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北外滩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河南北路至大连路的沿黄浦江、苏州河区段,滨水岸线长达3.53公里。北外滩区域在近代以来,曾作为美租界、公共租界的一部分,是外滩的向北延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北外滩地区定位打造“世界的会客厅”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未来的北外滩将与外滩、陆家嘴并成为上海发展的“黄金三角”。

驻足当下,回望历史。北外滩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正是这片土地绝无仅有的重要文化资源,讲好上海故事,讲好北外滩故事,首先就要在浩瀚史海中挖掘出北外滩的独特历史。

虹口,旧名“洪口”,因港而兴,扬子江码头东侧的虹口港是上海虹口得名的来源。

1843年开埠前的上海县全境图中“洪口”


黄浦路与扬子江路得名

1845年英租界建立后,英国人在黄浦江边现外滩位置建设了一条马路,取名“Yangtsze Road”,中文名称“扬子江路”或“扬子路”(即现在的中山东一路)。19世纪后期,在虹口美租界的黄浦江边出现了一条马路,它相当于英租界“Yangtsze Road”的向北延长线,就被叫做“North Yangtsze Road”,中文名称“北扬子路”,也就是现在的“扬子江路”。

1899年,租界工部局建设了“杨树浦路”,它的英文名称叫做“Yangtszepoo Road”,与“Yangtsze Road”相近,于是,租界工部局把位于外滩的“Yangtsze Road”改为“Whangpoo Road”,因为苏州河北岸已经有一条“黄浦路”(就是现在的黄浦路),于是取中文名称为“黄浦滩路”或“黄浦滩”。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将外滩的“黄浦滩路”重新命名为“中山东一路”。

1872年地图中可见WANGPOO RD(黄浦路)


上海的“东交民巷”

黄浦路因其一边临江一边靠河,坐北朝南,具有地理上的优势,航运方面具有良好的码头,又临上海老城厢比较近,退又可从黄浦江直达东海。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向苏松太道麟桂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国租界,苏州河北岸虹口地段为美租界,建立教区,使许多在上海的外国侨民经常来此。

外国侨民多了,外国人希望在侨民多的地方设立领事馆,以保护自己的侨民,方便侨民联系,也是各国把黄浦路作为他们的领事馆馆址所在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1852年,黄浦路上设立汉堡领事馆(德领事馆前身),是北外滩地区最早设立的领事馆。1884年,德国领事馆在汉堡领事馆原址重建。

1901年德国领事馆附近建德国新福音教堂,图中右侧为德国领事馆(约摄于1901-1906年)

1854年,美国领事馆从九江路也迁至黄浦路,设立了美国领事馆。1907年,美国领事馆拆除原址重建。

重建于1907年的美国领事馆

1870年9月日本外交正使柳原前光率团访问上海,与上海道台涂宗瀛签订《中日官方邮船协定》,中日恢复中断了数百年的邦交关系。1871年7月黄浦路上设立两层楼的日本领事馆。1911年日本在原址重建新领事馆,由日本建筑师平野勇造设计,协盛营造厂承建,因其外墙清水红砖,被俗称为“红楼”。

日本领事馆上色明信片

1941年,日本领事馆新楼在原红楼以北建成,早期现代派风格,钢混框架结构,建筑六层。该楼在1945年战后成为联合国善后救济署上海总部机构,又称“联合国大厦”。

1916年,俄国领事馆建成,整幢馆舍由德国设计师汉斯·埃米尔·里约伯负责总体设计。

俄国领事馆上色明信片

根据1911年《字林行号录》载的各国领事馆地址,当时有14家外国驻上海领事馆,而其中有10家在今天的虹口区域内,包括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现黄浦路60号)、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现黄浦路36号)、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现黄浦路106号)等。还有奥匈帝国领事馆(现黄浦路42—44号)、比利时领事馆(原兆丰路17号,现高阳路)、丹麦领事馆(现黄浦路25号)、葡萄牙领事馆(黑狮路38号,现中州路)、西班牙领事馆(老靶子路31号,现武进路)、瑞典领事馆、挪威领事馆(北苏州路2号)。

因此,北外滩地区有着上海的“东交民巷”之称。

1873-1907年间韦尔斯桥拍摄,从左向右依次为瑞典领事馆、挪威领事馆、礼查饭店、德国教堂、德国领事馆

1943年地图中可见北外滩各国领事馆和各码头

从左向右依次为礼查饭店、俄国领事馆、德国教堂、德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


航运码头聚集区

北外滩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水域条件,是近代以来上海重要的客运和货运码头。沿江区域重要的码头有汇源码头、招商局码头、扬子江码头、公和祥码头、汇山码头等。

汇源码头。1843年上海开埠后,1845年东印度公司就开始在徐家滩(今东大名路、高阳路一带)建造简陋的驳船码头。至1861年,英商汇源洋行于此处建汇源码头。

1890s汇源码头

1864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重建虹口码头,成为当时的上海国际客运码头,所有进出上海的国际客轮,都停靠这里。

耶松船厂和招商局中栈码头。1865年,英商耶松船厂公司前身成立并购进船厂“老船澳”(old dock),1900年与另一家英商船厂祥生船厂联合,改组为耶松船厂公司,并于1908年在东大名路378号建造办公楼。

耶松船厂老船坞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招商局收购耶松新船坞码头,称招商局第一码头,又称招商局北栈,东临公平路,西至小港码头,背靠东大名路。招商局排除外商设置的层层障碍,1887年开始试办关栈,在上海北栈陆续添置起重机设备并增建码头,作好开放关栈的先期准备。该年年底,上海海关发布通告,宣布从1888年3月1日起关栈正式对外商开放。

招商局中栈码头

公和祥码头。1875年公和祥洋行与怡和洋行的顺泰码头合并,统称为公和祥码头,并由怡和洋行为总代理人。

公和祥码头外烟贩

与水手交易

公和祥码头路对面的酒吧

及外汇银行

汇山码头。汇山码头东起秦皇岛路,西至公平路。岸线长约825米。1949年前码头西部为华顺码头,东部为汇山码头。原汇山码头前身是日本邮船会社码头,抗战胜利后为美国驻沪海军司令部占用。华顺码头又名老宁波码头,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原名宝顺码头,属于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光绪三年(1877年)售与招商局,光绪九年又转售与英商公和祥码头公司,并改名华顺码头。1949年后,汇山码头与华顺码头由上海港务局接管经营,统称汇山码头。

汇山码头

扬子江码头。1885年9月,日本邮便汽船三菱会社与共同运输会社合并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Japan Mail Steamship Co. Nippon Yusen Kaisha简称“N. Y. K”)。1905年三菱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办公楼建成,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是三菱旗下的企业,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

1905年建成的日本邮船会社办公楼

1916年,日本邮船会社收购了毗连码头,将日邮中央码头扩充为2座木面浮码头和1座铁面浮码头。

1920年代地图中三菱公司码头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码头上色明信片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停泊在三菱公司码头的日本出云号(Izumo)巡洋舰

1945年冬美国海军护航航母卡萨布兰卡级的 USS Anzio (CVE-57) 和USS Makin Island (CVE-93)停靠在扬子江码头港口

1945年战后,扬子江路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码头由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物资供应局接管,部分提供给美国海军使用,原来的码头改名为“扬子江码头”。

1949年上海解放后,根据相同系统接管的原则,扬子江码头及仓库由人民解放军接管,后来成为中国人民海军驻上海基地。


外白渡桥与浦江饭店

礼查饭店约于1846年在现金陵东路外滩附近创建,是上海乃至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西名Richards’Hotel。

1858年,礼查饭店迁至虹口北外滩,位置与现址基本一致。约1860年,英国人史密斯(Henry Smith)接手饭店,西名改为Astor House Hotel,中文名未变,仍称为“礼查饭店”。

礼查饭店迁址虹口后早期照片

1855年,苏州河上原闸桥垮塌,于是在1856年建造木结构“韦尔斯桥”,即外白渡桥的前身。1906-1907年,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客流的增加,原先的木桥已不敷使用,外白渡桥木桥更换为钢结构桥梁,沿用至今。

1908年外白渡桥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1908年,礼查饭店重建,1911新大楼竣工,新大楼由新瑞和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此后又陆续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新建了大名路楼,改建了新的舞厅,即孔雀厅,设计师为西班牙建筑师拉富恩特(Lafuente)。

1911年礼查饭店新大楼建成

1933年礼查饭店孔雀厅

1959年,礼查饭店由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接管,改成浦江饭店对外开放;

1990年,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饭店开业;

2017年岁末,上海证券交易所租赁浦江饭店,浦江饭店改变成为中国证券博物馆;


黄浦路与扬子江路得名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扬子江码头被刚成立的华东海军接管,从此成为人民海军在上海的一处重要的军用码头。此后,北外滩的扬子江码头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黄浦江的重要码头。

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黄浦码头乘“港申”轮视察上海港,视察后于外虹桥码头登岸。

195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乘“港申”轮船视察黄浦江,下午返航在扬子江码头上岸。

毛泽东乘坐“港申号”

1973年9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来访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登上海大厦,俯瞰上海全景。送走蓬皮杜后,周恩来总理乘“友谊”号游轮冒雨视察黄浦江。

周恩来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在上海大厦观景台俯瞰上海全景

周恩来乘“友谊”游轮游览浦江

1992年2月8日晚,邓小平同志和中央几位领导同志以及上海市委的领导,从扬子江码头登上“友好”轮视察黄浦江,并畅谈浦东开发。

邓小平同志1992年2月夜游浦江共叙浦东开发


海军军事交往的重要见证

1949年上海解放后,北外滩扬子江码头码头及仓库由人民解放军接管,成为中国人民海军驻上海基地,从而成为我国海军进行国际军事交往的重要码头。

1956年6月20日至26日,苏联海军由巡洋舰“德米特里·巴热尔斯基”号、驱逐舰“智谋”号、“启蒙”号组成的访华舰队,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切库洛夫海军中将率领下,首次驶人我国长江口,泊于黄浦江面,进行为期6天的友好访问。

1956年来访的苏联军舰

1978年4月1-7日,法国海军5800吨级的反潜驱逐艇‘迪居埃·特鲁安’号由舰长博维思海军上校率领抵达上海访问,成为第一艘来自西方国家的海军访问舰只。

1978年苏荣在上海迎接法国舰长博维思海军上校

2017年5月26日,加拿大海军渥太华号护卫舰驶抵扬子江码头

此后,外国军舰多次进行友好访问,据《上海军事志》统计,1956年6月至1990年12月,外国军舰来沪访问共有18个国家,32次,55艘次。至2010年统计,已先后接待、保障了30多个国家、50多批、116艘次舰船靠泊,成为海军国际交往的重要见证。

(本文节选自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北外滩历史文脉要素挖掘和应用规划设计》课题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和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外滩的扬子江(路)码头和黄浦路的历史沿革
早期驻上海的外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的变迁
北外滩的扬子码头
重磅消息!7月虹口滨江又要多出一条美出天际的风景线!
【记忆】黄浦路106号,北外滩这两栋建筑的百年守望
东洋人建筑 · 百年塘沽路 · 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