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挥毫泼墨寄情三江迟凤阁《三江鱼游图》赏析

著名画家迟凤阁先生自幼酷爱丹青,精于国画,人物山水兼备,尤擅画鱼。经过数十年对鱼的精微观察与体悟,融古纳今,博采众长,自成画风。迟凤阁笔下的鱼,形态各异,生灵活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之。其作品完美地诠释了千百年来三江平原三花五罗鱼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意义,具有很高的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

                             ——题记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对象从自然界的生命到艺术的生命,从自然美到艺术美,是一个互相区别而有互相联系的过程,而花鸟画正是把花鸟形象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了艺术生命,并使它升华进而得到永恒。在花鸟画中,鱼的形象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鱼在民间寓意喜庆祥和,我国自古就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人们用鱼祝福年年有余、事事康宁。鱼画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迟凤阁先生的在创作花鸟画,特别是鱼画同时注重生活带给人的真实感受,投身自然怀抱,汲取艺术养分,将传统笔墨与自然物化意象巧妙地融合,创作出涤荡心灵的鱼画佳作,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三江沃野,山水纵横。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松花江下游构成的“三江平原”。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这里生活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族。赫哲族以捕鱼、食鱼为生,可谓“鱼生鱼长”的渔猎部落,也是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让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全国家喻户晓。迟凤阁出生于此的,从小就对鱼有特殊的情感,并将其挥毫于笔墨丹青之中,他擅长花卉鱼草画,尤以鱼著称。

迟凤阁先生通过十数年的潜心研究,已收集整理龙江鱼图片 3000 多张,为了更好地展现鱼画,他经常去龙江各地采风取材,观察不同鱼类的特征,现已完成龙江鱼习性记录 25000 多字。他笔下的龙江鱼生动、矫捷、灵巧、圆活,同时他还在龙江鱼画中加入吉祥、喜庆、繁荣等诸多寓意,使他的龙江鱼画蕴含福泽延绵的美好祝愿,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身为黑龙江本土画家即有责任和义务将我们淡水资源的鱼文化以传统中国画鱼藻图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在水墨运用中,迟先生以传统花鸟创作语言为基础,融合现代工笔技法意境融合,或渲染或用没骨法,少许钩勒,笔墨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力求画出自己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终于将传统皴、摖、积、染等技法与现代工笔技法相融合,既画出传统的笔墨意趣,又有现代的形式美感。笔墨中渗合自己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并赋予鱼画以时代精神。挥毫泼墨,寄情三江,将自己对三江平原丰富资源的眷恋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在鱼画的布陈中形成富含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特色。

作品《群英荟萃》《三江鱼游图》等作品中,能感受到画家对于三江平原的“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钟爱之情,对传统审美特质的理解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辽阔的水面,细腻描绘出多种鱼类,畅游松花江、黑龙江,营造出一个美的环境。这美丽的景色、北大荒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享受。

这两张画把黑龙江水域淡水鱼种类“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以及各类杂鱼通过手卷的形式表现出来,青山绿水群鱼嬉戏,或聚或散,或潜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戏蒲,以示水中的畅泳自然之态。

迟凤阁画法兼工带写或渲染或用没骨法,少许钩勒,笔墨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背景选用冷色调以表现北方冷水水域的生态环境,工作突出地方水域特点通过色彩衬托主体。将本土丰富的渔业资源以中国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为龙江文化尽绵薄之力多角度展现龙江大美!

著名画家迟凤阁《群英荟萃图》赏析

迟凤阁《群英荟萃图》横幅巨幅长卷,纸本,设色,纵60厘米,横240厘米,2022年创作。此画中以开阔的构图,横向描绘出“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有代表性的鱼有七十四条,小鱼上千条。图中的一群鱼儿在水中往来穿梭,自由嬉戏:有的潜游觅食,有的张口唼喋,有的一闪而过,有摆尾洄泳,曲尽其态。画面上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是由作者的构图巧思。鱼群在画中呈现两大部分,左面以大鱼三花五罗为主,重气势、力度、神态、质感、灵动可爱,喜庆吉祥。右面以小鱼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为主,小鱼,或自由翱翔,或翻腾跳跃,或怡然自得,或成群嘻戏,笔墨精到,形神兼备,意境清新,顾盼有致。其中,又有许多小的交叉,既富变化又均衡有序。在画技上以没骨法画出细长的鱼身与荇藻的细长混杂在一起,鱼、草的线条呈各种波状,十分优美流畅,鱼的运动方向与荇藻的摆动方向正成相反。不但加强了画的动势和水的流动感,同时也构成—了画面两种相对立而统一的“旋律”。在此图中,画家准确地画出水与鱼和荇藻都在一个立体的水空间中,而且还有活鱼之感呐!作者在此图中全用渲渍,鱼的形象,准确生动,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连鱼身的清骨质感和游速都有实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整幅作品墨色淡雅质朴,笔墨细腻,虚实映衬,墨韵浓淡皴擦中彰显出诗意境界。继承之中发展,已渐成个人独特风格。

著名画家迟凤阁《三江鱼游图》赏析

迟凤阁《三江鱼游图》横幅巨幅长卷,纸本,设色,纵45厘米,横350厘米,2022年创作。画中以“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为主体,有代表性鱼一百四十三条,小鱼上千条。迟凤阁先生的黑龙江大马哈鱼,他抓住了北大荒三江源的精神,参透了大马哈鱼的性情,用卓尔不凡的笔法把三江源的大气蓬勃,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绘制得活灵活现。

那大马哈鱼更是不忘初心,争先恐后,瀚海回游,好一派鲜活的生机。他的群鱼腾飞跃龙门画面宽阔宏伟,奔腾的三江源水翻卷着银色的波浪,飞溅起银白的浪花。数条“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伴着浪花起舞,这场面更是壮观的美不胜收。腾跃最高的是一条鳌花鱼,仰着头,张着嘴,两条鬍鬚直冲上空。鱼的白色腹部凸起,脊背两侧的鱼鲫奋力向上张开,鱼尾直伸着,做着再一次的飞跃姿势,这鱼让我看得简直要窒息了,我不由的握住了拳头,欲意呐喊助威。

深舒口气,再看这条鳌花鱼的左侧,一条鳊花鱼蛙泳向我游来。在它右边是鲫花鱼,它在宽阔的水面上逆流而上,追赶着鳌花鱼前进。鱼的姿态或悠哉游哉,或急窜狂舞,或一字儿列队,或四散逃逸,或争食,或吐水,美姿娇态,惟妙惟肖,抒情寄意,相忘三江。这些会动的活力无限的鱼,把我得眼都看花了,数了好几遍才数画面上大鱼共有一百四十三条鱼,鳌花鱼前后小鱼不计其数。

赞欢之余是崇敬,这画画活了,它把人带进了壮观的三江源现场,让人领略到三江的浩瀚美丽,目睹大马哈鱼瀚海回游的精彩瞬间。

迟凤阁先生的作品让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激励人们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画面上动静结合,宁静中不失活力,热烈中蕴含优雅。迟凤阁先生用他的画打动观众的心。以其深厚的绘画功夫,丰富的绘画经验,娴熟的绘画笔法,独到的创意思维,精巧而细腻的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群鱼荟萃、三江鱼游画卷。

著名画家迟凤阁《力争上游图》赏析

迟凤阁《力争上游》纸本,设色,纵68厘米横45厘米。此幅作品中,两条鱼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画家用细线精心描绘了鱼鳞,用晕染来体现鱼的质感和立体感。除此之外,还注重了对动态的刻画 ,通过鱼尾的摆动和水草的摇曳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著名画家迟凤阁《余香图》赏析

迟凤阁《余香》,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䘵,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吾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己。

画面色彩以粉红、深绿为主调绘出三尾形态生动的三花鱼,墨色饱满,色彩晕染、过渡有序,线条细腻地描绘出鱼身上层层鱼鳞,尤其是似有若无的笔意绘出的鱼尾,呈现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畅游、嬉戏的情形。用荷花盛大荷叶渲染整幅画面,一朵成熟、一朵盛开、一朵含苞欲放。整幅作品写意洒脱,造型功底精湛,构图精妙,巧妙地留白处理更衬托既写实又充满想象的空间意蕴,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有余香深厚意境。

著名画家迟凤阁《鸿运当头图》赏析

迟凤阁《鸿运当头》,主要描绘的是两条雅罗(银白色)用夸张手法,用红色表达正欲勇往直前向前游的情形,画风工细涵厚,趣味高远,逐本思远。红色的鱼有旺运之说,画作中的两条鱼,个个飘逸安祥,灵韵生动,大红大紫,设色大胆、厚重,但艳丽而不俗。此作品的吉祥寓意,寄托着历代文人墨客、气节雅士的精神追求和期许内涵。题款是:吉星高照全家福,鸿运当头万事兴,宏图大展兴隆宅,泰运常临富裕家,德高人长寿,心宽福自来,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壬寅秋月凤阁画并题记之

著名画家迟凤阁《五福登门图》赏析

迟凤阁《五福临门图》观看这幅画的整体,是一种非常养眼的灰色基调,给人一种舒适放松的感觉,让观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画中的自然和谐魅力,这也是迟凤阁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里总共有五条鲤鱼,意喻:我家年年有余。鱼有“余”的谐音,因此,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同音,所以才备受人们青睐。其中一条自水中跃起,颇有一种鲤鱼跃龙门的意味,这也象征着步步高升。水面漂浮的水藻,为画面增添了更为自然的韵味,让我们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充分感受这份原生态的艺术魅力。

这幅画的整体效果是自然、和谐的,让人看了以后也收获了满心欢喜,整个人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迟凤阁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清新且宁静、悠远而又古朴的氛围,这或许正是原生态艺术的魅力所在,他传统与细腻生动的工笔技巧结合,或渲染或用没骨法,少许钩勒,整幅画的立体感十足,仿佛真的一般,却又比真的场景更具艺术效果。

著名画家迟凤阁《花好愿圆人寿图》赏析

迟凤阁《花好愿圆人寿图》此画中的红色的鱼,银色的鱼儿给人的感觉是形态美,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在阳光下闪耀紫色的亮光,穿梭于睡莲花之间,动态中又给人安静祥和、轻松的遐想、对自然的寄托,有点儿像太极图,意思就是阴阳融合,尽在迟凤阁先生画的鱼儿之中。

迟凤阁在画鱼的时候,通常会用其他植物进行点缀,就像这幅画中,将睡莲花胡罗鱼相结合,这不仅是画家的巧思妙想,也是大自然的绝美恩赐。胡罗鱼戏莲之景,令人看后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般舒适。高洁优美的睡莲花在画家笔下尽情绽放,舒展的墨绿色荷叶上,还滚动着清晨的露珠,在水中潜游的鱼儿,带给人宁静享受之感。

著名画家迟凤阁《三花美图》赏析

迟凤阁《三花美图》三花是指:鳌花、鳊花、鲫花鱼。

最下面画家表现的是鳌花,浑身布满黑斑,最为显著,翘嘴鳜眼小嘴大,口裂深达眼睛下方,大眼鳜眼大嘴小,口裂没到眼睛下方就刹住了。中间表现的是鳊花,体型侧扁呈菱形,自胸基部下方至肛门间有一明显的皮质腹棱,略似武昌鱼(团头鲂),看上去很欠扁。最上面表现的是鲫花,体长,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三花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追逐、觅食,水草随波晃动,折枝花卉伸于水面下,浮萍点点。还有一些小鱼在自由游荡。

画法全以渲染,而不见勾勒之笔,游鱼全为穿条,间作一下点缀其间,更滋生趣。鱼尾画得轻灵姿媚,一片动势,令人应接不暇。全图画水,不着一笔,而以荇藻随波,群鱼追逐,翻藻依蒲,春水融融。

著名画家迟凤阁《家和万事兴图》赏析

迟凤阁《家和万事兴图》此图中,鱼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半壁空间,一条红色金鱼它似乎刚刚突然掉转身来面对一群鱼,摆着尾巴,嘴巴大张,目光犀利。作者用细线精心描绘了片片鱼鳞,通过晕染来显示质感和立体感。以淡墨写荷花,并通过鱼尾的摆动和荷花的摇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此图绘水中游鱼,成群穿梭荷花丛中,或张口唼喋横流而过,或摆尾游潜,洄泳于荷花之间。画法纯用没骨渍染,不施勾勒,墨韵湿润而体态清秀,把水中鱼荷的和谐、质感表现得非常逼真。有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

画家把鱼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将人文精神赋予其中,着重表现一个力争上游,一个团结奋进的,砥砺奋进的一个精神。

画家笔下鱼画是如此的灵动、欢快,画意与诗境相互印证,艺术的魅力是自然生命的延续与升华,精细的线条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世界,使画面气韵生动、醇厚有味、意境浓郁、层次丰富,使得自然景色、艺术表现手法和谐统一,呈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界。

画家简介:

迟凤阁,1968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号吉祥堂主人。1990年毕业齐齐哈尔大学,2006年毕业中国政法大学。自幼酷爱绘画,笔耕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艺术创作,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参加工作以后业余时间喜欢美术创作,擅长画中国花鸟画。剪纸作品也多次获奖,作品在多个刊物上发表。现任黑龙江省女子监狱生产部部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迟凤阁先生笔耕不辍,作品涵盖了花鸟、山水、人物等中国画种类。鱼画是他的一大特色,素有“三江鱼阁”之称。用一支行云流水的画笔,将芳菲四月,倾注于白宣之上,给人以春来花自青之感,极具引人兴味的艺术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 王蒙《溪山高逸图》赏析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十五)【组图】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一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四)
[精美图库] 《富春山居图》长卷赏析
王蒙《青卞隐居图》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