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茵陈(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状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矩,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状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5~7,两性,不育一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制  春季幼苗高6~10cm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有月桂烯、茵陈炔酮(capillin)、丁香酚(eugenol)等。另含滨蒿素(scoparone)、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茵陈蒿素(capillartemisin)等,并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 dimethvlesculetin)、绿原酸等。

       药理  煎剂及所含的多种成分均有促进月日汁分泌、排泄的作用,同时能减轻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损害程度,降低小鼠四氯化碳巾毒性肝炎的死亡率,对家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二此外还有抑菌、抗真菌、抗病毒、杀虫、降血压、降血脂、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配伍应用  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配大黄、栀子等。②寒湿黄疸:配附子、干姜、甘草。③湿疮瘙痒:单味煎汤内服或外洗。

       附注  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zria Waldst.et Kit.的幼苗同等入药。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http://www.med126.com/photos/200904/117043.shtml?UpdatedPage=aGlqYWN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茵陈
那个是艾蒿,白毛蒿的区别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蒿怎么读
五月一定要吃它,祛风湿,祛湿毒!
农村中草药图谱1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