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栀子干姜汤临证应用经验
《伤寒论》栀子干姜汤为主治上焦有热、中焦有寒病证之处方,栀子清泄上焦之热,干姜温散中焦之寒。此为张仲景创立的“寒热药共用组方法则”之一 —“寒热并调法”之代表方。笔者临证40余年来,以本方为基础进行适当加味,治疗多种病证之寒热错杂证,临床疗效颇佳。现将笔者加味活用本方的经验介绍如下。
1.心热脾寒证(失眠等)
主证:心烦、发热、难眠;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心温脾(清上温下)
Rx:生山栀、连翘;淡干姜(炮 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 。
2.肝热脾寒证(乙肝、丙肝、肝硬化等)
主证:胁痛、黄疸表现、口苦;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肝温脾
Rx:生山栀、柴胡、茵陈、苦参、丹参;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白芍、当归、茯苓、木香、炙甘草。
3.胆热脾寒证(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
主证:胁胀(痛)、牵引右肩背痛或中上腹痛、口苦、莫非氏征(+);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胆温脾(肾)
Rx: 生山栀、柴胡、郁金、金钱草、川楝子、元胡索(炒黄芩);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香附、荔枝核、鸡内金(急性子、威灵仙、王不留行、炙山甲、三棱、莪术)。
4.肺热脾寒证(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主证:咳嗽、咯浓稠痰、胸闷、胸痛(胸水、痰中带血);便溏、腹痛、肠鸣、下利(四肢厥冷)
治法:清肺温脾(肾)
Rx:生山栀、地骨皮、桑白皮、象贝母、柴胡、鱼腥草、芦根、(热盛加炒黄芩、有胸水者加炒葶苈子20,有出血者加侧柏炭、白芨);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姜半夏、紫苑、冬花。
5.胃热脾寒证(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主证:胃脘热痛、口渴、反酸、嗳气、或口苦、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畏寒肢冷)
治法:清胃温脾(肾)
Rx:生山栀、生石膏(打碎先煎)、知母、川楝子、元胡索(牙痛用细辛);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香附、荔枝核。
6.五官郁热(火)、脾阳虚证
①主证:目赤肿痛、脾阳虚弱(眼部疾病)。如红眼病、结合膜炎、麦粒肿、眼底出血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目温脾
Rx:生山栀、白菊花、蝉衣、柴胡、龙胆草、桑叶、银花、连翘(眼底出血用三七粉);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
②主证:耳热肿痛,脾阳虚弱(耳部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耳温脾
Rx:生山栀、柴胡、龙胆草、丹皮、生地、连翘、板兰根;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
③主证:鼻热肿痛,脾阳不振(鼻部疾病)。如鼻炎、副鼻窦炎、鼻衄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鼻温脾
Rx:生山栀、炒黄芩、银花、连翘、板兰根、丹参、苍耳子、辛荑花、白芷等;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④主证:喉热肿痛、脾阳不振(咽喉部疾患)。如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喉温脾
Rx:生山栀、川连、银花、蝉衣、桔梗、僵蚕、射干;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⑤主证:面热痘疹、脾阳虚弱(面部疾患)。如面部青春痘、毛囊炎、皮肤过敏等;便溏、腹痛、肠鸣、下利。
治法:清面温脾
Rx:生山栀、银花、白菊花、白蒺藜、蝉衣、白僵蚕、白鲜皮、紫花地丁、紫草根、丹参、赤芍等;淡干姜(炮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山药、扁豆肉、谷麦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绞尽脑汁读伤寒】栀子干姜汤应用
归脾片
慢性泄泻方[中医之家]
常用中成药的组成和功效
肝郁克脾?一剂实脾散调肝脾,横扫气郁、脾虚、脾湿、脾寒、脾积
UC头条:肝郁克脾? 一剂实脾散调肝脾, 横扫气郁、脾虚、脾湿、脾寒、脾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