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应县木塔——一座塔的传奇



战火没能把它烧毁

强震不能将他推倒

风雨雷电奈何不了

三十二根立木

承举一千四百八十万斤之重负

木构之神工

结构之极致

人间之奇迹

华夏之瑰宝

世间之大美

峻极天工

壁立万仞

一座塔,让多少人朝思暮想能看一眼

一座塔,让多少建筑学者为之倾倒跪拜其下

一座塔,让多少华夏传统文明和艺术瑰宝得以传承

人类的财富

世间的遗产

木结构的巨人千年后依旧默默的矗立在晋北的荒原上

俯瞰三晋沃土

庇佑华夏苍生

神奇的力量

地震不倒


大辽太平二年,“云应二州屋摧地陷”《应州县志》

意思识太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21年,云州(大同)应州(应县)大地震,屋宇倒塌,地面陷落。

大元大德九年,四月乙酉,大同路应州地震有声如雷,坏庐舍五千八百,压死者一千肆佰余人。《元史》

意思识公元1305年,大同应县大地震,房屋倒塌5800多间,死亡1400多人。

大元至大元年,大地震七日,塔屹然不动《营建志》

公元1366年,应县地震七天,宝塔丝毫不动。

战火自灭

1926年的一天,阎奉军阀在应县开战,军阀在一座古代的木塔上面设立城防制高点阵地,历经一番鏖战后,上百发子弹射入宝塔,导致宝塔西南面弹痕累累,一发炮弹直接打透木塔西南角外檐射入塔内爆炸,将木塔内槽两条柱头枋打断炸裂,弹火自然熄灭,宝塔躲过一劫。硝烟散去,至今伤痕仍在。。。

战火硝烟散去,宝塔伤痕仍在。作为历史的痕迹,它铭刻在了木塔身上。

避雷科学

应县处于雷雨地带,尤其夏季,多雷雨,多雷电,木结构建筑的最大威胁就是火,而雷火是其中主要威胁。释迦塔站立了一千年,为什么不遭雷击?

第一,塔身全木质,高度干燥,高度绝缘,第二,木塔基础坚硬并且干燥,数米厚的打夯灰土层几千年过去了,依旧干燥,地下水不能入侵,绝缘性良好。第三,高耸入云的塔刹,以及塔刹引出的八条铁链,形成典型的“法拉第笼”式避雷针系统,典型的现代一贯用的避雷针系统。

所以,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究”课题组得出结论,木塔目前不用再额外安装避雷针。

 发现木塔

在古代东方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和日本,曾经兴建了很多伟大的建筑,佛塔就是其中的一类。

众多佛塔里面,有木结构,有砖石叠涩结构不计其数,但是能够留存至今的却是屈指可数。正如梁思成所担心的,传说中的名胜有可能“它之只是一堆废墟”中国古代就曾经修建过很多木结构佛塔,但是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应县木塔和正定天宁寺塔,其余纯木构佛塔也只能在日本看得到了。

辽代是佛教极盛一时的世代,大大小小的佛塔据记载不计其数,因为天灾人祸它们逐渐的都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应县木塔就是幸存至今的一座,向我们诉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

佛塔不仅有八角,四角,还有六角。辽代早期还存在六角形的木构佛塔,上京西山坡最近几年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史实。我做出这张图,让大家看得更直观吧。

 刚柔并济的结构

历经无数次的地震,炮击,大风,暴雨木塔屹然挺立,刚柔并济的独特结构,让此塔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佼佼者。

整体来看木塔,它是一座架构结构的建筑,富有当代建筑的框架意识,有很多当代建筑能借鉴的意义。或者说有很多方面还超越了当代建筑的技术。


木塔剖面图,图片出自《国家地理》

整体来看,木塔的结构分为三个大的模块,就是明层,暗层(平坐层),铺做层(斗拱层)。

为甚麽说木塔的结构是刚柔并济呢,因为这三个大的结构层有着不同的结构学意义,也就是说平坐层(暗层)是以直角三角形为主的框架组合而成,力度刚硬,是木塔最结实的一类结构层。

明层也是在柱子和柱子之间加了斜戗,并且用打墼泥墙填充,也形成了直角三角形为主的稳定结构,也是一个刚硬的结构层。俗话说,“凡事最怕硬碰硬。硬碰硬,两败俱伤”。

则木塔就避开了“硬碰硬”在两组刚硬的结构层之间,是柔性连接的铺做层(斗拱层),从而实现了刚柔并济。

 木塔平坐层

木塔平坐层三角形结构群

 木塔明层

木塔明层打墼灰土墙复原效果图,白墙立面有斜戗,斜戗与白墙一块加固,帮扶立柱使其稳定。墙虽然不承重,但是对于柱子的稳定性起到至关作用。



民国大修,当地百姓误认为墙体对于木塔的载荷负担过大,所以统统拆掉,换上门窗,变成了现在的样子,门窗对柱子的稳定性不再有帮扶作用,明层的钢性大大被削弱,连为一体的柱网变得无依无靠,为以后明层倾斜的隐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当今木塔倾斜的根源所在。


 木塔斗拱层

斗拱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就是转角铺做,补间铺做,柱头铺做。下面主要给大家分别介绍木塔一层和五层的这三类斗拱。应县木塔用了57种斗拱去解决了各种受力和美学的问题,在这里,笔者以其中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斗拱拿来给大家讲解。

释迦塔一层的柱头,补间,转角斗拱实物分布


一层柱头斗拱

一层转角斗拱


一层补间斗拱


第五层的转角斗拱

第五层补间斗拱

 结构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辽塔在建造过程中,不仅结构合理,科学,而且还兼顾了美学。就是建筑物的器物造型美。

应县木塔每层之间有细微的变化,从外型和测绘的数据来看很明显,每一层的斗拱出挑都在变少,也就说斗拱层的厚度逐层渐渐变薄,直径也逐层变小,柱高也在逐层变底,这种变化体现出辽塔造型典型的韵律感,简单说,就是为了营造塔身的曲线。

梁思成曾经说过,古建筑的这种曲线美,如同音乐,体现出韵律美。这是其它地方建筑所不具备的。

 艺术宝库——彩塑艺术

应县木塔逐层保存了古代的彩塑。

木塔一层,二层的造像。

木塔三层,四层,五层的造像。

1962年拍摄的释迦塔一层造像

随着木塔逐年倾斜,二层的明层加上了斜戗,支撑到了佛坛上。图片拍摄于2016年


上图营造学社拍摄于1933年,下图拍摄于1962年,可以看出抗战期间造像受到很大残毁。木塔造像于1933年前后进行了一次重妆。

二层主尊的背光在建国前后被损坏。

这是三层朝北面的释迦像。


上图拍摄于1933年,造像刚刚完成了重妆。下图拍摄于2013年,时隔80年,当年的彩绘已经黯然失色。拍摄于释迦塔3层。


图片拍摄于三层,上图距我拍摄已经过去80多年。主尊的背光已经遗失,根本看不出佛祖在近代居然被重妆过。一不小心还以为是“原彩原妆”

1933年菩萨的坐骑白象的鼻子尚存,抗战动乱期间损毁,如今补上了一段小鼻子。图片分别拍摄于1933,1962,2013。

狮子的面部残损,进行了重塑。原版虽然有所残损,但是辽金时代的凶悍劲头还是很足的。新活总是带有当代社会的安逸劲儿。

五层的主尊以及诸位菩萨1962年

分别是1933年的照片和2016年的照片,我拍摄于同样的位置,但是造像的表面情况却是大相径庭。民国的那一次重妆,80年后的今天,已经完全被风化。

 壁画艺术

木塔壁画在民国那次大修过程中大量损毁,但是一层的墙上还保存不少辽,金,元的上等佳作。

 书法艺术

木塔表面,内部有大量牌匾,世间跨度大,是一座书法宝库。

 后记

木塔南面的牌匾,这是一方元代维修木塔时候换上去的巨匾。上面的文字写明此塔竣工于大辽清宁二年,大金明昌六年增修加固完毕,称为“增修益完”加固完毕后的木塔坚固无比,后代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增修和改造。

大辽清宁二年则是公元1056年,今年是2016年,木塔已经站立了960年了,再过40年,就是木塔的1000岁生日。

作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的一份子,写了本篇文章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木塔的精髓文化,让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去了解这一伟大奇观,瞻仰传统营造技艺,艺术造型技法,40年后,大家齐聚塔下,千年竣工庆典到来的时候共同见证和庆祝这一人类的共同技术,艺术财富,让它永远的保存下去。

最后附带本人在木塔西南方向写生的硬笔建筑速写一幅,西南方向是木塔倾斜最严重的方位,我在画的过程中把木塔倾斜的立柱均恢复了正常直立状态,在建塔960年之际,送上一份祝福,希望在专家的修复下,木塔倾斜转危为安,矗立万代。

2016年大同回京路上绕道应县,手绘此图,以示祝福!

鸣谢与参考文献

《中国古建筑史》刘敦桢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史》梁思成

《应县木塔》陈明达

《应县木塔维修报告》山西省古建研究院

图片出处

《应县木塔》

《国家地理》杂志微信公共号

《华北古建筑调查报告》

中央美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来源:佛教建筑精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举世闻名的木塔为何会被誉为“千年不倒翁”?
海内浮屠第一工——应县释迦塔
应县木塔,没用一根钉子,经历40多次地震都没倒,藏着什么玄机?
这座木塔无钉无铆,却千年屹立不倒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抗震秘密
“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走进三晋古城,看“全世界最高的木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