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脆李成村民致富果 巫山脆李年产值3年后将达5亿

当下,巫山脆李大量上市。 通讯员 卢先庆 摄

华龙网6月29日13时49分讯(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卢先庆)“种桃不如李,脆李有经济。”靠种植脆李,重庆市巫山县一户普通村民年收入能达10万元以上。记者了解到,该县脆李产业今年将实现种植20万亩,力争通过2到3年努力,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当下,正是巫山脆李上市的时节,在巫山县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吆喝着卖脆李的村民。

“种桃不如李,脆李有经济”在当地流传着一种谚语,意思是种植桃子、杏子等小水果,没有种植脆李划算。“一斤桃子只能卖到5元左右,而脆李可以卖到10元以上。”村民彭德贵靠种植脆李,一年收入就能达10万元以上。

巫山脆李个大、色鲜、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巫山被授予“中国脆李之乡”。“巫山脆李”还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地理标志商标,正式走上全国市场,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近年来,巫山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民生林业,形成了以“巫山脆李”为主,“1+3”多种特色产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并通过林旅融合、农林互动走出了一条依托林业扶贫的绿色发展之路。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链条化发展、立体化保障。经过多年发展,在巫山脆李种植上,巫山县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经验。该县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特色优先”原则,以长江、大宁河沿河沿线为示范线,以企业和大户为重点,引导农户全面参与,发展巫山脆李8.8万亩,其中3.5万亩进入丰产期,产量2万吨,年创产值达2.5亿元。

由于脆李种植技术相对简单,相比柑橘等水果,病虫害防治与品种保证都很容易。同时,巫山县还与西南大学进行校地合作,实施定向培训和巫山脆李选优提纯工程,强力推进巫山脆李品质升级换代,全面推行科学化管理。

3月嫁接育苗,秋冬季节栽种,3年内就能挂果。在巫山县福田镇、官渡镇,近千亩脆李育苗基地内,600多万株幼苗等待着今年下半年移栽。

巫山县作为长江三峡腹心,重庆渝东门户,把脆李产业发展成了既能绿化荒山,保护长江两岸生态环境,又能让村民致富增收的产业,主要得力于坚定不移走生态涵养发展的道路。据介绍,巫山县脆李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今年实现种植20万亩,力争通过2—3年努力,使该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真正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站得住脚的农业特色产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岸青山碧水流(长江巡礼)
完善配套服务 做强“林果经济”——三峡库区重庆巫山县乡村产业振兴观察
巫山:小水果孕育大产业,“嘎嘣脆”咬住大幸福!
神“国”巫溪
板栗满枝头 致富底气足
同为青脆李,巴山脆李和巫山脆李,为何市场表现和口碑天壤之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