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刑起步,上不封顶,古代私藏铠甲的后果为何这么严重?

本       文       约   2135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古代禁甲不禁兵,对甲胄的严格管控横亘了中国整个封建时期,从秦汉到隋唐再到明清,私藏甲胄都是一条谁碰谁死的高压线。

这样几身放在某些朝代的话,差不多快够灭族资格了
西汉周亚夫,身为开国元勋之子,自己更是平定叛乱有再造社稷之不朽功业,出将入相,就因为其子私造甲胄,生生被逼死在监狱;唐朝律书里更是明确写着:私藏铠甲三具直接绞刑,相比之下私藏机弩五具,或者私藏枪槊陌刀十杆才能达到同样的量刑标准;到了明朝,枪矛弓弩全都可以合法持有,只剩下铠甲和火器受管控;至于清朝,顺治年间连火枪都开禁了,只有甲胄和大口径的火炮依然属于违禁品。

周亚夫细柳营崭露头角,平定七国之乱建立不世之功,结果绝食死于狱中
封建王朝对甲胄的管控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战场上,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重甲保护的那一批士兵生存率远高于轻甲或无甲的士兵。

就拿刚刚举例的几个时期来说:隋唐更迭之时,李世民辖下有支兵甲精良,惯于冲阵的玄甲骑兵,《资治通鉴》有云:“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可以看出,玄甲骑兵是一支能够正面冲阵且多次取胜的精锐骑兵,但是数量有限,要是没有足够的铠甲防护,是绝对经不起消耗的。
明末清初,郑成功北伐,所辖的铁人军在清军的弓矢和火器面前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明季南略·卷十一》记载:“败走银山,追兵至,乃走山上。久之冲下,郑兵不动。俱铁甲胄、铁面头子,止露两足;用长刀砍骑,锐不可当。射中其足,则拔箭更战;大兵遂败。”

郑成功北伐失利后转战台湾岛,铁人军同样给荷兰侵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其总督揆一在回忆录中对这些重装步兵描述也相当详细。

洋人画的郑氏集团的铁人军,看出其铠甲的精良程度
甲胄的防御力不仅催生出各类专注破甲的武器,还使得摔跤术流行于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军队中。在混战中面对顶盔贯甲的敌方武士,使用摔跤术将其放倒在地,再运用短兵器攻击对方的裸露部位是比较有效的格斗技术。
在中国古代,铠甲很多时候不仅仅具备作战功能,它更是用来向他人宣扬武力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它拥有一定的仪仗意义。如果私藏铠甲的同时再私藏些旗帜一类的仪仗用具,就更加赤裸裸地威胁到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出于这个原因,封建统治者对民间的甲仗严防死守也就更能理解了,多少权臣权阉在被清算时都会加上一条罪行:私藏甲仗,具体有没有私藏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这项罪名公布了,此人的棺材板基本上就算钉严实了。

北宋《大驾卤簿图书》局部,仪仗队人马俱甲,旗帜鲜明

有种说法,禁甲不禁兵,是武力管控失控的结果,所以要禁甲,来降低执法成本。毕竟歹徒再凶悍,不穿甲的话,衙役们用弓箭能压制,而穿了甲,那可能将需要调动驻军这样更高级的武力了,也不无道理。

经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IDLBQYJS)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果粒历史 新刊推荐 | 拥抱航母时代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盔甲存世极少,那么真正的“明代”盔甲什么样呢?
【中华冷兵器】中国古代骑兵发展浅谈
中国古代的“特种兵”
中国古代各朝军戎服饰:明朝最霸气 清朝最土渣
重甲防御高,轻甲跑得快,在战场上如何选择铠甲,这是个哲学问题
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40,守卫银川的边军武器装备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