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

  嘉定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定城墙遗址

嘉定城墙遗址换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北水关遗址、南水关、西水关、南城墙、西城墙等5处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批次 公布日期 所在街道 地点 年代 类别 
北水关遗址第八批2014.4.4嘉定北大街明代古建筑
南水关第八批 2014.4.4嘉定镇南城河东街清代古建筑
西水关第八批 2014.4.4嘉定镇人民街清代古建筑
南城墙第八批 2014.4.4嘉定南大街明代古墓葬
西城墙第八批2014.4.4嘉定镇西大街明代古建筑


1.北水关遗址

位于嘉定古城嘉定镇护城河内侧、横沥河北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定古城四座水关之一,于2009年7月在嘉定老城区泵闸改建工程施工时被发现。历史上,北水关不仅是水利设施,同时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主任宋建称:该遗址的发现对嘉定本身地方城镇的发展历史,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实例,此外也为我们搞清工程技术的发展、变化或比较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门吊桥


嘉定北水湾


2.南水关
位于南大街接南城河处之东侧,河面开阔,跨橫沥河的南水关又称回龙关,东西走向,踞橫沥河与外城河之交汇处。介绍始建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明、清兩朝屢有修葺。一九九一年夏秋,南水关由镇政府出资重建。




南门吊桥


3.西水关

据光绪年间《嘉定县志》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知县高衍孙筑土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张士诚派遣将官吕珍改用砖石修建城墙。”及至明朝,曾先后维修四次。从清代顺治到同治年间又重修过七次。由此可见,最初的土城原貌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墙起源于明朝,以后在明清两代中又反复修缮,嘉定解放初期城墙虽然破旧但还算完整,由于当时的政府和民众对文物保护均缺乏认识,很多人都参加了拆取城墙砖兴建学校的活动,致使原有的古城墙被拆得七零八落,只剩下今天的断壁残垣近代,嘉定城墙因为马路拓宽及城市的扩展,目前嘉定城墙仅存重修过的西门、南门两座水关以及西城墙、南城墙等数处残墙和墙基。  西水关位于人民街南首,单水闸,长宽高均小于南水关,也是作为景点后建的。


南门吊桥


2014年西水关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南城墙

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嘉定城墙大部分已经拆毁,现存长度约240米。嘉定城墙呈圆形,有城门四座,分别为东门(元代称晏海门)、西门(元代称合浦门,明代改名济漕门)、南门(元代称澄江门,明代改名宣文门)、北门(元代称朝京门、观澜门,明代改名振武门)。现存古城墙分为南门、西门两段,各长约120米。南门段位于南大街一侧,护城河畔,建有南城墙公园与南水关公园。西门段位于嘉定人民街附近。


嘉定南城墙遗址

嘉定南城墙前青石鼎上刻有“疁城“,嘉定古城墙——古嘉定又称做疁(liu)城。


嘉定城墙遗址换牌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西城墙

建于南宋(1219年)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的西城墙,被人民街隔为南北两段。北段北端始于清河路西城河桥,此段古城墙的西端紧挨着居民住宅楼的窗户,高约十余米(齐3楼);经过修缮有一突出于城墙外侧用以防御攻城之敌的高台——敌台和垛口,再往南的城墙上还有现代防盗的电子围栏。此段西城墙为嘉定古城墙中最完整、最长(好几十米)的一段,前有绿地和亲水平台,是观赏嘉定古城墙的最佳地。




2014年西城墙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最长保留最完整的城墙就在嘉定!嘉定城墙遗址升级为市级文保单位
嘉定城厢鎮——嘉定西門【圖文】
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上海最后的老城墙
【叙说地图】图说嘉定地名:嘉定古城墙(南门、西门)
沪印丨访嘉定城墙遗址小记
【城池史】嘉定篇(作者:吴钩斩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