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作家‖【师恩常在,逐梦花开】◆孔令娥

作者简介

孔令娥,中学教师,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协会员;爱好读书,业余写些人生感悟之类的随笔、散文、小小说等体裁的文章,以陶冶情操,滋养丰盈内心。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

  

师恩常在,逐梦花开


 “书卷有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这是我敬爱的杨体欣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他这种旺盛的求知热情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令我这个学生晚辈既敬佩又感动!在飞逝的光阴里,想起杨老师在教育教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我的启迪和教育,顿觉感动不已,也促使我拿起手中的笔,来倾述这师生之间难以释怀的至爱真情!

(一)

记得前年暑假,我和杨老师共同被邀参加一个活动。能见两年未谋面的老师,又能当面聆听他的教诲,我感到十分激动,因此天不亮就打的从微山到了老师所在城市的小区,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师的家,虽不忍心麻烦老师,但兴奋得我还是打了电话。

杨老师从四楼下来,在小区里转了几圈才找到我,等我们师徒再登上四楼老师的家,都累得有点气喘!顿觉让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师下楼接我有些不妥,忙让老师坐着歇会,可他刚坐下又起来开空调、倒茶水,并说:“都八点多了,你一早来也该饿了,我已做好了你爱喝的香油鸡蛋茶、买了面包,你歇会洗洗手吃点饭,咱们师徒再叙聊。”

看着头发花白、略显疲惫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师,不免想起慈悲善良,生前在微山同居一城时对我像女儿一样疼爱的师母,于是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不愿引老师伤心,就借故跑到了卫生间。等我洗漱出来,老师已盛好了鸡蛋茶,拿来了面包、牛奶。我吃着饭,杨老师又忙着给我准备一会参加活动时用的茶杯、扇子、坐车的硬币、备用的口罩及给我的礼物,一切都想得那么周到。多少年来,他老人家无论对待同事、学生,还是乡亲,都是一样地诚恳友善,其仁爱之心怎能不让人温暖、感动?

我和老师如父女般地说今忆往、啦家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老师对其家事的几句陈述,他说:“老家有个九十多岁的姐姐,因儿女没有时间照顾,我想接过来,但姐姐又怕累赘着我;我想出钱将姐姐送到当地养老院,姐姐又不愿意离开家,认为自己有儿有女去敬老院是件丢人的事。以前你师母活着时也好说:人家房老师都能照顾她大姑姐,咱也要尽心关照好大姐!”听后我被老师及师母的仁慈与孝心感动得泪流满面!现在想来,杨老师给我讲的难道不是一堂孝亲尊长的传统文化课吗?

老师知道我喜爱读书,于是又提到新出版的几本有关巾帼精英内容的书:《秦怡传》、《柯岩传》、《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等,并介绍说:秦怡、柯岩德艺双馨,是中国妇女中人格道德的模范。评剧大家新凤霞面对伤痛,不忘初心。老师的推荐让我心生羡慕、激动不已,一种情怀和力量油然而生!

这时恩师起身从书房里拿来一份珍藏近两年的2018年12月3日的《齐鲁晚报》,上面有央视主持人朱迅携个人随笔集《阿迅》来济南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报道,其醒目的标题是《无论人生境遇如何,都不要忘了笑》。老师说:“这是我专门给你留着的,带回去好好看看!”我明白恩师的良苦用心,但这两年因遭受更年期困惑的我,遇到身体不适就退缩懈怠,时常辜负长辈们的赏识与厚爱,顿觉羞愧不已!

(二)

此时电话响了,我们师徒忙下楼坐车去参加活动。中午就餐时同坐的都微山籍的老师,但杨老师并没有以主宾或长者自居,反而谦逊大方、和蔼近人,因此在坐的说话都毫无拘束。期间,大家畅谈当今教育的发展,谈自己中学时的老师,我也不时地插话评价。但杨老师作为教育的前辈、饱读诗书的学者虽有自己的见解,却从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而是让大家尽情言说!其长者之风、君子之仪,让同坐肃然起敬!

后来活动的主办方周同学来给杨老师敬酒,并告诉大家:杨老师是她初中的语文老师,多少年来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呵护她姊妹成长、照顾她的家庭、孩子!杨老师是她一生的恩师,是她像父亲一样慈祥和蔼的亲人!同坐的人都深受感动,纷纷给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敬酒!这时有一位姓仲的老师久闻恩师大名却恨相见甚晚,激动地上前给杨老师握手、敬酒,极力夸赞老师文明儒雅、身体硬朗、德隆望尊!并当场送老师四个字“德寿同辉”!同坐无不点赞!我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杨老师却真诚地说:“过誉了!过誉了!”

席间当我谈到因疫情不能出门旅游时,杨老师就随机吟出一副对联:“天下美景看尽不如书卷妙,世间滋味尝遍唯有菜根香”,在坐的都拍手称妙!而我通过这副对联及活动中的交流又受到了一次新的启迪与感悟!

(三)

自那日与杨老师分别,我常常懊悔活动时只顾自我发言没有向同坐介绍:杨老师退休前是微山县党校的高级讲师、政工科长,科级干部!他年青时是我初中学校的校长兼语文老师,他的课也讲得生动传神,让人终生难忘。记得当时杨老师一米八多的高个,容貌清秀、英俊潇洒,无论工作还是形象,都深得师生们的崇敬和喜爱。

还记得初中时听杨老师讲的一节语文课《木兰诗》,这节课至今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杨老师那规范工整的课题板书,让我眼前一亮;那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主人公花木兰那满怀忠孝心的谨慎、机敏,那义无反顾、替父从军的家国情怀,那英勇善战的悲壮,都被老师诠释得活灵活现。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杨老师那段豫剧清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那一点不如儿男”,真是震撼了全班!杨老师那唱腔,那扮相无不让人惊呀叹服!毫不夸张说,那节课使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在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认识上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甚至影响了我的三观。

我参加中考时,杨老师已调到鲁桥镇教育组任副组长,我们镇那届学生中考报名、考试、体检等都是杨老师主持操办的,所以我也算是他的门生吧。我师范毕业在家乡做了一名教师,后由鲁桥调到微山,再后来成家立业、养育孩子,可以说时窄事繁、不堪重负,杨老师和师母经常为我排忧解难、跑腿操心不遗余力!他们就像我亲生父母一样疼我、知我、捧我,让我这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时刻沐浴着师爱、父爱的温暖,真可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

(四)

杨老师退休后随儿女搬到了另一个城市。2012年春节我带女儿去探望,恩师激动地赋《仿“木兰诗”赠令娥母女四十四韵》的五言诗送我。现摘其中诗句以见证师徒的深厚情意:“师生交往长,情意可称笃。今自微山来,趋车劳路途。专程来探望,馈赠加祝福。······令娥生农家,家境倍清苦。自幼却有志,天赋好读书。······愚师年垂暮,尚能咏诗书。放歌无别意,激励与鼓舞。”

我在报纸上发篇小文,老师就发短信鼓励:“文章已读,文风质朴、情感真挚、颇得写作要领,为你高雅的文学情趣点赞!愿更上一层楼!”人们常说天道酬勤,但事实上人的成长与成熟,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许多贵人的支持与帮助,我以感恩之心倾述绿叶对根的情意,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和能力去爱去帮助他人。

可当我不小心跌了脚,爬不起来时,又像孩子一样打电话向老师倾述:“老师,我身体不舒服,还想勉强写点东西,但大夫叮嘱不要过度用脑,我该怎么办啊?”恩师苦口婆心地安慰,并发短信叮嘱:“写作是真正的思考,是复杂的精神劳作,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望顺其自然,多注意身体健康!”后来才知,我电话求助时,师母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可老师只字未提,因为他从来不愿麻烦别人!

这就是我尊敬的杨老师,他言传身教示范做人的道理;他用爱与鼓励,伴我走过坎坷、泥泞;他帮我插上梦想的翅膀,照亮我的逐梦之旅!

我时常在想:我能否成为杨老师这样的人?能否成为一位传递爱与祝福的老师呢?愿恩师常在,逐梦花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谢谢你,高老师
【散文天地】一路槐花香 | 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光影像-搜狐博客
恩师永铭记,师恩久难弃《老师 我总是想起你》廖昌永演唱
老师,我们爱您!——送给章文春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难忘师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