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视线||【梦里老家】◆尚红云
齐鲁文学

作者简介:尚红云,女,山东省临沂市人,60后,机关干部,大专文化。2015年涉足文学创作,有散文、随笔发表于《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楹联报》《临沂日报》《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杂志等30余家报刊杂志。抒写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是自己的创作追求。



-作品欣赏-★

梦里老家(外一篇)

作者:尚红云

“天边飘来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八十年代,费翔的这首《故乡的云》激起了多少游子怀旧的情愫?常年奔波在外的人,或远或近,都有自己的故乡,那里有童年快乐的印记,有乡土乡音的滋润,是家的依恋和向往,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故乡大书特书,那乡愁、乡情、乡音,藏于字里行间。大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千古传颂至今;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无限眷恋;鲁迅《故乡》里对童年记忆的描述活灵活现,成为不朽之作!

一直以来,故乡,在我的脑海里是那么遥远,那么模糊,我的故乡在哪里?

父亲出生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县城,祖父曾在国民党军队做过事,父亲五岁那年就过世了,祖母在父亲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也故去了,那年父亲只有十九岁。祖父的身份父亲一直瞒着母亲,直到文化大革命的一天,母亲偶然在梳妆镜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身着国民党军服的祖父的照片,父亲怕惹出麻烦,把祖父留下的唯一的照片烧了。小的时候,父母说回老家,我知道其实就是回去看看两位姑姑和那个已经被大姑继承了的古老的院落。九十年代,我和老公又回过一次老家,老宅依旧,青砖琉璃瓦,留下了主人当年家境殷实的印记。

记忆中,那里只有父辈的足迹,唯一的印象就停留在那幢跨越世纪的老宅和院子里的一棵百年古树。

母亲的老家也在胶东,相比于父亲的家,我其实对姥姥家的印象要更深一些,因姥姥家是一个四世同堂、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曾祖父是旧社会私塾的教书先生,我们姊妹都见过他,印象中他好像没有笑容,永远的一身家织白布棉裤和长过膝的黑棉袄,一幅另类的样子,一家老小都惧怕他。因他有学问,邻里乡亲倒也敬重他,写对联回信都找他。读书人大多思想开通,他让唯一的儿子、我的祖父出去读书。依姥姥的老传统,女孩子早晚要嫁为人妻,读书没有用,但她拗不过曾祖父,母亲于是也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的一切,都像是命运安排好的,父母先后就读于同一院校,又为支援山区建设一起离开了家乡,后来的后来,就成了现在的现在……

对姥姥家的记忆,也仅是曾祖父的长衫白裤,姥姥为生活所迫的惆怅,和横穿村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舟车不通、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母亲那时是县里派驻管理区的工作队员,据说我随母亲在那里仅待了十个月,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记。多少回梦境,多少次理绪,记忆却总是不知不觉回到那个留下我童年记忆贫瘠的小山村。

七十年代,父母因工作调动到了农场,我就读于附近的小学校。很快,我就融入了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村,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爱上了热情厚道的乡亲和纯真烂漫的同学。春天,我和同学一起到野外采野花,观察嫩草的萌芽,一起爬树,撸洋槐花,回家吃大人们做的香喷喷的槐花饼;夏天,我们不分男孩女孩,去村外的河沟里扎猛子,打嘭嘭,偶尔也去捉小虾摸螃蟹,我羡慕小伙伴的娴熟,看准一个小洞,伸手进去抓出来就是一个大螃蟹,我老是战战兢兢不敢下手,生怕拽出来一条蛇,我们那时叫长虫,的确有同学失手过,吓得魂飞魄散,好在有惊无险;秋天,我们白天不上课就去捉蛐蛐,用洋槐条编个小篮子放进去,晚上听着那叫声很是享受,睡觉也格外香甜。夜幕降临,要么捉迷藏,要么逮萤火虫,遍野的玉米地黑黢黢的,任由我们钻来钻去,一点也不觉害怕,亮闪闪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和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一摸一大把的瞎撞子,统统让我们囊括于袋子里。不疯到半夜,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喊声一阵紧似一阵,是绝不罢休的;冬天,大地一片白茫茫,雪皑皑,男孩子们雪仗打的热火朝天,女孩子毽子踢得大汗淋漓,间或堆个雪人,老师一时兴起,也加入我们的行列,玩的不亦乐乎。

夏天,正是地震风声紧的时候,老师们把木板子课桌搬到了村东的小树林里,少有的上课的日子,吹着徐徐的凉风,听着知了的鸣叫,间或有个蚂蚱蹦到桌上,边背诵课文,边偷眼看着倒背着手的老师,再搞个恶作剧,越发惬意。

最难忘那年的九月,毛主席逝世,天空阴霾,大地呜咽,小山村似乎也沉静了下来,空气中一股压抑的沉闷。村里的赤脚医生很奢侈地给我们女孩子们每人一段白色绷带,扎在小辫上格外肃穆,大人们悲痛的表情感染了懵懵懂懂的我们,一时间似乎懂事了许多,帮着大人们折白花,扎松门,参加悼念活动,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了那难忘的岁月。

春夏秋冬,暑往寒来。不知不觉,童年时光悠然而过。后来,我随父母离开了那个古老又贫瘠的小山村。又随父母换过几个读书的地方,大多因为学习紧张,没来得及融入环境便又离开了,以后的许多个梦境里,恍惚间出现的依然是那个可爱的小山村。

静心想来,心已豁然。父辈的老家是我传说中的故乡;给我童年欢乐的小山村是我印象中的故乡;脚下这片红色的热土才是我现实中的故乡,我的可爱的老家。

难忘儿时小乡村

秋日,随朋友去乡下采风,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叹为观止,欣慰之余,勾起了我对儿时乡村的许多回忆,一直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山、那情、那人……

记得我小学的时候,随父母工作调动到了乡下的农场,这里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偏僻荒凉,我们姐妹就读于附近的小学校,一个不足百十户人家的山村,四面环山,丘陵薄地,学校破败简陋,低年级用砖支块木板就是课桌,上课自带小板凳,高年级用纸浆糊的桌椅,五个年纪两间教室,我们一二三年级在一间教室,由一位老师轮番上课,说来好笑,往往自己的课文还不会念,倒把其他年级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了。


乡村的早晨总是伴随着鸡狗鹅鸭的叫声中醒来的,薄薄的晨雾湿湿的,带着甜丝丝的味道,深深地吸一口,沁人心扉。在叮叮当当的钩担声中,人们陆续走出家门,来到村里唯一的一口井旁,相互间打着招呼,你谦我让,并不争抢,那是一种只有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乡亲才有的和谐默契。也有就近去河里挑水吃的,那时的河沟没有污染,河水清澈见底,鱼草摇曳,蹦蹦跳跳的小虾、自由自在的小鱼,满沟都是。闲时几个小伙伴堵个小洼,摸点鱼虾,回家就是一顿香喷喷的鱼汤。人们挑满水缸,吃了早饭,各自拿起农具,就陆陆续续下地干活了。

那年代学校一年有好几个假期,麦假、暑假、秋假、年假……,每每放假,同学们都回各自的生产队参加劳动,就为挣点工分,年终多分点粮食,我是他们眼中的“机关羔子”,按理不用参加劳动,但我天生就不安分,非去插队,母亲并不反对,割麦、点种、拾地瓜、砸坷旯,都是半瓶子醋。乡亲们都不拿我当外人,中午随便跟着到谁家,一个煎饼卷豆沫,再来碗玉米茬子糊糊就更好了。后来的后来,我经常和孩子爸及孩子说起我吃百家饭的经历,还十分怀念大锅熬的新玉米糊糊,也尝试着做过,但怎么也没了当年的味道。

在同学和乡亲们中,我是唯一进过县城和坐过火车的人。歇工时,他们缠着我讲外面的故事,我告诉他们,城里有宛如月牙的香蕉,有膨松香甜的面包,火车有好多好多车厢,我随母亲回胶东老家一趟要两天一夜,想来可笑,幼稚的我以坐的时间长为自豪。

我就读的村庄,进出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到公社驻地也要走半天,更没有人去过县城了。到现在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一位男同学,怯生生地指着一棵大树问我,大楼有这么高吗?我煞有介事地说比这还高(其实,那时县城也没建高楼,我并不知道大楼什么样)。他很憧憬的样子,说将来一定去看看。后来,他果然走出了村子,走出了县城,还跨出了国门,最后在南疆保卫战中牺牲在异国他乡,现在长眠在县烈士陵园,只有十九岁,一名受人敬仰为国捐躯的烈士!

印象中乡村的傍晚最值得留恋,伴随着收工的吆喝声,人们三三两两地往回走,或顺手割点猪草,或捡点柴火,太阳慢慢落下山,余晖笼罩着山村,家家户户飘起了炊烟,薄雾中有一种撩人心扉的清香味,或许是谁家改善生活炒了鸡蛋,也许谁家犒劳辛苦的男人烙了油饼,在外疯跑的孩子看见自家炊烟升起,知道那是母亲的召唤,家的温暖,会雀跃着跑回家去。随着夜幕降临,山村寂静下来,到处是蛐蛐儿和不知名的虫鸣,偶尔几声狗叫,给漆黑的山村添了些许生气。这时候可是孩子们的天下了,或在煤油灯下听老人们讲陈年传说,讲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脊背冒冷汗,不时看看门口,仿佛故事中的鬼怪随时钻进来。或在院子里铺张席子,看着满天清晰可见的星星,数啊数啊,却怎么也数不过来,我就是那时因为防地震经常睡场院,父亲教我认识了哪是北斗星,哪是天王星……。讲的人烦了,听的人累了,于是,人们带着一天的疲劳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后来,我随父母离开了我无比眷恋的小山村,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同学乡亲,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前几年,我专程回去了一趟,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茅草屋也被瓦房、二层楼房取代,乡亲们一脸的幸福和满足,到处一幅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憧憬着,等到退休了,心累了,就回归乡村农家,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给我们的子孙讲那过去的事情。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季刊,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里老家
梦里故乡乌镇
[散文]梦里依稀是故乡
况味如歌同题诗||另一种乡愁
【三江文学】作者 ​刘欣华 : 梦回故乡
昨晚一夜梦,梦里全是柯楼:你知道什么是柯楼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