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教学案例研究的科学性探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GLO39),教育部人文
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YJA880180)。
案例教学是国外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教学方法,科学组织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及提高管理素质非常重要。案例三大要素即案例必须是真实的;
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又认真的研究;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
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案例使用的目的有
三个层次:①案例作为例证;②案例提供了分析问题、同化的观点
和考量行动的机会;③案例作为个人教学反思的催化剂。案例还可
以被用来进行模拟决策和问题解决,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领域,案例
是提升管理理论或提炼新理论、新思路的重要途径,是创建管理理
论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理论生成的早期。如Shannon针对美国汽
车企业案例的研究提炼出了“作业成本法”;Ouchi通过研究日本
典型企业的案例提出著名“Z理论”;Hammer和Champy对多家美
国企业案例研究后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等。因此,如何采纳
关于教学案例研究的科学性探讨
闫梅MASTER 083
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结合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背景,创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的教学案例,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一、教学案例的研究基础
教学案例研究的结果——通常表现为一种新的规律或理论,不
只是被“寻找”出来的,更准确说,它是案例研究者自己“建构”
出来的。因此,案例研究的实质便在于“建构”,“建构”的实质
是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在观念中预设的操作模式。正
是从“建构”的角度讲,案例研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打破
旧的认识要素组合,建立新的认识要素组合的过程;这种建构,不
是通过机械的简单认知过程便可以达成的。
与实验、问卷调查一样,案例研究方法是主要的社会科学研
究方法之一,但却被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实证方法。实际上,
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思路包含了各种方法,涵盖了理论及其研究
的逻辑,资料收集技术,以及具体的资料分析。在管理理论构建过
程中,很多学者要付出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单从建构过程来
看,案例研究者必须是一位出色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如何
获得所需知识要素(能不能获得、能不能按理想条件获得、能不能
在预期时限内获得),如何把这些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如何保证获
得预期的效果等等。管理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研究对象,这
种表象掩盖下的管理科学规律受到政治、经济、法律、企业及其发
展阶段等很多从宏观到微观因素的影响,案例研究者在很多情况下
并不能从已经占有的案例材料中得到期望的结果,它需要案例研究
者付出艰巨、复杂的劳动。
二、教学案例研究方法的探讨
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无论案例研究
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管理科学的教学中应用如何广泛,人们总是对案
例研究存在很多质疑,而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案例研究是定性
的,不严谨的;案例研究是经验式的,取决于研究者的能力。
(一)教学案例涉及定性性研究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真实情景为背景的,通过对某一个或某几
个有意义事件的综合描述(有时借助于图表、照片、计算机等辅助
手段),使人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它的突出特点是以案例事件为核
心,细致入微地对事件进行研究,以及对事件持续地进行跟踪研
究,试图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完善理论或建立新的理
论。由此,很多人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
从应用证据材料的角度,案例研究可以基于定性材料,也可
以基于定量材料,或者采用两者相结合。从方法论的角度,一种研
究方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并不是判断这种研究方法科学性的判
据。即使是完全定性的研究,如果它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过程是严密
的,也可能是科学的方法。事实上,案例研究和定性或定量研究强
调的并非同一层面的问题,两者可以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当确定采
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后,可以再进一步选择是用定性还是用定量方
法;同样,当确定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后,也可对采用案例研究或
其他方法做出进一步选择。
更为准确的说法应是“案例研究方法涉及定性研究”。在自
然科学的研究中非常重视定量分析。但定性研究也可以是讲究实际
的、数据驱动的、结果指向的真正科学。定性数据资料虽然不易被
转化为数值,但可以分类,能够概念化,可以从知觉、态度的维度
进行描述,可以用实在的事件反映。本文承认案例研究方法有缺
点,但同时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本身是一种系统的研究工具,是科学
严谨的,其对社会科学特别是管理学科构建和发展的有很强的适用
性。一项研究方法的科学与否并不能完全根据定性或是定量为标准
来衡量。
(二)教学案例研究是经验式研究
许多研究教学案例的人认为,案例研究是经验式的,研究的结
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本身的能力,但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所
崇尚的实验法中也存在。无论是实验法、问卷调查还是案例研究,
完全摆脱研究者能力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案例研究在认识论假定
上,既强调研究者对现象的阐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追求类似实
证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尽最大的努力,真实客观
地记录观察到的资料,而不能对资料做任何有目的的取舍。案例研
究的这一特征与实验研究对实验现象记录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也
有专家把案例研究归为实验研究的一种。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是提高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通过严格的研
究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工具来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尽量减
少研究者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如同定量研究有严格的程序和步骤一
样,各种类型的案例研究也要遵循规范化的步骤。如教学案例研究
步骤:案例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每个
步骤又包含了多种实现方法和手段。并且案例研究的很多重要方法
和理念,如通过三角论证,强化研究基础;尽量有多位研究者,采
纳多元观点;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文献对话;尽可能达到理
论饱和等。因此,上述所说的复制原则,实质上是坚持了方法论中
的还原论,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该方法论发挥了重要作用,特
别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教学案例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探讨
可信度是评价一种研究方法的重要指标。我们说一种研究方法
可信度高,通常是指应用这种方法的一致性水平高。所谓一致性,
是指不同研究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在理论假设所确定的同等研
究条件下做同样的研究所得出结论(是否)一致,它与研究结论的
可再现性相关。由于管理科学的特殊性,以及获取资料和数据的特
殊要求,上述“在理论假设所确定的同等研究条件下”在实践中是
一个假命题,或者说是很难做到的。基于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论
述案例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问题。
正如我国中医是无法应用精密科学的普遍标准来衡量的。在很
长的时间里,西方一直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随着中医在治病救
人方面的显著效果,近10多年来西方在逐步承认中医学。从中医学
的产生到应用都是基于类似于案例分析的经验判断。客观而全面的
感性材料是中医理论构建和发展的前提,中医获取感性材料的传统
方式是对生理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即所谓的“望闻问切”四诊方
法,这种方法对中医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
基于这一点,本文认为我国中医也是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建立
起来的。
实际上,从管理案例教学所取得成效和经典案例研究论文所取
得的研究结果,都可以论证规范的案例研究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可信度高。
参考文献:
[1]叶康涛,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中国第
一届管理案例学术研讨会综述[J].管理世界,2006.2.
[2]孙海法,刘运国,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论[J].科研管
理,2004.3.
[3]余菁.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J].经济管理,2004
.20.
(闫梅: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硕士,副
教授。研究方向:创业学与创业教育,企业财务核算与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方法的文章系列9
方法赏析 I《人文地理学进展》定性研究方法报告第三弹之“如何描述定性调查的发现”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八个区别与选择标准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分析
让“教学研究”从“课堂体验”起步
教育学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