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话题作文形式创新佳作例评2
人欣慰?
  你问我活到多少岁?我想活个200岁不成问题,到时候,你再来找我,我老槐树再把新变化、新社会的趣闻讲给你听。
  简评:
  这是一篇自问自答式的优秀作文。为了增强现场感,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心目中有一个未出场、但又在与“我”交谈的“你”。或许是为了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确保行文的顺畅,作者有意将“你”的提问转换成“我”的问题。这完全符合一个老者(即文中的老槐树)与人交谈时的习惯,同时又让作者依照主题需要,自如地筛选出恰当的问题。这真是作者走出的一着妙棋。
  借助校内老槐树的口说出了校服、桌椅、教学设施等的巨大变化,道出了学生们的思想素质的变化,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表现了大连的发展和变化。这就不只是简单地符合题干要求,还赋予作文以一定的思想内涵,真是不易。
  (黄琼评点)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必须用上“校服、老槐树、一张旧报纸”三样东西。
  注意:①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用字母代替;②不要超过所给字格;③不要忘了写题目。
  (辽宁省大连市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
  第四式:回环反复,强化文旨
  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地方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写法叫作回环反复法。由于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化特定语言,并且注意文章内容和思想深度、广度的逐步拓展,因此能以紧密的结构、强烈的表达而得到好评。
  回环反复式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型或短语,形成段首排比或段尾排比的修辞效果;一种是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段落。至于放在段首、段中或段尾,比较随意;一种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以展现事物的层次性和文章的条理性,抒发强烈的感情。
  [例文评析]
  做一片云,真好
  云南省一考生
  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做一片云的我,来时,无声无息,走时,无牵无挂。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我不苛求别人的欣赏,只是在你无意间飘然而过,而在你回首痴望的那瞬间,我微笑着悄然掠过,继续自己的旅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风挨着我的肩,我挨着风的肩,如神似仙,一味品尝着这有生以来的平静淡泊。
  人,有功名利禄的诱惑,于是崇拜权势,很卑鄙,虚伪谄媚;很自傲,胸襟狭窄。很自卑时成了奴才,愚昧畏缩;很自傲时成了主人,冷酷残忍。有欲望,有野心,这世界便来了纷争,多了烦恼,有了喧闹。做一片云的我,以自己特有的灵气去接近自然,一如既往地飘过山峦,飘过海洋,一直飘向神奇的远方。天广任我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阴云初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劲风扑面,这是我与风雨在天空中狂舞。然而,风停雨住,春回大地,我又飘荡于绚丽的高空,在这刚洗过的世界里,一切清新、自然;欣赏这优美的景色,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淡泊。
  做一片云,真好!
  有人说,我漂泊不定,然而,只有飘动,生命才会永恒……
  任思绪的情愫飞升,品味有生以来的平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的开始,默默的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简评:
  读罢本文,我们不能不为小作者的才气击节叫好!“做一片云,真好”,这个抒情味很浓的句子均匀地分布在各部分的表述之后,并单列成段,这发自内心的感叹,是由各部分内容自然引出的小结。以此构架文章的主体结构,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美化了文章结构,增强了行文的气势,形成一种回环复沓、反复吟诵的美感。
  在“做一片云,真好”的统摄下,文章或直言它“没有根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或直陈它“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俗的天庭”,或明示它在“风停雨住,春回大地”的时候,“又飘荡于绚丽的高空”等等,对“真好”的理由作出了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化的诠释。或许正是有了这种回环反复式的独特构思,使得作者能够尽情抒写对做一片云的独特感悟,为他尽展才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
  读罢本文,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声:做一片云,真是好!
  (黄琼评点)
  以“真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填入的内容,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既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感悟。要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云南省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为了母亲,更为了大山
  山东省淄博市一考生
  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
  月儿缺了,豆角般,黄灿灿、亮晃晃的。母亲揽着我坐在家门口的河边上,静静地。
  “儿啊,你要走出大山,你要做娘的眼睛去看山外的世界;儿啊,你不要离开大山,大山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母亲嘴里念叨着。抬头看母亲,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与不确定。我不懂,真的不懂,因为那年我才五岁。
  ……
  月儿缺了,豆角般,黄灿灿、亮晃晃的。我和母亲并排坐在家门口的河边上,这一次仍是静静的,只是多了丝喜悦与盼望。
  “儿啊,你要走出大山了,你要出息,你得成材,你要做娘的耳朵,去听山外的东西;儿啊,记住,你得回来,为了咱们的大山,学好知识,报答咱大山的养育之恩;儿啊……”母亲嘴里仍念叨着。侧面看母亲,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只是少了些不确定,多了份坚定。我懂了,真的懂了;因为那年我12岁,因为第二天我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大山,独自一人到大山外的世界去了。
  ……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没有华丽的辞藻与人交际,没有艳丽的衣服向人炫耀,而我只有一份恬淡的心情,一份母亲与大山的期待。母亲的话我从不曾忘记:我是大山的孩子,我要回到大山中,报答大山!凭着这份信念与力量,我苦苦求学,不曾浪费点滴时间,不曾虚度年华。
  ……
  月儿又缺了,豆角般,黄灿灿、亮晃晃的,而我站在山外的豆角般的月儿下,许下心愿:娘,我不曾忘记我是大山的儿子,我会好好学习,我会有出息,我更会回去报答大山!娘,明天我就要参加中考,作出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娘,您放心,我不会让您、让大山失望。
  苦涩的求学路还很长,但我不会寂寞;因为我满怀母亲与大山的期望,因为我的心中有个永不会落下的太阳——母亲,大山!
  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简评:
  “月儿缺了,豆角般,黄灿灿、亮晃晃的”,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它在文章中先后三次出现,每次都迅速将读者带进一个月罩山村下的特定情景之中。经作者轻轻一点染,我们就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而这句话每次都出现在段的开头,既有标示写作内容转换的作用,又形成一种段首排比的修辞效果。
  如果说“月儿缺了”一句重在写景的话,那么,随后出现的母亲的语言、母亲的眼神,“我”的内心独白,等等,无不渗透着强烈的感情。也就是说,情景交融也是本文的一大妙点。
  作者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用好一句,全文皆活。
  (黄琼评点)
  根据下列一首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
  我心中有一个太阳,我心中有一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票在我心上。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
  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黯淡无光。
  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则不可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命校名。
  (山东省淄博市200年中考作文试题)
  第五式:首尾缀饰,启思明目
  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在文章末尾,特意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后记”。之所以要给文章加上题记或后记,是希望给文章带上一顶“凤冠”或安上一个“凤尾”。
  题记也好,后记也好,都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没有题记和后记,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依然是很完整的。但是,加上题记,能够提出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能够明示本文的主旨,能够点染本文的特点环境;加上后记,要么是因为事态后来有了新的发展而补上一笔,要么是直接启发读者进行思考,给文章留下不尽的余味(其中后一种情况更为常见)。需要指出的是,带哲理的短句在题记和后记中最为常见,而题记和后记的陈述角度、陈述语气与正文有些差别似乎更好一些,因为这更能显示题记与后记存在的必要性。
  [例文评析]
  今夜星光灿烂
  江西省一考生
  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
  ——题记
  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是在想爸爸妈妈吗?你多想他们呀,你是在怪他们心太狠,扔下你一人孤零零的吗?不,女孩,是那罪恶的子弹夺走了他们,夺走了你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飞向了那美丽的天国,但他们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你?
  是在想那只可爱的小猫吗?小猫多温驯呀,它才出生没多久,全身洁白,好可爱呀。可是,小猫呢?那只惟一能带给你慰藉的小猫呢?它已成了硝烟的殉葬品。
  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丁咚响,鸟儿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静的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
  你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令人心痛!
  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看,世界上那么多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关注着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祈祷,祝你平安。他们是那么热爱和平!
  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你知道吗?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连同我的同胞——无数热爱和平的人们在牵挂着你,因为我们都热爱和平,憎恨战争。
  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光为你灿烂。看,流星,让我们真诚地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永远和平!
  简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呼唤和平。作者为此找到了很好的写作由头:一个伊拉克女孩,因战争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破坏了她的家园而痛哭不已;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表达角度:“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满怀真情地劝慰“你”(即伊拉克女孩)。可谓语出内心,情动于衷;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景:星光灿烂,流星飞逝。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使得文章达到景、情、理谐合的妙境。
  文章的题记,“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着力渲染了特定的情景,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如诗如梦的境界中;“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也会让读者思考:此刻,作者为什么要许下这么个心愿?从而产生急切的阅读期待心理。从全文来看,“题记”侧重于面向广大读者表白,正文着力于面向伊拉克女孩陈述,它们各得其所而又互为补充,共同表现着文章的主题。
  (黄琼评点)
  “和”字,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对人和善、和蔼,对己平和、气和;家和万事兴,邻和胜亲人;商场上和气生财,困难时和衷共济;人类向往和乐,世界需要和平......
  请以“和”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江西省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江苏省泰州市一考生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先生的那张发黄的照片,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先生,他走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冷峭和深邃。的确,他的文章没有周作人的散淡,张爱玲的雅致,徐志摩的诗情画意。但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我们一些感性文字、文人气息,谁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在我们眼中,那真是一个太平盛世!
  我敬佩先生,不仅因为他的文才,更是因为他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谁都会犯错误,鲁迅也不例外,可他从不怕改正错误。他以犀利的笔解剖了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光辉穿越时空,一直照亮今日!
  可事实上,先生是寂寞的。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是谁?我平静地告诉她:“是鲁迅!”她诧异地望着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又不禁悲哀起来了。
  难道先生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了?他的文章已作为一笔文化遗产,被束之高阁了?
  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看一看吧,那些老前辈们是多么怀念鲁迅先生啊!他们大声疾呼:“今生今世,我们一定要读鲁迅!不读他,我们无法感知内心的灵魂;不读他,我们无法摈弃世间的浮华;不读他,我们无法真正了解那个时代的黑暗!”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简评: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这一个,是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的一个,是勇于解剖内心世界的一个,是远离浮华、保持傲骨的一个。一个初中生,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来审视鲁迅的作品和为人,并且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实在是思想胜人一筹,才智超人。
  文章的正文,在比较中尽显鲁迅及其作品的非凡价值,表现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尾记部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从鲁迅先生的视角,呼唤着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更进一步地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走近鲁迅。可以这么说,尾记的出现,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黄琼评点)
  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后记
  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也纳,在那儿他得到了亲王李希诺夫斯基的关怀备至。对此,
  贝多芬十分感激。后来,亲王企图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并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永远只有一个!”
  请以“只有一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江苏省泰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第六式:展示矛盾,编撰剧本
  通过六七百字的小剧本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看法,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很有创意的。剧本是用来演出的,因此它要求作者一定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交代清楚,从方便演出的角度看,时间、地点、人物相对集中更为适宜。要注意以对话(或唱词)为主,对人物行为、动作、表情等的交代点到为止。“言为心声”,在进行对话描写时,要体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戏剧是讲究矛盾冲突的,最好是通过紧凑而集中的矛盾冲突表现生活,即围绕一件事展开情节。也可以选取几个镜头分述出来,使矛盾冲突的层次更清晰一些。
  动笔写剧本之前,你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剧本文体知识,否则,当心写出不伦不类的文章来。
  [例文评析]
  妈妈的爱
  江苏省扬州市某考生
  (在家里,妈妈正在做饭)
  我妈妈,我要到同学家找一下复习资料,呆会儿回来。
  妈妈你稍等我一下,我陪你去。
  我不用了,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没问题的。
  妈妈不行,在我的眼里你就是个孩子,乖,再去看会儿书,等我忙完,我陪你去。
  我我都这么大了,您就让我独立一次吧。
  妈妈孩子,要听话,这种机会以后多的是,现在不行,去看书,我就要忙完了,等一下陪你去。
  (我欲言又止,这样的对话已不止一遍了,感觉自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春游前)
  我妈妈,学校组织春游,去上海玩两天,我好激动哦!
  妈妈你们老师说一定要去吗?
  我好像可以不去。
  妈妈那你就别去了。
  我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去?
  妈妈去两天,时间太长了,马上要考试了,好好在家复习。
  我可是,这种机会很难得,初中三年最后一次和同学去玩。
  妈妈等你考试考好了,暑假玩的时间很多,我和你爸爸也会带你出去玩。到时候,你也可以约同学出来玩。
  我我不要,我想参加这次春游。
  妈妈不行,别再说了,这件事我已决定,我是不会同意你去春游的,在家里好好复习。
  (没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春游,坐在书桌前,我流下了眼泪。)
  何时的我才可以自由自在?何时才可以不受妈妈的限制?我想高声地喊出埋藏已久的话:“我要一片自由自在的天空。”
  简评:
  文章题目是“妈妈的爱”,“爱”是一个情感化的词,但文章的立意却浸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勿宁说是“爱”,不如说是孩子自由成长的枷锁。曾听到“有一种爱叫伤害”的话,本文不正是它的写照么?
  作者以“我”要外出、妈妈以爱的名义阻止“我”外出构思剧情,“我”和妈妈的对话个性鲜明,“我”的呼喊声情并茂,对时间、场景的交代清晰,具有表演的诸多要素。新颖独特的形式,使读者在感受矛盾冲撞中,深刻领会还给孩子们“一片自由自在的天空”的主旨。这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黄琼评点)
  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江苏省扬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
  用友善把心注满
  河南省某考生
  第一幕
  场景设计:环境优美的青山,清晨,清风轻轻地吹着,林中各种鸟儿快乐地鸣叫着。
  出场人物:父亲和儿子
  儿子:(不解地望着父亲忙碌的身影)爸爸,您这是在干吗啊?
  父亲(微笑着说):傻孩子,暴雨把河边的独木桥冲走了,我要再造一座更结实的。
  儿子:可是我们家在山上,不经常走到山下来,您干吗要费力再造一个呢?
  父亲:我们是不经常过,可是其他人是要过的,如果没有桥的话,别人趟着水过多凉啊!
  儿子:对,这里的水可凉呐,爸爸您真好!
  父亲:儿子,记住人要为别人着想,那么别人也会对你好的。
  儿子(闪着大眼睛,用力地点点头):我记住了!
  [画外音]友善意味着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自己。
  第二幕
  场景设计:现代化的城市,中午太阳高高地照着柏油路,路上各种车辆呼啸而过。
  出场人物:父亲和儿子
  儿子(有点不想离去的样子):爸爸,车快开了。您快回去吧!
  父亲(还是不放心):我给你说的话都记住了吗?
  儿子:都记住了,您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别人的东西,还有……
  父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见小偷偷别人的钱包时不要做声,装作没看见。
  儿子:爸爸我不明白……
  父亲:你还小,还不懂得这里面的人情世故,慢慢就会明白的。
  儿子(困惑地闪着眼睛,点点头):我知道了!
  [画外音]当你给孩子心灵中撒下一颗自私的种子,友善将从此离你而去,生命的天空还会是一片晴朗吗?
  第三幕
  场景设计:远离城市的郊外,夕阳点点洒满平静的湖面,显得十分安谧。
  出场人物:爷爷和孙子
  孙子(十分焦急地叫着):爷爷,您快过来。
  爷爷: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孙子(声音已有些哽咽):我和小刚一起把玻璃球埋在了大石头底下,可现在不见了。
  爷爷:你把玻璃球埋在那里干什么?
  孙子:我看着他的球好看,所以就……
  爷爷:你再找找看……
  孙子(惊奇地说):啊!球没有丢!球没有丢!
  爷爷(叹了一口气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只有你相信别人,不欺骗别人,别人才会相信你,帮助你,知道吗?
  孙子(若有所思,后又点点头):我明白了。
  [画外音]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发现你的心灵已粘满尘埃,那么用友善把心注满,用爱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世界依然美丽如昔!
  简评:
  是把友善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还是让自私的污泥浊水荡涤孩子们的心灵?本文作者选取三幕剧的形式,通过两正一反事例的对比,强化了对孩子们进行友善教育的呼吁,引发我们的多角度思考。
  在剧本写作中,本文有三大特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物语言符合自身年龄特征,具有个性化特色。孩子的天真,老人的世故,各得其妙;二是画外景的出现恰到好处,分别指出了各部分的写作意图,;三是“微笑着说”、“闪着大眼睛,用力地点点头”等舞台说明准确得当。这表明作者在剧本写作上具有较为扎实的功底。(黄琼评点)
  友善,是一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的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真实姓名。
  (河南省2003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709/27922_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凑字数必备的绝美题记,惊艳高级,学霸最爱用!
你的老师这样改作文吗|高一学生作文评点实录:再见,童年时光
优秀作品选登(四)|1500字点评震撼了学生的心!
40个好用的作文题记
作文素材·初中版| 代代孝,辈辈传
中考写“事”类作文专题训练(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