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蘭新加坡經驗的比較
新加坡治理經驗與宜蘭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
工二B 94116235 蔡玉敏
◎   新加坡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優缺點與特色、被討論之處)
優點:
一、有堅持遠見、重視整體規劃的政府
認為作整體規劃之前,要先了解市民的要求(因為做規劃與土地預留有關),然後依照從大做到小、從遠期做到近期、從地 下做到地上的原則開始著手。
缺點:國土狹小
特色:
一、公屋政策(人民有其屋)
其核心為清除雜亂無居的集居地、廣建符合現代化居住水準的國民住宅、建大量公共空間以讓人民安居樂業。
二、不跑短線
重視長程規劃,因此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籌劃、評估。
三、新市鎮之規劃
新加坡現規劃有十七個新市鎮,新市鎮與新市鎮間皆有捷運做聯繫,捷運皆採高架式建構,車站與公車站緊密相連,可直接到達市鎮中心商業區。商業中心外圍則是辦公區,其次為無污染工業區,每一個市鎮皆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這樣的規劃減少了道路交通的壅塞。每一市鎮幾乎是同一模子所刻畫出來的,而規劃則以20萬人(約五萬戶人家)所需要的最基本需求去做規劃,商業中心交通方便,提供各式各樣的需求,諸如:消費(一~四個大型百貨公司;數十個小型商店)、休閒娛樂(體育館、健身中心、公園)、教育(小學規劃)、交通(車站與停車場)等等。
四、綠地
市鎮四周是快速道路,且道路系統層級分明,在快速道路與住宅之間皆有寬達三十公尺的綠地闢建,其依序種植高大樹木、中高灌木、小花叢與草皮,其除了可達綠化功能外,還可以隔離汽機車所產生的噪音。交通與市鎮建設密切的結合,降低了建設成本且證實了交通與市鎮規劃的成功。
五、   公基金制度
為一個政府強迫人民儲蓄的制度,其內容含括退休、保健、住者有其屋、增產與終生理財。而雇主、雇員與政府為公基金的參與者,雇主與雇員每個月繳款一次,其繳款金額依年齡高低做決定,政府的功用則是確保無繳款繳稅者、提供法律與行政架構。而這筆公基金可運用在闢建新市鎮、保險與退休年金上,人民亦可使用公基金支付買屋的頭期款。
六、   國民住宅
針對不同層級的人有不同的設計與選擇,以讓人民依自己的狀況與喜好來購買房屋。一樓挑空的設計,其可達通風之效外視野也較遼闊,如此能增加二樓以上住戶的私密性,一樓也可作為社區活動之用。現有約百分之九十的人民居住在國民住宅中。
另有新加坡住屋發展局規劃的組織、售屋中心的成立,由此可見新加坡政府極為重視人民「住」的品質。
七、垃圾處理
各層樓皆有一垃圾投入口,垃圾從投入口投入後會隨著通道到達一樓的垃圾收集容器中,再經由垃圾車運送到垃圾處理廠處理。另外管道間還有充水設備可定時清洗,以防止垃圾袋破裂所引發出惡臭。如此還能免於追趕垃圾車的窘況亦能達垃圾不落地的成效。
被討論之處:
新加坡經驗之所以被討論的原因主要是在獨立後短短的四十幾年內造就了國民所得達三萬美元的驚人成就,而舉世聞名的城市規劃與整體規劃之所以會如此成功的原因乃出自於強而有力的政府,他們時時為人民著想、時時作檢討改進,因而使新加坡越來越進步與繁榮。
◎   宜蘭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優缺點與特色、被討論之處)
優點:
一、領導者注重地區整體發展
為此還拜訪新加坡對整體規劃頗有經驗的劉太格先生,另外還聘請專業建築師予以專業建議,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仔細的評估與規劃後,才開始推行有關整體規劃的相關建設。
二、強調恢復大自然、減少人工設施的建造為目標,開始著手小風景區的地景改造。
三、成功使宜蘭變成國際知名的縣市
特色:
一、不搶短線
推估能維持當地最好生活品質的人口數後以100萬人口為假設,進行相關的規劃與建設。
二、大型公共建設
例如羅東運動公園、冬山河親水公園、武荖坑風景區 之規劃。
三、國際節日與活動的推動
在冬山河截彎取直與重新整治後,許多國際活動皆在此舉行,例如國際童玩節、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等等,因此也帶動了宜蘭地區觀光業的發展。
四、將地理區做切割
宜蘭劃分為三十三個小區,每一小區內皆有隱藏足夠的公共設施已滿足該區人民的基本需求與生活品質。
五、棋盤式交通路網
道路呈現棋盤格式的設計,使交通網絡井然有序而不混亂。
六、 容積率與農業景觀
寬鬆的容積率容易帶來問題,例如汐止地區因為過度開發、山坡地濫墾濫伐,其在缺乏森林保護的狀況之下,終究造成汐止地區成為颱風來襲時必定會淹水的地區。為此宜蘭引以為鑒,將容積率作嚴格的控管,以免發生相似的問題。
七、  地景改造運動
其宗旨為保留傳統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而公共工程與學校為最重要的範圍,因此將近三分之一的國小開始進行改造運動。學校地景改造注重無圍牆、種大樹、鋪草皮、長廊與斜屋頂的設計,大大提升校園學習與生活品質。
八、   宜蘭厝的推動
為配合當地地理景觀與生活條件的需求,政府積極推動宜蘭厝運動,開始在蘭陽平原實施地景改造。宜蘭厝重視庭園景觀,其採用自然材料做建材,而加長斜屋頂的長度以應付宜蘭多雨氣候,此種設計強調人、景觀與生態合諧共存的理念,希望藉此能提升宜蘭地區的生活水平。
九、   創意使用當地石材
無論是公園、風景區與學校等等,皆大量將石材做運用,而以洗石子為最主要的建材。
十、宜蘭縣政府大樓
當時闢建的三大原則為使其成為一個親民的空間、建築物與整體環境共同形成一公園環境、表現出宜蘭的個性與特徵。因此宜蘭縣政府大樓有別於其他縣市的縣市政府大樓,展現出有別一緻的一面。
被討論之處:
短短三任縣長執政之內,使宜蘭地區成為國際知名的縣市,亦使宜蘭達整體規劃的目標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其成功的關鍵是值得大家討論的原因。
◎   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比較分析
新加坡
宜蘭
1.以「整體規劃」為前提
2.不跑短線
3.重視人與生態、生活品質間的關係
公屋政策、重視新市鎮之規劃、公基金制度之推行、國民住宅之設立──整體來說較注重人民「住」的部份。
大型公共建設的闢建、藉由國際性活動的舉辦提升國際形象、地景改造運動與宜蘭厝之推動──整體來說較注重環境上的維護與發展。
◎    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
相同的,社子島該如何實施總體規劃也是重要的課題,由新加坡與宜蘭治理經驗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都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當地的發展,如此較能永續經營下去。
感覺起來社子的風格較與宜蘭一致,同樣都是傳統農業型社會,因此社子島若要參考以宜蘭為參考範本最具參考價值。但儘管有想要做整體上的規劃,但社子島的樣貌、居住空間與道路網絡似乎已經定型,若要重新整治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力氣才行。
社子島目前雖然有有心人士倡導社區總體營造活動,但似乎常常出現熱臉貼冷屁股的狀況,光是一項社子島頭的開發案意見聲浪四起,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者看重未來經濟發展效益,反對者認為雖然能帶來經濟效益,但因此會造成生態失衡與環境破壞,因此如何取得人、環境生態與經濟間的平衡實為重要。
新加坡與宜蘭治理經驗   工二B 94116207蘇志文
1.新加坡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新加坡約有三百多萬人口,國土則為台灣的1/50,因為國土狹小,規劃了17城鎮,”堅持遠見 整體規劃”是他們的口號。一個新市鎮都是以2.5km.*2.5km面積,大約有5萬戶,二十萬人口,在規劃上快速道路圍繞在城鎮四周,在快速道路兩旁有隆起的綠帶,將快速道路與城鎮給分隔開來。大樹、喬木、矮小的花叢,除了隔離噪音,還可以達到綠化的效果。新市鎮與新市鎮間皆有捷運做聯繫,捷運皆採高架式建構,車站與公車站緊密相連,可直接到達市鎮中心商業區。使用公屋政策,用發展局來建設房屋,每五年會檢查一次,廣建符合現代化的公寓國民住宅。 公基金來強迫人民儲蓄,包含退休、個人健保,住者有其屋、終身理財等等,由雇員、雇主、政府為主要對象,政府要求繳款並制定免稅的相關規定。這筆公基金可運用在闢建新市鎮、保險與退休年金上,人民亦可使用公基金支付買屋的頭期款。住宅大樓的垃圾是在各層樓都設有垃圾投入口,經由管道兼到一樓的垃圾收集容器裡,由垃圾車定時運到處理場去,管道間也有沖水設備定期沖洗。如此還能免於追趕垃圾車亦能達垃圾不落地的成效。新加坡住屋發展局規劃的組織、售屋中心的成立,由此可見新加坡很重視”住”,前局長說:1.首重工作是傾聽市民對這個社區的要求。2.大做到小、由遠做到近、由地下做到地上。3.自然地點、森林首重保留,把新加坡佔有1/5國土的自然保留區保存。4.150人的程式就該考慮以捷運為主的交通方式,捷運蓋好在蓋房子,同時完成捷運和新市鎮,才是整體規劃!5.每一條路都要種樹,不只吸音,還有助於保持空氣清新。2宜蘭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其優缺與特色,以及被人討論之處)宜蘭經驗簡單來講,是從24年前陳定南當選縣長開始,他已具有清廉、環保、執行力及創新力等人格和特質的來治理宜蘭縣政。締造了聞名全國及全世界的「宜蘭經驗」。這在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時代是很大的創新與革新。他為當時的宜蘭訂定了一個未來,那就是配合宜蘭當地的特殊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以環保立縣,觀光立縣及文化立縣為目標。深信環保與觀光的產業才是一個永續發展的產業。因此與當時各縣市一昧的追求工商發展的情況背道而馳,也因此發生了當時宜蘭反六輕的事件(以地理環境來說,宜蘭並不適合重工業發展)且與日本象集團合作,將當時的公共工程建設融入地方元素,並且嚴格的要求公共工程品質,因此造就出傲人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以及不少令外縣市人民稱羨的宜蘭運動公園及羅東運動公園。接下來的游錫堃也承接了這棒子,舉辦了台灣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大型活動【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及劉守成的【宜蘭綠色博覽會】每個活動都是一種創新與活力,改變了人民的對政府的刻版印象。因為宜蘭經驗,宜蘭擁有了山河海與平原的城鄉之美、宜蘭的社區動員與營造、宜蘭優質的文化觀光與活動產業,更重要是宜蘭人所表現出來的自信與驕傲,讓人們相信在台灣所謂的發展,還有另外的可能性。重視休閒,先規劃了一個宜蘭運動公園,再來羅東運動公園,影片中還說到,「來到宜蘭,不必移民到紐西蘭」。維持不超過100萬人的情況,最好是7、80萬。因為有北宜公路的建設,而請到劉太格先生,他先將不能開發的地方隔離出來,像生態保護區、災害發生區等。然後將蘭陽平原規劃成33個小方格,每個小區可住5000戶25000人。道路則是棋盤式的交推規劃。容積率,這也是被人咋咋稱道的一段,因為台灣的容積率都沒有控制,所以導致整個台灣的房地產一直上揚,而宜蘭因為將容積率控制住了,使得宜蘭的綠地大大的增加許多。台北汐止,因為容積率鬆散,過度開發,全部都是鋼筋水泥,而變成常常淹水。宜蘭厝,使用當地的建材,如洗石子居多。加長斜屋頂的長度以應付宜蘭多雨氣候,此種設計強調人、景觀與生態合諧共存的理念。縣政府行政大樓以三大原則為主:1.親民化空間2.建築物與環境共同形成一個公園3.表現宜蘭的個性及特色地景改造運動保留傳統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而公共工程與學校為最重要的範圍,因此將近三分之一的國小開始改造,學校地景改造注重無圍牆、種大樹、鋪草皮、長廊與斜屋頂的設計,提升校園學習與生活品質。因為大量的綠地,也使得宜蘭成為知名城市。3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的比較分析這兩個城市都以整體規劃為前提,重視人跟生態之間的相處關係。新加坡比較關心到人民住的方面,是以政治方面為考量,因為土地小,所以要規劃好。還有公基金的設立,為的就是人民有地方住。宜蘭,從環境做起,建立大型公園,鋪上大量綠地,藉由國際活動,提升國際形象,還有地景運動,宜蘭厝的推動,並且走入校園。4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因為新加坡是城市,所以社子比較沒有這方面擔憂,就走向宜蘭方面的建設吧!1. 選擇好所需,開始規劃,並且是長期性的。2. 分析地形,好的景點不要破壞到。3. 道路是否可以重新規劃?(拓寬)可以重新考慮4. 居民們要有共同的目標,如果不行,向上提出政策吧,也交由公信力的單位來幫忙。總結,希望自己能有自己的特色吧,別人說一才作一,其實很慢,因為要環境的開發或整治,一定會有反彈的聲音,但是如何協調,也就是擁有共識性的第一步。 新加坡、宜蘭和社子的比較報告
工二B 94116253 林依青
一、新加坡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其優缺與特色,以及被人討論之處)
新加坡約有三百多萬人口,國土則為台灣的1/50,由萊佛士規劃出英國式傳統建立的新加坡治理的基礎,「堅持遠見,整體規劃」八個字為新加坡治理的主軸,五十年代政治運動,而後脫離殖民統治,李光耀擔任總理,而後兼併入馬來西亞,而後因種族衝突再1965年被迫獨立,此時人民行動黨第一個訴求就是「住者有其屋」,首先拆除雜亂無章的集居地,廣建符合現代化居住水準,級良好公共設施的國民住宅,而後更結合公基金、社會福利政策,總共規劃了十七個新市鎮,90%的新加坡居民住在有捷運的新市鎮,不同於台灣的自然發展,他們首重長期規劃,就像是台灣的大學校園一樣。
一個新市鎮都是以2.5公里x2.5公里為面積,大約有5萬戶人,二十萬人口數,在規劃上快速道路圍繞在城鎮四周,在快速道路兩旁有隆起的綠帶,先種大樹、中等高的喬木,再來就是矮小的花叢,每一層都將快速道路與城鎮給分隔開來,住宅區中只有慢車道和人行道,在來則是推估這二十萬人口會需要多少的公共設施,像是:田徑場、健身中心、體育設施,公園、綠地……等等,而這些公公設施未來使用其實都只須附10~20元台幣即可使用,有大量的開放空間及草皮、大樹,有設立有停車場,讓每一台車子都會有停車位,自然解決路邊違規停車的問題,由於新加坡常常下雨,所以住宅大樓之間都設有長廊,住宅大樓一樓皆挑空,這樣不僅視野開闊、通風,也可保有二樓以上住戶的隱密性,而一樓還有作為社區活動的用途,而住宅大樓的垃圾是在各層樓都設有垃圾投入口,經由管道兼到一樓的垃圾收集容器裡,由垃圾車定時運到處理場去,管道間也有沖水設備定期沖洗。
在影片中以淡賓尼新市鎮為例,捷運是採高架的方式,捷運與公車站相連一體,指標簡單明瞭字體大,公車則是在每個新市鎮都會停靠,所以不需要自備交通工具,而商業中心也在捷運站附近,每個商業圈也都有仔細規劃,大致上都設立一到四個旗艦百貨公司,還有周邊一些大大小小的店面,剛好可滿足新市鎮居住的二十萬人口,也由於交通便捷,百貨公司也不會沒有客源,由於重視長期規劃,在休閒的部分也下了一番功夫,捷運採高架讓視野廣闊,種樹、公園、綠地,更是不可或缺的,在規劃上更應用了一些技巧,最內圈為商業中心,在來則是無污染工業區及辦公室,最外圈則是有較重污染的工業區,每個新市鎮都會提共一定的就業工作機會,所以不用每個人都擠到市中心去工作,也紓解了交通問題。
新加坡新城鎮會規劃的如此成功,其實要歸功於新加坡住屋發展局的辛勞,他們負責新城鎮的規劃,蓋好一個新城鎮會做意見量表,每五年都還會做一次大型抽樣,售後服務最到最仔細、最專業、更貼心,而且售屋中心只有一家,是隸屬於發展局,由於最了解房子結構,針對不同階級的需求,不用誇大事實,提供最平實詳細的售屋資訊,而後加上社會主義濃厚公基金的配合,它是一種終身理財規劃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強迫儲蓄,由雇員、雇主、政府為主要對象,政府要求繳款並制定免稅的相關規定,所含內容包括:退休年金、個人保健、居者有其屋、家庭保健、保險、增加資產……等等。
最後前任發展局局長最了一些結論:
(一)規劃首重工作是傾聽市民對這個社區的要求。
(二)要由大做到小、由遠做到近、由地下做到地上。
(三) 自然地點、森林保留區首重保留,這也是為何新加坡能夠把佔有1/5國土的自然保留區保存的如此完整的原因。
(四) 超過150人的程式就該考慮以捷運為主的交通方式,捷運蓋好厚顏這捷運蓋高密的的房子,同時完成捷運和新市鎮,才是整體規劃!
(五)每一條路都要種樹,不只吸音,還有助於保持空氣清新。
二、宜蘭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其優缺與特色,以及被人討論之處)
宜蘭縣面積為2100平方公里,宜蘭縣以蘭陽溪為界,北而宜蘭市,南為羅東鎮,比較特殊的規劃上是以大型公共設施及大型活動為主軸,當陳定南縣長在位時,保護小型風景點,像是北觀,當初把多餘、老舊的人工設施都拆除,運用最自然的素材佈置風景區,保存它最原始的風貌,連流動攤販都被限制在停車場。
另外宜蘭也很重視休閒,先是規劃了一個宜蘭運動公園,雖然當初因為要舉辦台灣省動會,但在規劃上也做了長期規劃的思考,一大片的綠地讓民眾沒事就喜歡到公園裡散散步,儼然成為一個連絡感情的地方,另外冬山河河濱公園,原本是個彎曲狹窄的河道,常常氾濫成災,而後為了治洪水與區域排水,於是截彎取直,做了山洪洩洪道,在規劃上也是運用本土的素材,但沒想到會現今已發展成以休閒觀光的親水公園,另業也有武荖坑風景區,是個適合露營的場地,之前舉辦過國際露營的活動,宜蘭規劃的宗旨:「讓景觀、生態與人和平相處」,宜蘭治理也重視水,他們認為他們是水的故鄉,再來就是羅東運動公園,當時很有自信的說出「來到宜蘭,不必移民到紐西蘭」這樣的自信始有憑有據的!
另外一個重點則在於辦理大型國際活動,「童玩節」這麼一個知名的活動層位宜蘭帶來80萬的人潮,也帶起旅遊觀光集相關產業十億的收入,縣長有個理念是:「辦活動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只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
但近年來宜蘭面臨了一個重大的衝擊,政府再1991年興建北宜高速公路,當北宜一開通,對宜蘭這樣用心保存的環境與生態勢必面臨最大的挑戰,於是秉持著不怕花小錢,要請到一流的設計師來處理這個問題,他們找到了前新加坡發展局局長劉太格先生前來做這樣一個艱困的任務,首先大家預估宜蘭縣最多可容納一百萬人來此地居住,由這個數字去想每個細節,將生態保育區、常發生天然災害的地方規劃為生態敏感地帶,因而像是河川、河口和許多山坡地都被保存下來,棋盤式的道路規劃,將蘭陽平原規劃為33個小區,每個小區可住5000戶,25000人,快速道路在每個小區的外圍,小區還是以人行道為主。
另外也有帶到一個很有趣的專業名詞:容積率,簡單來說是指一個土地可容納多少人,可以蓋多少房子,影片中舉了台北汐止為例,由於鄰近台北市,因此帶動了汐止的發展,但由於容積率寬鬆,過度開發、森林全砍光、山坡地水泥鋼筋化,地面全部都舖柏油水泥,河道變窄,導致高架橋的橋墩阻礙大水流出,因為變成著名的淹水城市。
宜蘭縣政府為了不讓這樣的狀況發生在宜蘭縣,採取較嚴格的容積率,另外也舉辦了一個「宜蘭厝」的活動,由於宜蘭的田園景觀非常美麗,但是現在的建築都是毫無文化內涵的水泥盒子,為了讓建築能融入這樣美麗的田園景色,於是結合地主與專業建築師共同討運用當地建築材料,像是:紅磚、木材……等等,重視庭園空間,使用斜屋頂適應宜蘭多雨的氣候,另外一個有特色的建築是縣政府的行政大樓,當初規劃以三大原則為主:
(一)親民化空間
(二)建築物與環境應共同形成一個公園
(三)要表現出宜蘭的個性及特色
另外還有地景改造運動(把美好的傳統建築保存下來),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學校的規劃,在民國72年武塔國小作為先例,創造出樸實的校園風格,另外東澳國小也跟進,創造出無圍牆,種植很多的大樹木(可透視性圍牆)、舖草皮、長廊、斜屋頂,深岀簷,洗石子,增進校園與社區的關係。
這麼多用心的規劃及設計,其實還是得有縣政府的支持,縣政府將一些熱心並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士組成一個抽驗小組,在建築過程中不定時抽檢,若有不滿意或是不合格的地方就要改進,於是提升了建築品質,「努力+創意+毅力」,是宜蘭縣政府給自己的承諾!而他們軌自己的課題為為:
(一)教育空間的改造
(二)建築文化思考
(三)長期總體規劃
三、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的比較分析
其實這兩個城市的宗旨都是以長期規劃為主軸,但比較不一樣的是新加坡以政治為背景,為了人民要先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需求,於是提出「居者有其屋」的概念,也由於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如果不經過仔細規劃,只會造成國土浪費,並且要花更多的錢去彌補當初不良規劃的不足,因為這個政策也讓一些像是公基金、社會福利政策也都跟進,政府想的很簡單,只為了讓人民有自己的房子和存款,讓他知道這裡就是它的家,這樣國民意識就會提升,居住品質及社區發展都會提升。
宜蘭則是從環境保育開始做起,做好每一次的規劃,由於是水的故鄉,剛好冬山河又常氾濫,於是從河道整治,創造出現在符合奧運規定的划水場地,,也巧妙的建立了符合居民需求的公園,整座公園不強調人工裝飾,簡單的舖上大量草皮,因此成了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最後在以自己的地理優勢和之前良好規劃的場地,舉辦眾多的國際活動,更將此理念帶進社區及校園。
四、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
歸結了這兩個城市的發展重點:
(一)重視長期規劃,先想清楚再做
(二)先訂定一個城市的目標
(三)傾聽居民的需要
(四)保留生態敏感區(尤其以河道兩旁),或者地質脆弱的地方。
(五)宜蘭的冬山河可以變成國際划水河道,是否淡水河也可以?(前提是要經過清理吧!)
(六)一步一步慢慢做
(七)建立社區共識(社區內握有勢力財力更要共同合作)
(八)發展社區特色
新加坡治理經驗與宜蘭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
工2B  94116222  連思良
1新加坡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其優缺與特色,以及被人討論之處)
新加坡被比喻為花園城市,國內有著多種民族如:馬來人、印度人...,且擁有多種不同文化特色,新加坡相當注重整體的長期規劃,行政區、港區、碼頭、住宅區...都是經過總體規劃才會開始建設。
新加坡政府實施住者有其屋政策,且使用公基金強迫全民儲蓄,來使人民有錢付房子的頭期款,政府大大的主導了一切。
而新加坡新市鎮的特色是分成若干個小區域,每一區用有層次的綠色植物圍起來,而主要幹道圍繞著各小區域,接著是愈來愈小條的路通往城市中,而汽車行駛在主要幹道上,彷彿是在鄉村中般,且汽車行駛的噪音也因為多層次的綠色植物帶而無法影響到城市內的住宅區安寧,加上每一新市鎮都有相當方便的大眾交通工具,因此其實汽車數量並不多,交通擁擠的情形很少發生。
而由於土地是整體規劃的,因此許多自然保護區在開發前都以預留下來,城市中綠地的規畫也有占所有土地有著一定的比率,這些都是整體開發的一大好處。
由於是長期整體規劃,因此交通和新市鎮是同時進行,因此不會有先蓋好房子卻苦無大眾運輸工具之窘境。
感覺上看起來似乎很美好,然而從公權力強制介入使用公基金政策,以及由於是整體開發,無法顧及所有人民的需求,強迫全民來買單,由此可見新加坡雖是民主國家,但其是威權式的民主。
2宜蘭治理經驗的介紹與分析(其優缺與特色,以及被人討論之處)
宜蘭是一農業縣,其一開始並無整體的規劃,因此就像台灣的許多地方一樣,容積率過於寬鬆,建築凌亂無章,城市綠地不足,生活品質低落,而後來從陳定南擔任縣長開始,便做了些新的改革。他找來了新加坡的劉太格來替宜蘭縣做長期整體規劃,控制宜蘭縣的容積率,讓宜蘭縣生活品質維持水準。
並且將過去的一些建設做了些改造,以北關來說,除去了許多多餘的設施,而採用一些較為自然的建材,也將附近的攤販集中,使得北關看起來乾淨整潔多了。
再來是宜蘭運動公園,減少了許多人工設施,多了許多綠地,讓人們擁有更多活動空間,就像是新加坡的做法一樣,為城市人保留許多能夠盡情奔跑的綠地,使得城市人在城市中也有在大自然中的感覺。
整治過的冬山河沿岸,經由截彎取直,後經由高價請日本設計師為宜蘭量身訂做一個親水公園,且建材也用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元素,此公園儼然成為宜蘭縣一大地標,也成了著名的觀光景點。
而和新加坡不同之處在於,宜蘭縣又加入了許多地方色彩的元素,例如宜蘭厝的規劃,找來許多設計師,替地主做有共同風格但卻又特色的房屋設計,使得一棟棟有地方特色的建築坐落在蘭陽平原上,而且由於成果良好,使得設計師名氣漸增,並且願意長久持續的為宜蘭建設做設計規劃。
還有地景改造運動,他保留了原有的歷史文物,但增設公共設施,其中最先實施在校園的整頓上,而校園的整頓讓老舊的校舍重新改造,並且由全民來做監工,使得建商必須要做出好的東西,而建商也會有比較心理,使得改建出來的效果越來越好,並且做出能夠真正對學生好的設施...
宜蘭一開始的建設原本也是雜亂毫無章法,然而經過總體營造之後,有效的慢慢做起地方建設,使得宜蘭居民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且集取了他國成功的經驗,並且又融入了許多擁有地方特色的元素,使得建築活潑了起來。
3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的比較分析
新加坡:土地規劃採錯覺政策,讓人感覺是安靜安全的、土地大約750平方公里、分成17個小區域,每一小區是2.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0萬人、建設推手-劉太格、而此地方的規劃特色是城市兼融鄉村。
宜蘭:土地規劃有兩大重點在地化〈ex.童玩節、宜蘭厝...〉,國地化〈ex.國際童玩...〉、土地大小大約2100平方公里、建設推手-陳定南、分成33個小區域,每一小區是2.5平方公里、人口目前20-25萬人、地方的規劃特色是鄉村包圍城市。
4.這兩個城市的治理經驗對社子島的啟發
社子島工廠林立、房子錯綜複雜的林立在社子島內,就像是為做整體規劃的宜蘭縣一樣,我覺得社子島也要做整體的規劃,而這整體的規劃是得要緩慢且具有遠見性,當然要能夠踏實的推動計畫必須要有強力的後盾,如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政府全力進入,而宜蘭縣也是由縣長所推動的改革,然而社子地方上卻缺少了更為強大的力量,若有類似的力量必然成為發展的一大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门国家公园(三)ppt
全球化營運的技術移轉
翡翠原石價格重回歷史高位
【林嘉焜專欄】贈與房產招來重稅,持有十年亦無解 | 鉅亨網
什麼是私募股權基金?
民筆聊生:重視勞工邊緣化問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