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小说‖【王二其人其事】◆文斯尘


作者简介

 
石林,笔名文斯尘,怀抱一颗听雨的心,与风一起流浪,喜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山东作家》《齐鲁文学》《聊城晚报》,山石榴等诸多刊物和微刊等,《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

王二其人其事

早些年王二家里很穷,勉强上了个初中毕业。上学时王二刻苦而勤奋,考试总是拿第一。大家都认为他是最有前途的。中学一毕业,父母没钱供他继续读书,他也只好作罢,不情愿地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还是穷啊,他经人介绍到省城去伺候一个偏瘫的老头。老头脾气古怪而暴躁,嘴里整天哇哩哇啦不知说的什么,有时,还摔盆打碗发脾气。起初,小小年纪的他也受不了,只是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但看到老头的孩子们递过来几张大钞票时,他觉得值了。在农村父母忙一年也只是挣几张票子,在手指上吐点吐沫,点了没几下就完了。他有点自豪了,因为父母说过能挣到钱就叫有本事,现在他就算有本事的人了。他不再觉得难受,他开始不断琢磨老头的喜好要求。慢慢地,他就对老头什么时候大小便、擦澡、捶背、按摩、喜欢吃什么饭、看什么报纸、看什么电视、想见哪个孩子等等,只要老头一有动作,他就能很快地明白老头的意思。老头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都各有事业,无暇顾及老头。他们看王二只是一个大孩子,怕他受不了,也怕照顾不好老头。开始的时候对王二有些不放心,当看到老头慢慢安静下来,他们才放了心。于是,他们只是轮流买些好吃的及日常用的,送过来,让王二也吃也用。平时就只有王二一个人守着老头。

中秋节,老头的孩子都过来了,儿孙满堂,坐了满满一大桌。大家一齐动手,很快做好了一桌子丰盛的菜。临开席时,老大差王二去小超市里再买些苹果。等王二再回来时,发现老头房间里一片狼籍:碗盘子碎片满地,菜饭到处都是。老头气吁吁地,五官扭曲,嘴唇哆嗦着。儿孙们个个束手无策,面面相觑。原来王二出去后,大家没等他。大女儿给老头盛了满满一大盘菜,放在老头跟前,让老头吃。然后回到餐桌,准备和大伙一块吃。谁知刚一动筷,老头就发起飚来,把面前的盘子推到地下,抓了枕头扔到这边饭桌上,嘴里还呜里哇啦大叫着。老大上来劝时,老头又把一卷卫生纸甩在老大的脸上。王二一看,连忙走过去,抓住老头的手,在他的掌心拍了两下,又在额头上拍了两下,老头安静下来,他又拿了两个干净的盘子,一个盛了几块苹果和月饼,一个盛了些菜,又拿了两双筷子放下,自己搬了个凳子,坐在老头对面一起吃起来。王二说:“没事了,他是想让人陪他一块吃呢。”大家才醒过神来,七手八脚地把房间里收拾了一下,才重新开席。

吃饱饭,只见王二端来一盆清水,用毛巾蘸了点水,给老头擦了脸,又擦了擦手。完成这一切后,王二拿出了一本书,读了两个关于中秋的故事,王二给老头拽了拽被子,又上前拍了起来,不一会儿,老头就甜甜地睡着了,响起了了鼾声。大伙看呆了,王二这哪里是在护理一个老人,这分明是在照看一个婴儿。大家都很感动,当场决定每月工资再给王二加500元,王二非常激动,好像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他更加卖力了,外出买菜购物也总是急匆匆地,很少在外停留,很少与人谈话,只怕老头有什么闪失。在这里他没有任何朋友,甚至除了老头这一家人之外,这个地方再没有他认识的人了,也没有认识他的人。

就这样,王二每月都把钱按时寄回家。过了些年,父母给他盖了房子,又过了些年,给他娶了媳妇。他回家结婚前,不放心老头,就把老头的儿女叫来,仔细地交代了一些照看的方法。老头的大儿子让他带走了一个半头砖大的大哥大。那时农村电话很少,更别说大哥大了。他觉得很风光,昔日的小伙伴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新婚之夜,和新媳妇温存后,他说了句:“我过几天就回去,那个家离不开我。”新媳妇说:“你就舍得离开我?”王二说:“那老头需要照顾,他们都干不了。”新媳妇说:“我就不需要照顾,甩下我,你放心得下?”王二说:“这是两回事。”接连几天晚上,王二都说梦话,“我得回去,那个家离不开我……”新媳妇生气归生气,毕竟王二是去挣钱了,就松了口。王二就迫不及待地回北京了。一进家门,就看到老头又在大发雷霆,三个儿子手足无措地忙乱着。原来老头要大便,三个儿子都不能使他满意,老头正和三个儿子僵持着。三个儿子一看见王二,如同见到救星一般,都闪到一旁,老头也稳定下来。王二拿起大便器,周围放了个棉垫圈,慢慢地托起老头,把大便器一点一点推进去,待老头完事后,又一点一点地抽出来,然后,拿出卫生纸,一下又一下地……王二好像是一个做实验的老师,给三个迟钝的学生不厌其烦地演示着。三个儿子当即决定再给王二的工资每月增加500元。王二更加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老头死了,王二伺候他了12年。老头的儿子们在办完丧事后,在院子里高谈阔论着。王二还在屋子里啜泣着,大家这才想起了他。为了报答他,老大让王二到老三的公司里做事。王二总觉得自己干不了,就对老三说:“我干不好,我觉得啥也干不成了了。”老三说:“你行,你行。放心吧,你就是什么也不干,我也照样发给你钱。”王二一听这话,就更加失落了,他觉得老三是在可怜自己。

王二回到家,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的伙伴们有的买了摩托,有的还买了小汽车。有人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我还能干些啥?”别人看到他这样,都摇摇头就走开了。

老大出了车祸,需要人护理。老三想起了王二,就给王二打了电话,王二马上兴奋起来,欢天喜地地去了北京,守在老大的床前。由于车祸太厉害了,不久老大也死了。他很伤心。他啜泣着,说:“要是我能早些来,老大就不会死了。”

王二回到家,见人就说:“要是由我护理,那个老大就不会死。那可是个好人呐。”别人见他神叨叨的,脸一扭,就走开了。家里人劝他下地干些活,他不去,总说:“我还能干些啥?”

慢慢地,王二就被人们忘掉了。也许是消失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头重病四个儿子推诿不管,多年后老太太立遗嘱,四个儿子肠悔青
神兽翻书 | 灵感从哪儿来?
多崽饿死爹
民间故事:大哥千里寻子,老二在家卖嫂
《民间故事》多子饿死爸的典故+(湖北三闸)
圆又圆 缺半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