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遂良进献的王羲之真迹,在哈佛大学重新展出,5162字完好无损!

贞观十五年(公元645年),虞世南去世以后,丞相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引荐了褚遂良作为新的侍书,此后褚遂良便接替了帮助李世民鉴别王羲之真迹的工作。也是在这一年,褚遂良向李世民进献了一卷珍贵的王羲之真迹:小楷《道德经》。

得到《道德经》以后,李世民让褚遂良在在这卷小楷后面写下了一段题跋,其中第一句话就是:

“《道德经》乃晋王羲之遗山阴刘道士书,道士以鹅群献右军者是也”。

众人皆知王羲之以书与山阴道士换鹅的故事,李白的《送宾客归越》当中有言:“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这句诗口口传诵,大家一直以为王羲之当初换鹅的作品是《黄庭经》,其实正史《晋书》中的记载一直是《道德经》。

《道德经》传言是周朝衰落之际,老子辞官归隐途径函谷关时写下的,分上下两篇《道经》和《德经》。它是道家的核心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文脉源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些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日日谨记,时时不忘的名言都是出自《道德经》。

古代流传下来的《道德经》真迹是极为难得的,唐代流传下来的《道德经》全本也只有敦煌出土的一件,这件王羲之手书的《道德经》全文5162字一字未损,足足有7米长,加上褚遂良的跋文,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这件作品之前一直在宫廷内府珍藏,清朝灭亡以后流入民间,后来又不幸流入美国,一直被珍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这件作品一经展出,便引起了书法界巨大的轰动,让人感慨不愧是王羲之真迹。

王羲之爱鹅,以书换鹅就是因为喜欢鹅的高雅与潇洒飘逸,这件作品的气质也确实如白鹅一般雍容雅致。这件作品点画精致细腻,格调古雅醇厚,正是满满的魏晋风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小楷《道德经》,失踪1000多年在美国现身,全卷一字未损,专家:真迹无疑!
王羲之真迹从哈佛流出,全篇5000余字,...
美国惊现王羲之作品,集古朴和秀美于一体的...
微头条
藏于哈佛大学的王羲之《道德经》,距今已有1800多年,有人评:这
美国哈佛大学收藏王羲之巨作,全篇5162个字,揭开晋人书法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