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地理◆安徽-杨小青的诗

作者简介

杨小青,曾用笔名 心已远游,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合村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行走在城市群落,难忘心中那个自然美丽的小山村。翻过村头的那座山,去见识和攀登了更高的山,当再一次握笔写作,时光已过去二十几年。现在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心中有缺憾,需要用笔尖来修补。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曾如此真实地存在过。当我们缓过神来,开始怀念他们时,已找不到一件与他们有关的物品。唯有文字,可以让他们重返旧梦,缓解思念之苦。

近期作品散见于《上海诗人》《诗歌月刊》《春谷》《皖南晨刊》《大江晚报》,《宣城日报》,《长江诗歌》《文学月刊》,《西南商报》《甘南文学》等报刊。出版过诗歌合集《戈壁与城市的对话》,单集《受潮的琴弦》等。

老黄牛(外六首)【原创】

二叔家的黄牛倒了

任鞭子抽打

再也没能站起来

二婶的耳根子软

经不住牛贩子好说歹说

决定当场屠宰卖肉

老黄牛四脚朝天

被平时系它的绳索捆住

屠夫刀疤脸

摸了摸老黄牛的头

只见两行清亮的泪水

夺眶而出

那天傍晚

供销社的老白干卖出很多

男人们都喝醉了

二叔又哭又笑 闹了半宿

两个驼子

父亲的背 是被檀木扁担

和独轮车车把 压驼的

而我不是

我是因为枕头太高

和看书的姿势不对

假如立起来

我的背比父亲还驼

但我的名气 却远不如他的响

上下几个村方圆几十里

提起驼子

说的就是他

扁担,棒槌

身大力不亏的父亲

并没有 比那根檀木扁担 活得更顽强

他不在了

那根用了几十年的檀木扁担

依然很结实

很长时间 母亲就像抚摸父亲的手臂一样

每天抚摸它

后来父亲的好友 张木匠

用这根扁担 为母亲做了一个棒槌

和一根手杖

铜锈

母亲把我叫到床边

附耳

说出来一个秘密

这是几年前父亲弥留之际

告诉她的

第二天 冬至

我和哥哥小心翼翼地

在爷爷的坟边

挖出了 一堆 发绿的铜钞

和一些破碎的陶片

回到家

当着母亲的面

他一枚 我一枚分完后

我和哥哥手上

都沾满了 铜锈

◆名人之死

村里两个名人

河东老铁匠 河西牛贩子

后来都死于癌症

听说他们患病期间

用老白干止疼

老铁匠是肺癌

攥着拳头 一声不吭

只偶尔能听到 骨节的脆响声

牛贩子做了胃切除

临终前 如老牛般哀鸣

匠人们的后代

老铁匠的儿子叫 铁蛋

不再打铁的原因

是去云南找他媳妇

这娘们 离家已经很多年

听说在帮别人 卖玉石

老石匠的儿子也在云南

他再也不是当年的 小石头了

如今是艺术家 大老板

随便拿一块鸡卵大的 小石头

刻上几刀

就能卖个好价钱

◆酸橘子

这条老街

寒酸得 只有一个水果摊子

摆摊的老头

主要是卖酱菜

听说村里有人怀孕了

才顺便进点水果回来

一到冬天

摊子上 只剩一个品种

橘子

风一吹 干巴巴的

酸得咬人

但总是有新的买主

昨天 老头对面

突然多了一个 水果摊位

品种齐全

退休的 妇女主任

边卖水果 边宣传

开放二胎的消息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奉天》原创诗歌作者:宁业龙 父亲的扁担
【大荔文学·诗歌·刘志义】父亲的扁担
全国第二届“父亲节·母亲节”诗歌征稿入选作品展:秋硕
【甘宁界·诗歌】:(佳作推荐)老黄牛‖《诗三首》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10.28
【探索诗歌】汤四军: 老娘与老屋(外一首) ||摘星照梦025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