的爱。

忠于自己的人,总会迎来自己的时代。

黄贻钧是我国最早从事电影、话剧音乐创作的杰出作曲家之一。

黄贻钧作曲配乐的电影、话剧有六七十部之多,著名的有电影《小城之春》、《武训传》、《鸡毛信》、话剧《杨贵妃》、《浮生六记》和《关汉卿》等。

为费穆执导的电影《小城之春》配乐,音画神同步,天作之合。

尤其是黄贻钧别出心裁地为影片引入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

《莫忘今宵》是黄贻钧在流行歌坛的成名作,龚秋霞演唱,后来邓丽君等歌星也翻唱过。

抗战胜利后,黄贻钧迎来了电影作曲配乐的全盛期。

黄贻钧组织了一只十三人的小乐队“配音帮”,当时上海几乎所有的大小电影制片厂、剧团都找黄贻钧合作过。


生意太好了,黄贻钧被人戏称“黄老板”。

哪个电影厂老板、导演不想找黄贻钧啊?作曲、指挥、演奏一把抓的多面手,配乐多快好省。

黄贻钧为费穆导演的话剧《梅花梦》配乐,主演乔奇。   演出单提供:潘征峰

四十首席  意气风发

1950年10月8日,上海兰心大戏院,黄贻钧以指挥家的身份登上交响乐指挥台,首演自写的《民歌选奏》。

1954年,黄贻钧被任命为上海乐团副团长兼交响乐队队长。

1956年,乐团正式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

黄贻钧是首任团长兼首席指挥,从此开启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黄贻钧时代。

他在上交工作了整整57年(含其前身工部局乐队),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是“前无古人、或后无来者”的传奇。

    1954年黄贻钧被任命为上海乐团副团长的通知书 。  图源网络

有人描述过黄贻钧的手:手指修长,手背白皙,安静沉着。

这双手,一旦拿起指挥棒,世界就融化在他对音乐的挥舞中。

黄贻钧近半个世纪的指挥生涯,指挥过数十个中外乐团,数百部中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功勋卓著。

黄贻钧和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家在一起。  图片提供:潘征峰

1981年,黄贻钧在西柏林指挥了拥有当代最伟大指挥家卡拉扬的柏林爱乐乐团,这也是该团成立九十九年第一次出现一位来自远东的指挥家。

 筚路蓝缕创业者,辛勤耕作荷锄人。

身为团长的黄贻钧不遗余力推广和扶持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先后指挥了冼星海的《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和瞿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黄贻钧还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指挥之一。

高山仰止。

岁月鎏金  大美此间

愚园路上,这幢英式乡村风格的褐石老洋房,不见时光遗落的沧桑和黯然,古朴悠然,诗意地存在。

不能说它是最好的,或可说它是最音乐的

这是一幢跳动着音符的老房子,黄贻钧先生曾长期居住于此。

音乐家已去,仿佛还在,是音乐留住了时光。

早春三月,音乐家花园里的樱花开了

冬去春来的水杉,经过年月的更迭又蹿高了。 

溢满雾气的晨曦,花园里偶有鸟鸣,惊动花瓣、树叶簌簌。

再有音乐,甚是美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人,一生,一乐团
交响乐团
用声音造梦:在《流金岁月》中,藏着一段金子般的旋律
《流金岁月》的神仙老洋房,住了中国第一位职业指挥家
总听交响乐,但这些交响乐团的常识你了解多少?
【音乐百科】乐团的带领者:指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