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复西路上历史建筑
光复西路位于普陀区南部,苏州河北岸。东起南王家宅路,西至丹巴路。铁路桥以东一段被装卸区、华东政法学院切断,陈家渡以西一段尚未整修。陈家渡以东路段,长6508米,宽6.0~16.0米,车行道宽4.0~13.0米。民国13年(1924年)始筑,因位于光复路西,名西光复路。1949年后改今名。沿路多工厂、仓库,西段苏州河边有北新泾、光复、长宁等渡口。
光复西路17号中央造币厂旧址,现为上海造币博物馆,1922年经北洋政府核准后开始建造,1930年竣工,占地面积7958平方米,现存原铸币厂房(办公楼部分)、水塔、辅助仓库、原厂门门柱等历史建筑。铸币厂房1922年建造,通和洋行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仿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建筑面积4456.8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部三层,两端二层;立入口门廊高及二层,以爱奥尼克柱支承,上饰三角形山花,两侧饰贯通二层爱奥尼克壁柱;方形门窗,汰石子外墙。铸币厂房1994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铸币厂房、水塔和辅助仓库2004年公布为第一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光复西路19.21号民居。
西康路桥
小沙渡一带苏州河两岸成为沪西工业区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两岸交通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用木船摆渡费时费力又很不安全。为此有关部门于1981年决定撤销渡口,建了钢筋混凝土桥,命名西康路桥。为人行桥,自行车上下须推行。在当时机动车辆很少,镇坪路桥尚未开建的情况下,西康路桥对于构通南北交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光复西路145号福新第三面粉厂旧址
建于1926年,原占地10亩多,解放后曾作为上粮一站的仓库,现仅存临河主体建筑的主体部分。现存建筑主体为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两翼为二层砖木结构的仓库,现已基本拆除。主立面二楼有小型阳台,有雕花铁艺栏杆,三楼外廊有四根多立克柱,顶部为三角形山墙。背立面二三层有外凸阳台,窗框具有现代风格装饰。内部结构改变较为严重,除二层至三层木质楼梯尚存、平顶走马线基本完整之外,其余均遭破坏。因道路拓宽之需,按规划该建筑需往西北方向平移55米,平移后将在恢复外观原貌的基础上,改变原有功能进行商业运作。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190000004福新第三面粉厂旧址 民国 长寿路街道
镇坪路桥
苏州河上的镇坪路桥位于江宁路桥和武宁路桥之间,于2007年开始兴建。建成后主要解决了普陀区与静安区的过河交通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市中心西部地区苏州河的桥梁密度。镇坪路桥全长660米,其中桥梁长度200米,共分5跨,主跨47米,一跨过河。桥宽25.6米,设双向4车道。南北引桥东侧各设置一座人行梯道。桥型为梁桥。
光复西路255号普陀公园
普陀公园于1954年建成开放,普陀公园内有平顶长廊、紫藤架、枣红色磨石地坪、六角亭阁、健身园、小型游艺设施等。公园初建时种植的海棠、枫树、银杏、梧桐、香樟、雪松等历经四十多年生长,枝繁叶茂,蔚然成林。
光复西路环水而行
光复西路宝成桥
最早此处是小木船摆渡船渡口。名谈家渡。1931年,由苏州河北岸的崇信纱厂杨杏堤等人捐资建造,为五孔木质行人桥,因桥南岸接宝成弄(今叶家宅路),故得名“宝成桥”,主要供工人上下班用。1937年八一三战火中被日军炸毁,1938年修复。以崇信纱厂和东华纱厂首字命名为“崇东桥”。桥址在原谈家渡口,故又名谈家渡木桥。上海解放后,有3000多名职工的崇信纱厂等于1954年就成为上海首批公私合营企业。木桥由市政工程部门进行修缮。
光复西路宝成桥
1971年,市有关部门决定拆除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成为苏州河上唯一的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该桥长45米,宽5.1米。后为迎接世博会,把桥名换回了“宝成”二字,同时,也对桥身进行了景观改造。现看上去
是苏州河上最华丽的桥。
光复西路555弄光复里
地址里弄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
光复西路555弄光复里旧式里弄1945年 砖木平房110幢 18000平方米
武宁路桥连接普陀区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首建于1956年,1967年曾进行改建,随着市区交通流量的增加和沪宁高速公路的建成,原有桥梁的通行能力不堪重负,成为该地区的交通“瓶颈”。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要求尽快拓宽改建该桥。
武宁路桥改建工程南起长寿路,北至东新路,实施范围为960米,其中跨越苏州河桥为新建三跨钢结构箱形截面连续梁,跨径分别为28米、47米和28米,桥宽39米,设6快2慢共8车道及人行道,下部结构利用老的桥墩。
2000年扩建,2008年再次改建,并配合世博会的要求对整个桥体进行“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现在的武宁路桥是苏州河上最具个性化的观赏性景观桥。
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表面贴金的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的雕塑,突出体现了武宁路桥这个交通枢纽像伟大母亲一样,用坚实的躯体横贯苏州河上,带给人们和谐、甜美、宁静的气息。
作为上海的西大门,改建后的武宁路桥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桥梁的细部装饰上,双雀报喜图预示着风调雨顺、宝瓶圆柱上的荷叶纹理象征祥和与安宁。忍冬、石榴、唐草、莲花等敦煌壁刻上出现的卷草纹饰的使用,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桥侧采用的精美东方韵味大纹饰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立面外观和细部造型的作用,也使得桥身整体更加饱满。
原来苏州河两岸都是工厂,排污量及大。
河湾的南面是上海灯泡厂的旧址,这是上海第一家生产民用照明灯泡的企业,曾研制成功国产第一根钨丝。
曹杨路桥上望西
沪西原纺织厂集中地,苏州河污染源。现上海无纺织厂,无化工厂。河水自然清了,二侧建筑都为景观物。
曹杨路桥
又名三官堂桥,也叫过曹家渡桥。始建于1928年,有原达丰纺织印染厂厂长杨杏堤倡议并捐资建造的,因在浜南桥堍下有一座三官堂的道观,此处原是曹家渡渡口因此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在该桥西侧又建造了一座桥叫曹家渡西桥,此后此处便有二座桥,二桥相隔也不过二、三百米。二座都是木桥,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拆除。1976年8月在该处重建钢筋混凝土桥,于1980年12月建成通车。取名曹杨路桥。
光复西路1347号  民国建筑圣约翰大学河东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190000007圣约翰大学河东旧址民国长风新村街道
坐东朝西,面临苏州河,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现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综合楼。理科楼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地下室一层,现浇中式大屋顶(歇山顶,后在东西屋面加盖老虎窗各五个),连排宽敞大窗,清水红砖外墙,三楼墙面饰有如意柱。该建筑属当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与对岸校园建筑保持一致。理化楼2007年大修,扶正原已倾斜的墙面,拆除阶梯教室,拆除屋面通气亭,内部装修一新,外墙加固粉刷,但外观仍基本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圣约翰大学理科楼2009年6月公布为第二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光复西路1437弄1—2号住宅,坐南朝北,为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平面呈凹字型,建于民国初年,原为美籍教师宿舍。四尽斋和小教堂位于光复西路1437弄内,四尽斋原为一栋三层宿舍楼,与小教堂连为一体,两者外观已有较大改变。
华政桥(华东政法大学边)
原为校园桥位于区内吴淞江中部,华东政法大学内跨吴淞江的专用桥梁。原圣约翰大学为连接吴淞江两岸的校园,便于师生往来,于民国23年建成木桥一座。荣德生曾为之捐款。1967年,因年久失修、人行桥危险,又阻碍航运而拆除。新桥建于1980年8月,钢筋混凝土单悬臂双面拱梁结构,长44.6米,宽4.3米。西南堍有引桥,东北侧建有简易铁板踏步,仅供人行往来。
华东政法大学河东部入口,
光复西路被华东政法学院切断。
上海葡萄糖厂旧址(南林师范学校旧址),位于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原为清末著名昆曲艺术家徐凌云的别业徐园中“桃李园”的主体建筑,是上海最早的昆曲传习所旧址。1943年,旅法化学博士宋梧生集资在此创办了大中化学化工厂,即后来的上海葡萄糖厂,1963年后在此开办学校,后为南林师范学校。
平移后地址为凯旋北路1555弄
现存建筑为一幢清末民初时期外观为巴洛克风格的砖木结构院落,东西阔七间、南北深九间,中有天井,正立面一楼、二楼和顶部有西式水泥栏杆,一楼和二楼阳台走廊为七个拱券,并有巴洛克装饰。外墙为红、青两色的清水墙,既有西式的三角山墙花,也有中式观音兜山墙花;内部结构为中式楼房,但中式的木拱梁却雕有西式的花草纹样,可谓中西建筑精髓完美融合的典范。2009年为配合所在地块开发,将该建筑向苏州河岸平移约80米,现已成为苏州河滨河景观带的一部分。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编号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
地址
PT-J-001-V
华运地产华府樟园售楼处
凯旋北路1555弄
上海葡萄糖厂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180000021南林师范学校旧址 清 长风新村街道
上海葡萄糖厂旧址
华府樟园老洋楼位于华东政法大学附近,光复村在宝成桥附近,两地不止80米,有疑问?华府樟园老洋楼实物确实见着,而找到资料说南林师范学校旧址,位于光复西路复兴村180号。
1928年,在美国注册的瑞典火柴公司借助美商招牌,兼并燧生公司并将其改组为美光公司,生产树牌、凤凰牌等火柴,产量骤增。洋火的侵入,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有识之士,许多民族工业实业家纷纷创办火柴厂,与之抗衡。在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奋起抗争“洋火”入侵中,成就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被国人称之为“火柴大王”的刘鸿生,他在上海组建规模宏大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下辖上海荧昌、周浦中华、苏州鸿生、镇江荧昌、九江裕生、汉口炎昌、东沟梗片厂等七家分厂,开展规模生产,打破了“洋火”一统中国的局面,大长中国人志气,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实业家。
全国解放后,由上海华光工业公司接管美光公司并改名为地方国营上海华光火柴厂。不久,刘鸿生企业旗下的荧昌火柴厂并入华光火柴厂,使该厂技术和管理更上一层楼。1966年10月23日更名为上海火柴厂,位于光复西路2521号。
上海商标火花收藏馆,位于长风生态商务区1号绿地、上海火柴厂原址。馆内藏有中外火花20余万种、700余万枚,老商标包括酒标、烟标、电影海报等约10万种、300余万张,以及相关实物、照片、图片等。馆内展出火花约14000枚,商标约470枚,实物约486件。
光复西路2549号上海试剂总厂旧址
光复西路2549号上海试剂总厂旧址,即现长风2A绿地。上海试剂总厂建于1947年,原占地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6万平方米,现存历史建筑包括62米高的老烟囱和数幢一层和两层的老厂房。保留的厂房建筑现已改造成上海游艇会,作为会所使用,外观和内部结构均有所改变。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7805190000022 上海试剂总厂旧址民国长风新村街道
光复西路2549号上海试剂总厂旧址,
光复西路2549号上海试剂总厂旧址,现已改造成上海游艇会。
我的更多文章:
长寿路150弄统益里
(2015-11-12 16:23:42)
长寿路上历史建筑
(2015-11-11 16:23:45)
澳门路上历史建筑
(2015-11-10 15:59:48)
安远路294号、300号蔡宅
(2015-11-09 16:14:28)
安远路188弄金城里
(2015-11-08 16:39:43)
安远路170号的玉佛禅寺
(2015-11-07 16:41:44)
安远路上历史建筑
(2015-11-06 15:31:21)
宜昌路上历史建筑
(2015-11-05 16:19:22)
缉规中学和聂家花园旧址
(2015-11-04 16:26:34)
公共租界杨树浦救火会旧址
(2015-11-03 16:25: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与桥的故事
(27)宜昌路上历史建筑
曾火过外滩,如今低调得让人心疼!这条路上海人早该逛……
【建筑可阅读】不走寻常路的江宁路桥,是上海这座城的温柔
权威‖昌平路桥预计明年年底基本建成,效果图来了,超美的!
2017年11月26号-上海徒步第45回 苏州河徒步系列(第一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