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作家||王志敏

作者简介

       王志敏,山东省寿光人。职业护士,爱好旅游读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秉承“善待他人,幸福自己”的生活理念,爱岗敬业,积极向上。曾在《东方散文》 《齐鲁文学》 《寿光文学》 《寿光日报》 《弥水》及各大文学平台发表文字作品50余篇。

母亲的宽容【原创】


七十七岁的母亲身体依然健康,做事还总是先替他人着想,和子女也是这样,宽容的品德伴随母亲一生。

母亲娘家是个大家族,几代人没有分家,家庭成员非常复杂,矛盾时常爆发,听母亲和舅舅交流知道,那时候他们整天提心吊胆,说不准啥时候家里就会打起来,所以家庭和睦是母亲对未来家庭最大的期盼,嫁给父亲后,母亲对谁都是谦让的,和睦的初衷让母亲宽容大度了一生,母亲知书达理,也是她能做到宽容大度的原因之一。

母亲断续上过七年学,小学没上完为照顾弟弟辍学,弟弟上学了,她还是想读书,外公坚决反对,觉得女孩子会写名字能干活就行,舅舅站出来劝外公,建议让母亲和同龄的一起考完小,理由是母亲隔了二年没上,考也考不上,也省的以后埋怨,这样母亲才取得外公的同意参加考试,可是舅舅暗地里帮助母亲学习功课,母亲竟然考上了,上完完小考初中母亲是瞒着外公考的,考上了外公说啥也不许再上,那时大舅舅已经师范毕业,舅舅(当时舅舅已过继给外公的哥哥当儿子)承诺母亲上学的费用由他出,另外再拿出一些补贴家用,外公才同意母亲上了初中,母亲读书成绩一直很好,最后考上了卫生学校,因为家庭原因(外公是三青团员)被生产队扣下没能上成,后来就嫁给了父亲。

父亲在家老小,父亲的孝让他啥事也以顾全大局为重,我们兄妹四人相差六岁,祖母一直在姑姑家照看姑姑家的孩子,我们兄妹四人还有祖父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其实我们兄妹四人就是在祖父的目视下(祖父身体不好),大看小长起来的,所以兄妹间感情很好,母亲特别能吃苦受累,按照农村的习俗奶奶照顾孙子孙女是首要的,可奶奶说是还账,因为父亲上高中期间一直在姑姑家吃住,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相当大的付出,母亲从不说啥,一直自己坚持,默默地照顾祖父和我们,没有一点怨言。

祖母生病,所有的医药费都是父亲从生产队借来垫付,祖母手术是父亲为她输的血,术后祖母坚持只用父亲照顾,因为父亲心细,那时父亲身子单薄又刚刚为祖母献了血,心疼父亲的母亲提出告诉祖母父亲献血的事,好让父亲休息几天,可姑姑和伯父都不同意说出实情,父亲也不同意,母亲也就不好说啥,只能把一切埋在心里坚持自己的生活。

祖母康复后,讨论医药费如何摊付(当初说好父亲先垫付,过后兄弟姐妹摊付)时,姑姑和大伯说孝顺父母应该,谁都不同意摊付,所有的债务都由父母承担,据说父母省吃俭用还了好多年,对此母亲感到委屈,但是为了和睦母亲选择了宽容和忍耐。

祖父去世是一九七七年的梅雨季节,家里所有粮食都用来给祖父做了白事,柴草用来铺垫地面踩到了泥水里,开支同样是父亲支出,说好从亲戚朋友来的丧礼钱里扣出,可事后大伯要求谁家亲戚来的钱归谁家所有,管事的没法处理声言撒手不管,父亲选择了让步,所有开支父亲一人付出,事情才算了结,公事过后家里粮食、柴草全没留下,现金又是一个大的亏空,为了和睦,也为了父亲,母亲仍然选择了宽容和忍让。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填不饱肚子的年代里,父母经常委屈自己无偿付出,大事都能这样,小事自不必细说,父母都明白,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隐忍后仍能以亲情为重,父亲去世前和我谈到这些,没有一点的怨恨,就说只是委屈了母亲。

父亲还谈到后来姑姑和伯父生病,父亲除去送钱和好的吃食,还亲自去照看,对此母亲总是持支持态度,伯父临终前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愧疚,请求父亲原谅,只因那时生活困难孩子又多(大伯家7个孩子),也是为了生计,其实这样做对于伯父也是一种煎熬,经历了那么多,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所有人好,没有一点怨恨的流露。

小时候我们睡觉后母亲常常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睡醒后我偷偷看过母亲,经常看到母亲紧咬着牙关用力抽拉着麻绳,当时不明白待人谦和知书达理的母亲怎么会常有紧咬牙关的表情,为此还一度厌烦过母亲,现在想来,那些事情是如何碾压着母亲的心,让母亲的心无声的疼过,可母亲总是把那些深深埋进心底,知道了这许多的事情,才明白母亲紧咬的牙关是隐忍后的坚持。

日子在母亲的勤俭操持下渡过,我们一天天长大,可是家里的日子还是紧巴巴没有起色,因为我们都上学挣不来公分,父亲是民办教师挣不到整劳力的分,记得那时父亲早起先出去拾粪,交到队里当肥料(换取公分)再去学校教书,父亲喜欢教书,母亲从不埋怨父亲,母亲除了出工,还负责给小队社员记出工账,这样就能多挣点,因为那时队里分粮分物是按照公分,尽管父母尽了最大的努力,年终结算我家还是吃不到平均,在那些难耐的日子里,那些不公平的事情母亲从来不和我们提起,因了母亲的宽容大气,我们兄妹一直生活在一个温暖有爱的环境里。

随着包产到户,我们家的日子开始好转,可是两个哥哥相继成人,到了该娶亲的年龄,那时农村有个习惯,闺女找婆家要先看婆家有没有像样的房子,于是父母就开始张罗为哥哥们盖房,那时我在卫校上学,一个月回家一次,当我再次回家时,看到房子已经盖好,进门迎面看到母亲,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啥也没说,跑到屋里哭了,那时正值初冬,寒风中母亲正在用满是裂口的手捡拾院里的碎砖头,人整个瘦了一圈,脸上满是疲惫,头发有点凌乱,母亲看我回来赶紧跟进屋来,见我在哭就安慰我:“你这闺女哭啥,房子盖好了,你两个哥哥再娶上媳妇,我们家日子就好了”,母亲说话的表情充满了希望,好像她的两房儿媳已走进自家大门。

房子盖好了,随着两房儿媳娶进家门,父母没有了自己的家,开始两个儿子家轮流居住,那几年的日子真的不堪回首,父母用宽容的心包容了无法言说的家庭矛。

随着父亲民办教师转正,二哥家又盖了新房子,老屋留给父母居住,不用再两个儿子家搬来搬去,父母才真正过上了好生活,父亲把家里打理的很好,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父亲也一改原来的任性,开始用心照顾比他大三岁的母亲,因为父亲深知,对于这个家庭母亲付出了很多,父母相互关照开始享受他们美好的晚年生活。

母亲对家人这样,对待外人也是这样,做事总是先替别人着想,一直遵循“宁愿人负我,我不负他人”的原则,母亲有一颗善良博大的心,在母亲的心里溶化了不公平、溶化了怨恨、溶化了家庭矛盾、容下了对父亲的迁就、容下了对我们所有的爱,母亲的宽容大度让一切美好变成了现实,也让她的孩子们学会了孝和宽容。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齐鲁诗会||【最美女诗人】◆迷迭香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母,您在哪里?
这些辈分称呼你知道吗?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一个军人妻子的自述
爱到无声不染尘
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7)尊老爱幼
【255】“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盛云树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