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IM案例丨BIM在北京奥体南区超高层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丨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作者丨郭金宏,张延龙,徐海洋



为缓解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与土地资源不足这一矛盾,超高层建筑成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1]。超高层项目技术难度大,造价成本高,涉及专业多,施工管理复杂[2-3]。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的关键[4]。目前,BIM技术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方面,在施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以北京奥体南区二号地B座商业办公楼项目为例,拟探讨BIM技术在超高层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点,并实现Revit软件与鲁班软件的对接,获得了预期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1 工程概况及难点


奥体南区2号地B座办公楼为一栋超高层大型综合性商务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22151.1,建筑总高度为147.15m。工程地上31层为商务办公写字楼和配套商业用房,地下5层为商场、后勤、设备用房、车库和机房等,其中地下4层、5层为人防工程。


该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管混凝土柱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室部分采用平板式桩筏基础。工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难点:


(1)施工难度大


建筑物紧临红线,钢构构件较大,场地狭小,超高层结构节点复杂,钢管柱砼、静性钢柱,桁架楼层板等大构件施工难度大,安全立体交叉防护难度大。


(2)施工要求高


项目质量要求高,要争创国优、国家“AAA”级文明安全标化工地,争获鲁班奖、美国LEED认证金奖、国家绿色施工工地等国家级奖项。


(3)施工资料多


施工图、深化图、变更图众多,版本更新快,图纸查找困难,节点图不详尽,土建、结构、机电、钢结构、幕墙等专业图纸冲突多。


(4)施工管理复杂


工期短,涉及专业多,进度控制难。协调管理难,质量安全问题汇总难。内外变更、签证多、收入支出对比困难,资金流量难以确定。变更索赔时效性强、变更计量工作量巨大。


2 BIM技术的应用流程设计


为攻克上述工程难点,本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及BIM负责人协调策划BIM的应用过程和实施方案,构建组织结构如图1,实施技术流程如图2。


图1 BIM技术组织应用架构

图2 BIM技术应用流程设计


3 BIM技术的主要应用点


针对本工程难点,主要采用Revit、鲁班BIM,Navisworks三款软件,从10个方面实施施工管理


3.1 现场布置


施工场地狭小,出地面结构多,可利用场地比实际小。钢管柱尺寸长12m,直径1.4m,一次进场4根以上,另有劲性柱12根,每层钢梁73根。现场布置难度很大。采用Revit搭建模型,通过模型漫游、动画演示,各专业人员直接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综合布置施工现场,减少二次搬运。利用设计模型,预先设计标准化构件,提高工作效率。经策划布置后充分利用了场地,布置如图3,其中主体施工区域2656.30、办公区503.79㎡、主通道1 109.23、钢构材料堆放区848.05、水电仓库117.61、钢筋加工区1 176.86、安全通道183.21、临时停车场450.45,厕所76.67,布置后三维效果如图4。



图3 现场平面布置


图4 现场三维布置图


3.2 碰撞检测


设计院图纸各专业都是单独设计,难免出现碰撞问题,人工核算很难考虑到三维的碰撞,且工作量巨大,优化的难度更大。但通过BIM建模可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出碰撞点。如机电设备管件较大,需工厂定型加工,一旦出现问题会带来较大损失,通过碰撞检测可提前发现,加以优化,减少损失,保证施工顺利进行。BIM还可用于钢构与主体、钢构与钢筋,主体钢筋间的碰撞检测。奥体项目采用Navisworks中的碰撞检测功能对BIM模型进行检测。通过机电与主体结构,机电与水暖间进行碰撞检测共发现碰撞点1376处,碰撞报告如图5。综合考虑,共节省成本23.5401万元,节约工期10天。



图5 碰撞报告


3.3 图纸审查,技术交底


目前的图纸是多专业分开绘制,有时要对照多份图纸,才能找到要查找的某一节点图,施工经验不足的管理人员看图纸要花费大量精力,若将这部分工作交由BIM团队来完成,通过BIM建模,将各专业图纸融合到一起,形成三维模型后,管理人员看到三维图形,对工程有一个直观了解,即可指导施工[5-6]。奥体BIM组在建模过程中发现图纸不明确或错误44处,建筑结构图纸冲突、不合理、缺少构件等共计72处。


3.4 安全防护


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建模后,可发现高危点,如图6、7所示塔吊的覆盖范围、临边洞口等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处,需及时进行防护。奥体项目共发现临边洞口等需防护部位786处,针对这些部位,定型化设计防护构件34个。


图6 塔吊覆盖范围安全通道防护

图7 临边位置防护


3.5 施工指导模拟


超高层结构复杂,施工中可能遇到很多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会带来较大的经济与时间损失。应用BIM技术,可在未开始施工时,通过计算机不限次地模拟施工过程,来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以减少损失。图8为钢管柱吊装模拟。



图8 钢管柱吊装模拟


3.6 质量、安全协调管理


BIM技术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管理方法的变革上。从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交流,变为服务器上传问题,终端下载解决的方式。传统的方式,浪费时间,对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汇总,有时问题多了,还会遗忘。BIM的应用可减少沟通难度,节约时间;通过拍照上传,对问题形成资料如图9;通过定位查找,可针对问题及时修改,并可对比改正前后的效果。将这些资料收集起来,还可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措施,明确下一步施工时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作出调整。



图9 质量资料图


3.7 进度计划


将进度计划与目前的工程结合,可将静态的进度变为动态的过程模拟如图10所示,根据模拟情况来控制或调整施工进度。若加入工程成本,还可对各阶段的现金流需求有一个动态的体现。



图10 进度计划模拟图


3.8 工程成本控制


在造价方面,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Revit提取明细表,其优点是工程量准确,但在构件间重叠部分的扣减不符合国内标准,故需在建模过程中进行调整并在后期二次开发插件;另一种是用Revit模型导入鲁班或者在鲁班软件中直接算量。本项目采用的是鲁班算量,由于按照模型施工,故不存在单纯算量时的漏算问题。且由于模型的信息准确,可随时获知施工段材料用量并限额领料,并通过材料消耗,推算进度。还可通过软件将现场施工实际工程量与模型计算工程量进行对比,对于超出模型工程量的地方,进行调查,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推断是由于造价提量不准,导致现场施工浪费,还是由于技术问题造成材料浪费,从而加以改善,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9 结算审计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洽商、变更等经济文件都可随模型建立过程进行对应,并作为最后结算审计的依据。


3.10 资料数据库


数据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两种,只有结构化的数据才能被查询利用。资料数据库包括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管理资料以及机电管线等构配件的采购地址、规格型号、造价等信息,方便后期查找、追溯。


4 BIM技术的应用效果


4.1 经济效益


对奥体项目BIM应用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如表1。




4.2 社会效益


奥体项目BIM应用成果参加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分会组织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BIM 应用大赛”获得“推广应用奖”,参加由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组织举办的“2014年北京市工程建设BIM应用成果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由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组织举办的“上海建筑施工行业首届BIM技术应用大赛”获得二等奖。奥体项目BIM技术应用,得到了业内同行的高度认可,吸引了北京京汉邦信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天润置地集团、江苏信拓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业主单位、兄弟单位超过800人次的参观交流,提升了承建单位的品牌影响力。奥体工程项目的BIM应用与探索为企业BIM技术的应用培育了人才,奥体项目的BIM小组已可以用鲁班软件进行建模应用,更好地推动BIM技术的发展,为后续进行更深层次的BIM技术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目前BIM的技术应用已达百种,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同软件对接时数据的丢失、设计模型与施工模型的对接使用、特殊构件的归类等,有待进一步解决;如何将BIM技术与现阶段的施工管理相结合,如何与机械化、智能化、大数据的应用相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发。


参考文献:

[1] 吴荻.论BIM 技术及其在工程成果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5):175-177.

[2] Chuck Eastman,Paul Teicholz,Rafael Sacks, et al.BIM Handbook: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Managers,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M].Second Edition. Hoboken,New Jersey,American & Canada:John Wiley & Sons Inc,2011.

[3] Dana K.Smitn.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Guide for Architects,Engineers,Constructors and Real Estate Asset Managers [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9.

[4] 清华大学BIM 课题组. 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5] 陈延敏,李锦华. 国内外建筑信息模型BIM 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 城市,2013(10):72-75.

[6] 杨东旭.基于BIM 技术的施工可视化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案例解析BIM技术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实践应用
建筑施工信息化时代,BIM有多重要?
建造阶段BIM的技术应用
BIM技术——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BIM案例丨超高层建筑项目中你还不会用基于BIM的三维算量?
BIM技术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南塔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