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媒体数据为什么要压缩?
多媒体数据为什么要压缩?
 
 
无极王子
2009-3-4 10:06:41 202.196.32.* 举报
是为了保存、传输方便 比如一部电影如果是avi格式的话会达到几个G 也就是数千M的大小 普通的1MADSL上网下载3G要近7个小时 如果用rm压缩到300M 不到一个小时就能下完了
 
 
627657141
  
2009-3-4 10:06:49 210.72.33.* 举报
不知楼主指什么编码?是字符编码还是压缩编码。
先讲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就是以二进制的数字来对应字符集的字符,目前用得最普遍的字符集是ansi,对应ansi字符集的二进制编码就称为ansi码,dos和windows系统都使用了ansi码,但在系统中使用的字符编码要经过二进制转换,称为系统内码。

  汉字内码:ansi码是单一字节(8位二进制数)的编码集,最多只能表示256个字符,不能表示众多的汉字字符,各个国家和地区在ansi码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汉字编码集,以能够处理大数量的汉字字符。这些编码使用单字节来表示ansi的英文字符(即兼容ansi码),使用双字节来表示汉字字符。由于一个系统中只能有一种汉字内码,不能识别其它汉字内码的字符,造成了交流的不便。

 gb码:gb码是1980年国家公布的简体汉字编码方案,在大陆、新加坡得到广泛的使用,也称国标码。国标码对6763个汉字集进行了编码,涵盖了大多数正在使用的汉字。

 gbk码:gbk码是gb码的扩展字符编码,对多达2万多的简繁汉字进行了编码,简体版的win95和win98都是使用gbk作系统内码。

 big5码:big5码是针对繁体汉字的汉字编码,目前在台湾、香港的电脑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hz码:hz码是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汉字编码。

 iso -2022cjk码:ios-2022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为各种语言字符制定的编码标准。采用二个字节编码,其中汉语编码称iso- 2022 cn,日语、韩语的编码分别称jp、kr。一般将三者合称cjk码。目前cjk码主要在internet网络中使用。

 unicode码:unicode码也是一种国际标准编码,采用二个字节编码,与ansi码不兼容。目前,在网络、windows系统和很多大型软件中得到应用。

再就是压缩编码:
多媒体信息包括了文本,数据,声音,动画,图形,图像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虽然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进行数据压缩处理,计算机系统就无法对它进行存储和交换.另一个原因是图像,音频和视频这些媒体具有很大的压缩潜力.因为在多媒体数据中,存在着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觉冗余,图像区域的相同性冗余,纹理的统计冗余等.它们为数据压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因此在多媒体系统中必须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它是多媒体技术中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
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1)根据质量有无损失可分为有损失编码和无损失编码.
(2)按照其作用域在空间域或频率域上分为:空间方法,变换方法和混合方法.
(3)根据是否自适应分为自适应性编码和非适应性编码.

依据压缩算法分类:
(1)脉冲编码调制
(2)预测编码
(3)变换编码
(4)统计编码
(5)混合编码
(1)脉冲编码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实际上是连续模拟信号的数字采样表示.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器和解码器位于一个图像编码系统的起点和终点.下面几种编码方法都是在多媒体数据模拟信号经过pcm编码后再进行的压缩编码方法.
(2)预测编码
编码器记录与传输的不是样本的真实值,而是它与预测值的差.这一方法称为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方法.
(3)变换编码
变换编码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图像块像素值之间的相关性,把图像变换到一组新的基上,使得能量集中到少数几个变换系数上,通过存储这些系数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在变换编码中,由于对整幅图像进行变换的计算量太大,所以一般把原始图像分成许多个矩形区域子图像独立进行变换.
常用的有离散余弦变换(dct)
(4)统计编码
最常用的统计编码是huffman编码.它对于出现频率大的符号用较少的位数来表示,而对出现频率较小的符号用较多的位数来表示.其编码效率主要取决于需编码的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布,越集中则压缩比越高.
另外还有算术编码,游程编码.
(5)混合编码
混合编码是指合并变换和预测技术的编码,通常有两种编码形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单元 简单数据的存储
第2章数据在计算机中表示(3)
多媒体技术
《Java程序设计教程》补充: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十讲)学习笔记
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填空题(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