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新诗鉴赏(131)黄灿然?麦城?张学梦?辛牧?贾芝

汉语新诗鉴赏之一三一

黄灿然/麦城/张学梦/辛牧/贾芝

 

 

 

黄灿然(1963-),香港诗人,祖籍福建泉州。著有诗集《游泳池畔的冥想》、诗论集《必要的角度》等,另有译著多种。

 

孤独

 

两个一年不见的朋友,

坐在屋里闲聊,秋老虎的天气

闯入屋里,做客人的那位

提议到江边散步。江边的树叶

纹丝不动,他们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他们不谈天气,也没有继续

刚才的话题,他们把这些都忘了——

背对宽阔而浑浊的江水,

他们忘我地谈起孤独。

 

[赏析]

第一遍阅读《孤独》时,觉得这是一首叙事诗,再读几遍,觉得又有描述的成份在,再后来,看到结尾的几句时,觉得《孤独》应该是一首抒情诗,所以这首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渐”入佳境,它主要呈现给人的是一种画面和音乐。

这首诗并不是复述两个朋友的“闲聊”所得,也不是单纯地表述朋友间奇妙的默契。事情的一切都显得单纯简单,仿佛这“两个一年不见的朋友”的相遇只是一次纯粹的碰面。“他们不谈天气”,“也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只是“在一张桌子前坐下”,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忽略了外在的“宽阔而浑浊的江水”,“忘我地谈起孤独”。这两个朋友的相遇看似没有什么内容,他们之间也没有擦出什么火花,不禁让人联想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他们的相聚没有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呢?

同时,这首诗的诗句积累了莫名的秋意,诗中针对真实中有趣的细节展开交代,而诗末对“孤独”的描写仿佛早已存在心底。《孤独》描写了两个人的孤独,给人一种透心凉的感觉,这首带有叙事成份的抒情诗,蕴含了诗人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他们内心的“孤独”,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呢?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亦能反思自身的孤独。就像“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孤独体验。

黄灿然的《孤独》直透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 “孤独”,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伴随在每一个人身边。 (邹珊[学生]/文)

 

 

 

 

麦城(1962-),本名王强,辽宁大连人。著有诗集《麦城诗集》等。

 

 

把我带给水

鱼说

你游得越远

离水越越近

 

我问鱼

水是什么

鱼回答

水就是我们的渴

 

[赏析]

水是什么?人会说水是生命之源,植物会说水是养分,动物会说水是生存的必需品,但实际上,水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鱼才最清楚,因为鱼离不开水,鱼只有在水中才能得到生存、快乐。麦城的这首诗,以水为题,以鱼穿插线,运用问答的形式,来质疑水到底是什么。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水的事物是什么,那么非鱼莫属,麦城便宜巧妙的运用了这层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一些现象的困惑,用鱼与水的意象来表述自己对现实社会的质疑。“鱼把我带给水,鱼说你游得越远,离水越越近”这一段表述的是,现实政策把一套赚钱的方法给了我,说只有你努力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得到钱就可以,你越努力钱便越多。作者对于这一说法有了深深的困惑,如果单只是为了钱,而不计较方法的话,那么钱的背后所带来的弊端又该怎样解决呢。

自古以来,人们把水比喻成钱,因为水生财,所以作者使用这一意象,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疑问,而鱼便是离不开钱的人们,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作者不懂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套原理是否正确的,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段“我问鱼,水是什么,鱼回答,水就是我们的渴”大致的寓意就是,作者质问人们,钱到底是什么,你们这么不择手段的得到它,究竟是为了直么,而人们回答它,钱不是一种物质,它是一种精神,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渴望,而不只是表面意思那么简单,这寄托了我们对整个国家发展,对整个社会进步的渴望,这是我们对于一切的渴求和希望,只不过我们用钱把这种渴望表面化了而已。正如鱼跟水一样,水对于鱼来说不单单只是水那么简单,它还是鱼生存下去的依靠,是鱼对生命的一种依赖,是鱼获取快乐、自由和物质的依托。有了水,鱼才能够真正的活下来,正因为对生存的渴望,对快乐的渴望,鱼才离不开水。

整首诗是一首意象体,作者想借助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鱼跟水这两个意象正好可以和作者心中的困惑相吻合,因为鱼离不开水,正如人离不开钱一样。作者在诗中问水是什么,就等于在问钱是什么。而质问水对于鱼来说是什么,就等于在问钱是什么,而质问水对于鱼来说是什么,就等于质问钱对于人来说是什么。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很多事物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一个意象事物的背后有着很多的因失,不单单只因为一方面。所以这首诗,是一首作者对现实社会政策质问的依托和凭借,凭借鱼于水的关系,来解答人与钱,国家与钱,社会与钱的关系,来深度挖掘表面事物与人或其它物种的深层关系和联系。

(闫寒[学生]/文)

 

 

 

 

张学梦(1940-),河北丰润人。著有诗集《现代化和我们自己》、《人类诗篇》(合著)等。

 

绿 

 

根据我对人性、偏见和政治的观察,

邪恶不仅仅存在,而且制造着战争与裂罅

因此我们生起烘炉、锻造盾矛

给祖国城市的平宁披上坚甲。

 

根据我与人们、花卉和历史的交谈,

善良不仅仅存在,而且屡次把冰雪围

歼,

因此我们建造宾馆,生产甜酒,

为迎送客人与朋友扎制花环。

 

根据我对美与恶的比较,他们势匀力

悲惨的教训与和平的生活轮番交替,

但如果我们团结一致、加深理解,

这一批橄榄树的绿荫就会延续。

 

那么请来吧,为了商事,了解和友谊,

既然道路相通,心灵就不该隔离,

我已学会把黄油和果酱抹在面包片上

我的眼睛任何语言都能翻译。

 

信息像葡萄秧覆盖在天穹

越来越多的酱果把阻扼变为联系。

我知道。并为了屋檐上白色鸽子,

一座城市或一个诗人都不是一粒珍珠

可以闭锁在贝壳,孤独地孕育。

 

(选自:《诗神》1986年第1期)

 

[赏析]

我们的这个星球,烽火连天。每天都在发生战争。流血。呻吟。暴力。我们的这个星球,五彩缤纷。每时都有鲜花开放。笑声。友谊。爱情。黑和白相杂;恶与善并存。诗人将人类的感情和行为的这两极,加以鲜明的对比,并郑重地推到人们眼前。在他的笔下,邪恶是在恶的“人性”,无知且无耻的“偏见”之上繁殖出来的;作为邪恶的对立面的“善良”,拥有她的是纯洁的“人们”,与幸福为伴的“花卉”和人民谱写的“历史”。诗的第一节勾勒“邪恶”的脸谱,第二节讴歌“善良”,每一节的每一行诗都互为对衬,如果“邪恶”的果实是“制造战争与裂罅”,那么,“善良”对付“邪恶”的办法则是“屡次把冰雪围歼”。但诗人借诗说理的重点是以善制恶。诗的第三节是全诗的主旨,善与恶呈势均力敌状,“但如果我们团结一致,加深理解,/这一批橄榄树的绿荫就会延续”。“橄榄树”是和平的标志,它的绿荫流泻的浓重的绿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诗题(绿灯)应是取意于此。诗的第五、六节,诗人强调了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心距不应该变得越来越大,“既然道路相通,心灵就不该隔离”。诗暗示和诱发我们作这样的想象:一盏“绿旷亮在人类相互沟通的心灵(“理解”)所造就(“延续”)的“橄榄树的绿荫”里,“屋檐上白色鸽子”沿着绿色的光芒向远天飞去……

诗看似说教而又不是说教。张学梦运用了富有现代色彩的语言,如这样的诗句:“信息像葡萄秧覆盖在天穹/越来越多的酱果把阻扼变为联系”。意味深长的是诗的尾声:“一座城市或一个诗人都不是一粒珍珠/可以闭锁在贝壳,孤独地孕育”。它似乎跳出了单纯扬善抑恶的说理圈圈,使诗的主题更加丰富,从而拓宽了诗的内涵。(戴达/文)

 

 

 

 

辛牧(1943-),本名杨志中。台湾诗人,生于宜兰县。著有诗集《散落的树羽》等。

 

你可以再靠近一点

 

你站得有点远

像远方一株

孤单的树像黄昏

渐次失明的太阳

 

我只是太空中一颗

有点远在

太空望远镜的视限之外

我以我自己

发电发光

我让太阳和月亮孤独

 

你无须迟疑

你可以再靠近一点

我将因你的温柔

而蜕尽

身上的芒刺

 

(选自:台湾《创世纪》第144期)

 

[赏析]

此首诗以“我”为第一人称述说对于“你”的恋人絮语。“我”和“你”有着极为相对的个性,“你”的冷峻孤傲让自己远离了所有的人、及关爱。“我”则是在你的视野之外,但自认会散发连日月都逊色的热与光,只是“我”也是站在一个遥远而孤独的位置。然而这样的我和你其实对彼此而言均可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当“我”在面对“你”时流露出再柔软不过的神色说:“我将因你的温柔/而蜕尽/身上的芒刺”,其实明示暗示均已表明。至此前两段描述看似互相没有关联、甚而矛盾的两造,在这里因为“我”的深情呼唤有了紧密结合的可能。诗表露了现代人深沉的孤寂感,任何光热似乎均难以温暖、贴近他人,心灵的距离远远超越了现实的距离。 (萧萧/文)

 

 

 

 

贾芝(1913-), 山西汾成人。著有诗集《水磨集》等。

 

北海白塔

 

呵,你孤高的灵魂,

竖立在美丽的地方,亲近白云。

 

每天都有新的陌生的人,

在你的脚下走过,

你不曾与他们相亲。

四边的水上,

激打出桨的声音,

花朵儿在荷叶上睡了又醒来,

这一切不都是你耳边熟悉的,

在每个时辰?

 

走过的白云,

都喜欢受你顶礼的亲吻

呵,孤高的灵魂,

你碧水的眸子,

将永远望着陌生的人?

 

(选自:《水磨集》,泉社1935年版)

 

[赏析]

北京北海是游客神往的游览胜地。游北京必游北海,游北海必游白塔,白塔是北海的标志和象征。

然而,诗对白塔几乎没有描绘,而不过是借白塔这一意象表达诗人自己的一种感受、一种心情、一种略带哀愁的思绪、一种智者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而这种感受是通过艺术形象概括出深厚的生活内容,从中呈现出来的。诗人似乎从白塔这一意象上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沉闷窒息、人际关系的冷淡隔膜,以及蕴藏在人们(包括诗人)心中一种急于冲破孤独网络的焦灼的愿望。

该诗通篇拟人,显得生动活泼,亲切自然。诗人赋于白塔以思想、以感情、以性灵、以品格,使它展现人的声情笑貌,把本届无生命的人文景观简直写活了,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纯真、高洁、孤傲的孤独者形象。以人来比拟白塔,以白塔来象征孤独者,可说恰到好处。诗人用词准确熨贴,以“竖立”来衬托白塔之巍峨高耸之貌,以“亲白云”来暗示白塔之“孤高”,不曾与人相亲。第二人称对话式的手法,使得抒情气氛表现得更为集中强烈。诗人警策之言随着对话的深入,不露痕迹地抒说,给人启迪,令人思索。因而也给这首诗在拟人化的诗意中闪烁着哲理的光泽。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反诘句式的反复运用,推动诗的情致向高潮发展。反诘句的设置,是以疑问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诗人的思想是明确的,他是无疑而问,并不要求回答,也无须回答。这种句式比直陈方式多了一个层次,不仅语言起伏变化较大,而且留有余地,让读者自己去咀嚼去回味。第一个反诘句,诗人是想说明:即使在一群群陌生人中,也不乏有“你耳边熟悉的”“一切”,在这世俗社会里毕竟还有真善美存在,还有熟悉的事物存在,还有知已存在。有了第一个反诘句作为铺垫,第二个反诘句:“啊,孤高的灵魂,/你碧水的眸子,/将永远望着陌生的人?”就显得更富有说服力。  (林唯民/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诗坛]徐德水的诗《孤独》
唐代诗人|李白诗精选译释·赏析
李白诗赏析:独坐敬亭山
小学必背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汉语新诗鉴赏(14)蓝蓝?赵树义?吴岸?陶里?孙友田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