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灵活性理论、超文本和Internet网络教学

2 认知灵活性理论和超文本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由斯皮罗(Spiro)等人提出并倡导的一个理论。它接受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但它与极端建构主义相比采取的是较为折中的观点。它既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prespecification),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同时也反对极端建构主义只强调学习中的非结构的一面,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它主张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策略[1]

2.1 认知灵活性理论简介

  认知灵活性理论[3]把学习分为两种: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低级阶段,在此阶段中所涉及的是结构系统、联系紧密的知识领域,称为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学生可以只知道重要的概念和知识,并能够原样提取。高级学习涉及到了结构不良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这个领域的知识有以下特点:①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广泛的概念相互作用,即概念的复杂性;②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之间,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差异,即实例的差异性。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高级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相对于初级学习有了很大改变,从记忆概念和事实转变为掌握概念复杂性的重要方面:从知识的简单提取转变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灵活性理论和基于WEB的教学
认知灵活性理论
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
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网络非线性学习
认知灵活性理论的学习观
认知灵活性理论对网络教育的支持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