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专业发展要有新思路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教师聚焦学科培训,关注学科教学,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互联网+”新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路。

当天,与会专家从教师素养、研训方式和政策制定等方面探讨了教师发展的新思路。

学生发展有了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讲求素养,但素养的制定要有标准意识。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兴起和考试改革的深入,使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改变,对此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教师研修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发挥引领和引导作用。近年来网络教研、校本教研、混合研究、个性化发展等都成为教师的培训形式。政策的制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优先考虑、政策倾斜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

据了解,首都教育一直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几年进行了多种尝试。中小学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北京市中小学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都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表示,应该探索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建构,关注教师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应用,了解和运用教师的优势,帮助教师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摄/本报记者 云凯杰

思路1:

素养制定 教师发展需要标准意识

一些关于21世纪教师核心素养的研究中,曾以美国、欧盟为例说明实施核心素养的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欧盟从团队合作、运用知识技术和信息、融入社会三个层次,也列举过16项教师必备素质。可见,要想实现教师素养提高,还要基于教师的“专业”,制定教师发展标准。

“教师不是一般的职业,是有专业的。”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强调,专业一定有入门底线和门槛。教师要拥有资格证书,要有精湛的教学技术和证据意识。“教师如果整天还是靠表演来支撑专业是有一点退伍的,拥有证据意识是支撑专业强有力的保障。”教师要学会学情研究和学情分析、懂得结合证据将是其专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应当具备的标准意识。加强教师专业领域的国家标准建设是提升专业含量、推动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学生有发展核心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讲究素养。香港大学的程介明教授认为“以学生为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学习为主,经验科学相结合”则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应该意识到教育领域发展迅速,经验无法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素养标准涵盖广泛,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素质、能力发展和学科知识等。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的不断学习中,推动专业发展,最终帮助学生准备其长远的未来。

思路2:

“互联网+” 教师研修流行混合发展

如今,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 “互联网+”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领域,也促进和催生了教师职业发展研修模式的创新。

面对信息化环境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筱兰认为,创新发展教师职业发展研修模式,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个人专业需要发展什么?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互联网+”环境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什么支持?

张筱兰教授指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发展,首先是观念的发展,其次是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其中主要包括: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如何形成、信息化教学发展中专家的引领作用、教师需要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未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的专业学习将呈现出多元混合的研修培训方式,网络教研、校本教研、混合研究、个性化发展等都可能成为未来教师的培训活动形式。

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研修的混合发展,北京市通州区率先尝试了一系列的创新。据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副院长、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副主任马耀国介绍,2016年,通州区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协同合作,利用互联网开展了教师在线培训研修项目,把教研、科研、信息、数据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研修网络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通过数据测量学生课堂学习的短板行为,并针对问题为老师们推送具体的研究课,通过观课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还能为老师们提供备课指导、话题讨论等混合发展路径的教师研修模式,让老师们从整体上提高了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

思路3:

政策指引 教师发展依赖机制保障

对于教师的发展和队伍建设来说,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资金项目的扶植是实现教育创新改革、教学工作稳中求进的重要的保障。那么,国家和地方该如何制定相关政策呢?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政策制定和项目发展要“为教师着想,替教师说话”,对教师工作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保障。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项目支持上应该有所倾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推动各地制订师德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引导广大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完善师德师风考核监督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在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方面,要求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改进教师培养的机制、模式、课程,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注重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要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和职称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典型案例

教研转型 教师成长获益区域实践

教师为什么要实现专业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自身拥有更有意义的生活。谁来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关键少数,各级教研员和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海淀进修学校罗滨介绍,40岁以下的教师占全区教师的77%,新任教师学历在中学硕士博士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1.6%,小学也已经达到了53.5%。“对象变了,需求变了,研修机构专业成就教师面临着新挑战。”

北京市海淀区通过提升教研员多维度能力和破解课改难题的能力,构建区域教研、连片教研、校本教研的三级联动研修,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积极实行研修转型,将教师的研修工作的重点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教学目标从知识获取转向素养提升,教研内容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研修从专家报告转向众筹学习,在教研中,采用了微课等新形式,让教师研修变成众筹学习。“教育4.0时代,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民主性管理趋势凸显,教师课堂又极具个性化。研修工作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罗滨校长说。

■马上就访

敬业和乐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哪儿?中国在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优势,比如敬业、乐群,以及教师同伴互助,教研所提供的专业、细致的支持。我们在谈教师发展的挑战与创新时,不能忘记这些优势。第二,我们要去哪儿?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专业。专业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实践。加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国家标准建设,是教师发展的一个方向。教师专业发展是在课程中实现的。要处理好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关系。培训要聚焦课程发展,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本报记者 雷灵 苏珊 张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罗滨:教研创新促进区域教师高水平发展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专业地成就教师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网络教研、智能研修平台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研员核心素养:教研转型背景下的新修炼
校本研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