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作家||【快乐一家人】◆陈太华

作者简介
陈太华,安徽省长丰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副高职称。喜爱文学,写写见闻感受等。曾参加一些征文大赛,先后荣获一二三等奖等数个奖次。诗歌、散文散见于中国诗歌网、清华大学出版社官网、《东方散文》《楚风》等媒体平台和杂志。《礼赞祖国》一诗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迎国庆70周年全国诗歌散文展播”中,还被选为国庆特辑第十期视频展播。

快乐一家人

鼠年的春上,不太平静。寒气凛冽,桃花还没开。一场新冠疫情,搞得人心惶惶。全社会都加入抗疫大军。老姚一家六口,齐上阵。

老姚,原公路局职工,退休在家。他喜欢搞搞摄影。没事,拿着相机到处跑。退休这些年,没有一天歇着。今春,新冠疫情爆发,别人都去抗疫。老姚心想,我也要做点事。做啥呢?想来想去,还是做老本行比较好。我给抗疫的人,拍照摄影,留下第一手资料,也是件好事啊。老姚拿定主意,背着相机到处跑。别看他六十多岁,跑起来,年青人都没他快。老姚搞摄影,可有些年头。二十多岁时,就喜欢上摄影。那时的相机笨重,曝光的交卷,还得冲洗。老姚喜欢拍照,是受一个摄影记者的影响。一天,单位里来了一个记者,说是拍摄影片。老姚那时年青,是单位里年龄最小的人。领导说,小姚,你这几天跟记者后面帮帮他,给记者当当助手。就是从那个时候,老姚一下子喜爱上了摄影。老姚是全国摄影协会会员。曾在很多大报上,发表作品。退了休,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跑摄影。老伴老李,从来不反对他。每次拍摄的照片,老伴都帮着他看看,给他把把关。时间长了,老伴也能看出好坏来。指出这个好,那个有问题。老姚信服得直点头。老伴老李,不是一般人,她是县城第一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一辈子,就是书教得好。孩子们都喜欢她。李老师帮着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补补课,可她从来不收一点好处。李老师说,我家不缺那几个钱。每当有家长过意不去,送点东西啥的,都被她退了回去。一个镇上的人,都夸李老师人好。走在大街上,老远老远,就有人跟李老师打招呼。有的,李老师根本不认识,见到李老师可客气了。拉着李老师的手,问长问短。说是谁谁的家长,孩子现在哪里上班,当初亏不尽李老师的辅导等等。李老师说,那是应该的。李老师,人缘好,是她一点一点积累的结果。

老姚和李老师,有一对孙子孙女。孙子十三岁,七年级;孙女,八岁,三年级。一个初中,一个小学。过吧年,寒假没完,春假接着放了,而且还没个期限。因疫情,担心传播,学校不得开学,暂时让学生在家上网课。课程辅导,就全落在李老师的身上。老姚可没时间帮着两个孙子学习。他呀,比谁都忙,背着相机,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进医院……凡是有抗疫的地方,他都去。他兜里揣着国家级摄影证,每到一处,拿出来给人看,人家都给予支持和配合。跑了一天,晚上回家更忙,还得修剪照片。常言说,三分摄影,七分修剪。老姚一忙就忙到深夜。然后,在网上发照片,很多媒体都是他的老客户,主动找他要照片。老姚把一天的照片发完了,已是凌晨两三点。迷糊三两个钟头,草草地扒两口早饭,背着相机,又出门了。李老师心疼地说,年龄大了,不是年轻,不能这么瞎折腾,伤身子。劝他歇一歇,可老姚不听,说现在太需要我,感人的事情太多,不把它记下来,可惜。李老师拿他没办法。老姚坚持了一辈子,喜爱摄影,就像生成的骨头长成的肉了,李老师说他几句,根本起不了作用,只不过李老师心疼。老姚认上的事,他非要去做,不做,心不痛快。李老师非常了解他的。老姚也理解李老师的好意。对老伴说:

“李老师,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你心疼我,怕我伤了身体。很感谢你。”

李老师说:

“要多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不能太累,年龄大了。”老姚和李老师,总是互相关怀。

正值疫情,寒假接着放。哪里是寒假,都春天了,应该叫春假,但从没放过春假。再说,即使有过春假,也不会有这么长的假期呀。而且,还没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教育部门,担心学生呆在家里,时间长了着急,也担心学期短了,怕影响到学习,所以,开设网课学习,并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网上指导。李老师在家一刻没闲着,两个孙子的学习,就够她一人忙了。一个小学,一个初中。小学的,李老师还能辅导,毕竟教了那么多年的书;中学的,李老师可就有点儿吃力了,因为几十年没碰初中的书本。孙子学网课,李老师也跟着一起学。祖孙三人,互助互学。孙女娜娜,可爱极了。学习特别轻松,学完了知识,让奶奶陪她一起玩耍。疫情期间,家家不出门。上菜市,上超市,都要社区发给的“出入证”。进出小区,也得凭“出入证”进出,而且规定次数。小区二十四小时值守。社区人员不歇息,轮班值岗。街上、社区,流动宣传车,不间断广播。小区大门,大喇叭不间断播报防疫知识。李老师带头遵守防疫规则,要求俩个孙子也能做到。可是,待在家时间长了,俩个孙子就会烦躁。大人半天不出门,待在家里都招架不住,更何况孩子呢?李老师可有爱心了,变着法子,让两个孙子,在自家屋里,不出门就能自娱自乐和锻炼身体。从早到晚,只听见李老师一家笑哈哈。俩个孩子不闲着,有事做,有功练。李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想法子,让俩个孙子娱乐开心。

老姚的儿子小姚,在乡镇工作。今年过年,吃年夜饭,都没回家,在乡镇值班。小姚是单位一把手,今年不寻常,格外的任务重。往年吃了年夜饭,小姚有时也得回单位值班。年三十至今,三个多月,都没回过家,但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家里。安慰俩个孩子,叮嘱父母多照顾自己。提到父亲,小姚也是没办法,父亲一辈子就是一个工作狂。他每次打电话给父亲,安慰说,年龄大了,不能拼命,特别夜晚不能搞得时间长,多注意休息,才能增强免疫力,增加抵抗力。又再次叮嘱父亲,出门一定戴口罩,勤洗手,勤换洗衣服。老姚说,你也得照顾自己,工作忙,合理安排时间,要注意休息。爷俩没事时,常在一起讨论工作和学习。今年不寻常,不能在一起,通过电话,爷俩常保持沟通。老姚对于儿子的工作,是放心的。儿子像自己,要强上进。总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认识老姚的领导,曾在老姚面前,夸赞小姚,说小姚能干,不偷奸,做事本分,人很谦虚。今年疫情,小姚第一个报名,参加防疫工作队。在小姚的心目中,人民群众的生命是至上的,无价的。打好疫情保卫战,就是最大的胜利。在单位里,教育职工,小姚也是这样要求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没和家人团聚,没和妻子在一起。他深知,妻子身为白衣天使,报名去武汉,现在正在方舱医院,她很累,她很忙,她比我担护着更艰巨的使命。我在后方,她在前方。比起妻子,我的工作算不了什么。他打电话给妻子,都是在她休息的时候。因为妻子一穿上防疫服,至少八个小时,甚至十二小时以上。打电话多是妻子打给他的。他随时可以接听电话,但妻子可就不行了。他非常理解妻子,支持妻子。小姚说,母亲最累,我们夫妻俩都不在家,把孩子丢给老人。若不是母亲,我和妻子还真的没办法安心工作。小姚心细,工作有方。单位里的人,都说他尽人情,理解人。小姚经常提醒自己,宁愿让自己多干点,不能让别人累着。

儿媳王芳,在县城医院工作。是内科主任医师。医术高明,是院里人公认的。她在工作方面,总是走在前,不让人说话。她喜爱学习,钻研学科知识,发表医学论文若干篇。丈夫小姚,帮不了大忙,但对于她的工作,从来没给她拖后腿。全家人都支持她。二老退休,孩子的生活、学习,可以说全包了。尤其婆婆,付出的太多。王芳觉得心亏,对不住婆婆。一休息,她总是抽出时间来帮婆婆一把。李老师总是说,不累,你去忙你的事。王芳知道婆婆是为了自己好,心里过意不去。李老师说,都是一家人,不要说见外的话,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多好!老姚也经常告诉儿子和儿媳,你们把工作忙好了,就是最大的好事。家里的事交给我和你妈。你们工作开心,家里就开心。王芳有了公公婆婆的一番话,像是吃了定心丸。王芳总是踏踏实实工作。这次疫情发生,王芳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加入抗疫队伍。

老姚一家,聚得少,离得多。各自为了工作,奔波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老姚没有怨言,李老师没有怨言。只要能够聚到一块儿,一家人总是说说笑笑,快快乐乐。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敏姚师兵来姚威家,田静晒爷孙玩耍的照片,余生要稳稳地幸福
紫砂大写意-姚汉邦:我有“全息影像术”
【江苏】姚睿麟《笑》
妻子不肯办身份证,江西男子2020年后才知,她是越狱27年的人贩子
【转载】超越血缘的父子情
年薪20万拒绝给父母换新空调,被斥为不孝子,儿子:不愿再吃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