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建筑里的“济忆”

记忆

2022年5月20日,同济大学迎来她的115岁生日。在百余年的征程中,一代代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铸就深厚的同济精神。

百十五载,风雨同舟。为纪念建校115周年,同济大学出版社携手同济大学档案馆推出校史线上共读活动,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在历史的影像与文字中,开启同济人的“济忆”。

校园建筑中的同济故事

建校以来,同济历经多次迁校,从上海租界到吴淞之滨,从浙江金华到江西赣州,从广西八步到云南昆明,从四川李庄、宜宾到回迁上海,办学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办学旧址中,有些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有些已经改变了用途或更换了归属,更有些已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它们与现今仍然展现着蓬勃发展生机的校园建筑一道,构成了同济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滋养一代代同济人的文化土壤。

01

建校初期的校舍

1907年,在中德两国政府及工商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埃里希·宝隆主持创办了“德文医学堂”。次年,学校的中文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自此,“同济”二字伴随着学校走过了百年历程。

1907年,学校在同济医院对面租赁了位于白克路(今凤阳路)23号至25号、地处同济医院(1900年建立,宝隆为首任院长,为纪念宝隆1909年更名为宝隆医院)对面的西式三层楼房作为校舍,开启了同济的办学之路。虽然学校和医院的产权、管理相互分离,但双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与医院位置临近,既便于医生来校给学生上课,也便于学生到医院开展临床实习。

1907年,位于白克路(今凤阳路)的校舍

1908年,为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在宝昌路(今淮海中路)以南、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以西地块购买了12亩土地,并开始自建校舍。

1909年暑期,部分新建校舍相继落成,除医正科学生为便于在宝隆医院实习仍住原处外,德文科和医预科师生全部搬入新校舍。1911年,学校又在校园内增建医预科教室及第二宿舍,并在宝隆医院旁购置了一栋西式楼房,专供医正科学生住宿。

德文科校舍

1912年,学校创办“德文工学堂”,并与医学堂合称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为此,学校又在校园旁购置了19亩土地用于扩建校舍,校园面积扩大至31亩。新建的工科校舍以普鲁士皇家机械学校的设计方案为蓝本进行构思和布局,具有典型的普鲁士建筑风格。其中,实习工厂于1912年开始建设,工科讲堂于次年开工建设。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门(背景为工科讲堂)

实习工厂

1914年建成的工科讲堂

1913年,为增建第三宿舍、风雨操场和运动场等建筑和设施,学校再次购买土地,校园面积进一步扩大为47.5亩。

第三宿舍

1914年4月2日,学校举行工科校舍落成典礼,中外来宾2000余人到场参加,场面蔚为壮观。1915年,在贝润生、周宗良、邱渭清等上海绅商的捐助下,学校又建设了可容纳120人居住的第四宿舍,并于1916年投入使用。

1916年底,学校第一次大规模校舍建设基本完成。新建的校园规模宏大、设施齐全,拥有包括工科讲堂、德文讲习室、医预科讲室、动物园、宿舍、工人住所、运动室、运动场、蓄电室、机械厂、实习工厂、钟楼、水塔、储藏所等在内的诸多建筑,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1914年起法租界实施了大规模扩张,原属公共租界的同济校园被划入法租界管辖。1917年3月17日,法租界当局以同济是德国人的产业为由强行霸占学校,并强迫学校解散,蓄意制造了“三·一七”事件。此后,同济师生被迫迁离苦心营建的校园。

02

吴淞时期的校舍

危难时刻,在华人校董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协助下,除医正科仍在宝隆医院附近租借房屋开展教学和临床实习外,工科等均迁至吴淞,并租借已停办的中国公学和炮台湾海军学校、吴淞商船学校校舍继续办学。此后不久,学校更名为“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并聘请阮尚介为校长。至此,学校以政府出资、民间接管的方式度过了危机。

学校借用的中国公学校舍

迁至吴淞初期,由于学校所租借的校舍较为分散,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于1917年向教育部申请自行建造两座教员住宅和一幢学生宿舍,三座楼宇于19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919年上半年,中国公学计划于8月份复学并收回所出借的校舍。鉴于学校暂无去处,在教育部委派专员的协调下,学校于6月1日与中国公学签订校舍租赁合同,约定于1920年8月1日将所借校舍归还给中国公学(租借期间增建的建筑物一并无偿赠与),中国公学则暂时安排在上海威廉小学内上课。为了解决学校的校舍问题,在时任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教育部再次拨款,学校用该笔资金在吴淞乡购置了150亩土地,并筹资启动新校园建设。自此,以政府出资、银行贷款、社会筹资三者结合为特点的第二轮校园建设高潮正式开启。

学校新校址位于吴淞乡衣字圩三十六图。1924年春,校舍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完工,工科(含中等机械科)、医预科均有了崭新的教室和学生宿舍楼。校园内不仅拥有宏伟壮丽的罗马式大礼堂、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雅致实用的教员住宅楼,还有喷水池和大草坪,校园整体环境幽美,景色宜人。5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中外各界人士及学生家长应邀出席;同时,学校还举办了全校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庆典活动。

吴淞时期的大礼堂及工科教学楼

吴淞时期的医学院解剖学研究馆

吴淞时期的实习工厂

这一时期,医正科的教室、病理室、药理室仍设在宝隆医院内,师生则租住在白克路的三幢楼房内。1921年夏,宝隆医院成为柏德等人的私有财产。1924年5月,学校(这一时期已更名为同济大学)与宝隆医院签署协定,明确医正科可继续租用医院内的教室、病理室、药理室等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为节约开支,学校改租位于祥康里的几座房屋作为医正科学生宿舍。

1927年,同济被列为首批国立大学。此后,学校又陆续在吴淞校园开展了大规模扩建,兴建了包括工学院教学楼、医学院教学楼、解剖学馆、生理学馆、病理学馆、药物研究馆、实习工厂、附设中学部和德文补习科教学楼、教师学生宿舍等在内的大批建筑,校园占地面积也扩大为198亩。

吴淞时期的教授住宅

吴淞时期的大学部第一宿舍

吴淞时期的大学部女生宿舍

(今同济大学校史馆参照此外观设计)

吴淞时期的附设机师学校学生宿舍

吴淞时期的附属中学部及德文补习科宿舍

位于上海市区的医学院教授住宅及医后期学生宿舍

1933年5月,学校接收国立劳动大学(1932年停办)的校舍、设备、实习工厂(位于江湾镇奎照路)等设施设备,并将其改建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1935年5月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校门

在吴淞的二十年里,学校建设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美丽校园。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取得迅猛发展,随着医、工、理等三个学院的先后成立,学校已初具综合性大学的雏形,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学。1917年至1937年间,学校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服务国家发展为宗旨,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持德语教学传统,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并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参观调研、丰富校园文化等举措,传承和发展了中西交融、独具特色的办学传统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创造了办学历史上的“吴淞之兴”。

1933年6月的吴淞校园全景

1937年的理学院校舍

03

西迁时期的校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反击的枪声揭开了全面抗日的序幕。8月28、29日,日本飞机连续轰炸吴淞地区,学校大礼堂、工学院、电机馆、材料试验室、实习工厂、教授住宅、学生宿舍等校园建筑及设施遭到严重损毁。1937年秋,同济师生被迫西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湘、粤、桂、滇、黔、川等9省市并绕道越南,走过了一万一千多公里的办学长征路。

被日军飞机炸毁的吴淞校舍

西迁途中,同济人初心不改,始终坚持沿途办学,因而被喻为“装在行李箱上的大学”。然而,在那个战火硝烟四处蔓延的年代,西迁的师生们且行且走,连找个落脚之处都很困难,根本谈不上寻找良好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每到一个落脚之处也只能“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展教学,其办学条件和难度可想而知。

纵观这一时期的校园建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校舍多为借用或租赁。从吴淞迁出后,学校先在上海市地丰路(今乌鲁木齐路)12号临时落脚,之后便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州与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和云南昆明等地,并最终到达四川李庄镇和宜宾县。其间,除在李庄和宜宾有过五年多的稳定期外,在其他地区少则刚放下行李就被迫离开,多则几个月或一年,沿途办学过程中只能依靠租借当地民房、庙宇等作为临时校舍。二是校舍的建筑种类繁多。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学校每到一处,不论是中学校舍、银行建筑,还是衙门旧址、祠堂、庙宇、旅馆、民居等,只要能用于办学,均租借为校舍。三是校舍极为分散。因校舍均为临时租借且建筑种类繁多,故西迁时期的校舍分布极为分散,给师生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造成了极大不便。

金华时期的校舍

吉安时期的校舍

八步时期的校舍

在昆明时期,虽然整体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校舍分散的问题仍非常突出。其间,学校曾有在昆明自建校舍的计划,但终因经费筹措困难而未能实现。

昆明时期的教室

昆明时期的学生宿舍

到达李庄后,学校度过了相对平静的5年多时光。李庄是一个有着“九宫十八庙”的千年古镇,学校的大部分机构被安排在镇上的庙宇中,另有少部分校舍租用了私人房屋。

李庄镇东岳庙,李庄时期的工学院所在地

李庄镇祖师殿,当年医学院医前期所在地

位于宜宾的医学院医后期校舍

战火炸毁了同济的校舍,但无法摧毁始终坚守教育、为国育才、支援抗战的同济人的信念。与这一时期流动的教学、临时的建筑、分散的校舍相比,同济人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济师生充分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以坚定的意志和信念走完了这条教育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征之路。

04

返沪初期的校舍

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5月分多路回迁上海。由于吴淞校园已毁于战火,学校便派先遣队提前返沪,经四处联系和交涉,采取临时租赁或借用的方式,终于落实了部分房屋用于安置各学院和机构。

其中,医学院设在善钟路(今常熟路)100弄10号原德国医学院,附属医院设在白克路(今凤阳路)中美医院(原宝隆医院);工学院设在其美路(今四平路)原日本中学;理学院设在协议路原日本第七国民学校(今政法路上海开放大学);文、法学院设在四川北路191号原工部局西童小学(今复兴初级中学);附属中学设在江湾新市区的市立博物馆和飞行馆(今长海路);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在江湾新市区魏德迈路(今邯郸路)370号原同德医学院教学楼;新生院设在江湾新市区府外西路(今黑山路)99号市立图书馆;学校总办公处设在四川北路法学院内。此外,学校还租赁了金山路礼查饭店(今黄埔路,现为上海证券博物馆)和长乐路留园的部分房屋、愚园路房屋为教授和职员宿舍、成都路中美饭店为医后期学生宿舍。

工学院校舍全貌

(其美路,现为四平路校区)

回迁上海后的法学院、文学院校舍“红楼”

(现为复兴初级中学)

理学院校舍

(现为上海开放大学)

医学院校舍

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

由于校舍极为分散,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在此背景下,学校师生迫切希望在军管会接管之后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使同济人得以在一个相对完整统一、设施齐全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0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校舍

随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的校舍也进行了相应变动,除工学院所在地作为学校永久校舍外,随着其他学院和附设机构的调出,相关校舍也同步划出同济,学校租赁和借用的校舍也一并退租、退借。

院系调整结束后,学校的师生员工近1000人,而从各院校调整来的设备已较为陈旧,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校舍紧缺的状况也更加突出。为保障教学,学校搭建了10多个草棚以维持教学,其中的一个大草棚还兼作食堂和礼堂,全校大会、联欢晚会等均在此举行。

1952年建成的大草棚

兼具礼堂、食堂等功能

1952年下半年,学校着手兴建新校舍。为节省开支、增强师生员工的劳动观念,学校决定开展劳动建校活动,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开展义务劳动、共同建设新校园。1952年7月22日,学校成立劳动建校指挥部,1953年又成立校舍设计处,师生们自己动手进行规划和设计,并积极协助开展施工建设。

这一时期,学校陆续兴建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优秀校园建筑,形成了如今四平路校区的雏形。其中,由冯纪忠设计的融江南民居建筑及现代建筑设计方法于一体的和平楼、由黄毓麟和哈雄文等设计的具有典型包豪斯建筑风格的文远楼、1959年建成的同济学院派建筑的代表作南(北)教学楼、1961年由俞载道等为主设计并被誉为“远东第一跨”的大礼堂等经典建筑作品,成为同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

1955年建成的教学南(北)楼

学院派建筑的代表之作

1954年建成的文远楼

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典型包豪斯风格建筑

1954年建成的电工馆(现大学生购物中心)

入选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陈从周教授设计的三好坞

06

发展中的现代化校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学校的校园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6年7月18日,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大学;2000年4月27日,学校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2003年11月14日,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实施并校后,相应的校园及建筑也一并划归同济大学,南校区(现已统称为四平路校区)、沪东校区(现已划转上海财经大学)、沪西校区、沪北校区、彰武路校区(现已统称为四平路校区)等校区名称应运而生,其校园建设也纳入了学校的整体规划。

四平路校区正门

原南校区

(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校园,现统称为四平路校区)

原沪东校区

(原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校园,

现已划转上海财经大学)

四平路校区彰武路校舍

(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校园)

沪西校区

(原上海铁道大学校园)

沪北校区

(原上海铁道大学校园,其前身为上海铁道医学院)

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激励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01年9月开始新建嘉定校区。嘉定校区的建设大大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嘉定校区校前区

嘉定校区校园建筑整体风貌

岁月峥嵘,百年风华。每一处校园、每一座建筑,都是同济历史的见证,留下了无数同济人的青春记忆和无悔年华,唱响了一代代师生心系祖国、服务社会的同济之歌。

百余年来,同济人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与祖国科教事业心手相牵、与城市发展相濡以沫。走过了115年的同济,正走向新的征程。

以上图文出自即将出版的

《济·忆:历史上的这一周》

林强  周黎萍  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因篇幅有限,本文在摘选原书内容时有删节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淞,一所大学的童年和梦想
德国人和宁波人共同创建的同济大学(作者:郭墙)
地图上的复旦
复兴中路1195号同为同济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发祥地?
走进上海老校园(五) 同济大学
送女儿去上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