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第二百一十九篇《瞻彼洛矣》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瞻彼洛矣


    [经·小雅·甫田之什]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作品介绍]

小雅·瞻彼洛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歌颂大周天子检阅军队的小诗。全诗三章,每章六句。第一章点明阅兵地点及环境,写了军服之惹眼;第二章,重点描写了天子佩剑,剑鞘上下都饰有美玉,可谓富丽堂皇;第三章,总写前二章,既写福禄聚于天子一身,又写军队的誓言。各章都以“泱泱”洛水起兴,以水势的浩荡宽广,表现了周王的气度宏大,也暗示了周朝国力的强大。此诗用赋体写成,但亦含比义,其最突出特点,是写军服和佩剑来点缀天子威仪。全诗情调雍容和畅,笔墨简洁生动。


[注释]

⑴洛:洛水。古有二洛水,一发源于陕西西北,流入渭水;一发源于陕西南部,经洛阳而流入黄河。朱熹认为此诗所指为经洛阳而流入黄河的洛水。

⑵泱(yāng)泱:水势盛大的样子。

⑶君子:指周王。止:语助词。

⑷茨(cí):茅草屋盖,有多层。如茨,形容其多。

⑸韎(mèi):用茜草染成赤黄色的革制品。韐(gé):蔽膝。此为天子有兵事时所穿。朱熹《诗集传》以为“韎韐”即《周礼》所谓韦弁,兵事之服也。奭(shì):赤色貌。有奭,形容韎韐之色鲜红。

⑹作:起也。六师:六军。古时天子六师,每师二千五百人。

⑺鞸(bǐ):刀鞘,古代又名刀室。琫(běng):刀鞘口周围的玉饰。有珌(bì):即珌珌,玉饰花纹美丽貌。

⑻家室:此处犹言“家邦”,即国家。

⑼既同:指福气聚集。既,完全。同,汇聚。


[译文]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多如茅茨样。蔽膝闪着赤色光,六军统帅检阅忙。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剑鞘饰玉真堂皇。周王将享万年福,保他家室永兴旺。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全聚他身上。周王将享万年福,保其国家用安康。

赏析

此诗当作于周宣王统治时期。周宣王到洛水之滨会同诸侯检阅六军,诸侯赞美周宣王福德无疆而作此诗。但《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周宣王曾用方叔召虎仲山甫尹吉甫等,北伐玁狁,南征荆蛮、淮夷、徐戎,诸侯听命,武功甚盛。可见平时必以讲武为务,在其会诸侯于东都讲武之际,诗人以诗赞美之。

此诗共三章。首章起笔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维水泱泱”,两句点明天子会诸侯讲武的地点,乃在周的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广,暗喻天子睿智圣明,亦如洛水之长流,深广有度。接着以“君子至止,福禄如茨”两句,表明天子之莅临洛水,会合诸侯,讲习武事,乃天子勤于大政的表现。昔人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天子能亲临戎政,御军服以起六师,故能“福禄如茨”,使天下皆受其赐。此章后两句“韎韐有奭,以作六师”,补足前意,“韎韐”为皮革制成的军事之服,意如今之皮蔽膝。“以作六师”,犹言发动六军讲习武事。明示天子此会的目的,在于习武练兵。故天子亲御戎服,以示其隆重。

二章旨在加深赞美。起二句同首章。“君子至止,鞸琫有珌”,鞸为剑鞘,琫珌分指剑鞘上下端之玉饰,表明天子讲武视师时,军容整肃,天子亲佩宝剑,剑鞘也装饰得非常堂皇,威仪崇隆。故而诗人以“君子万年,保其家室”,作欢呼性的赞颂。

三章句型基本上与二章相同,但意义有别。“君子至止,福禄既同”两句,既与首章之“福禄如茨”相应,兼以示天子在讲武检阅六师之后,赏赐有加,使与会的诸侯及军旅,皆能得到鼓励,众心归向,一片欢欣,紧接着在“君子万年,保其家邦”的欢呼声中,结束全诗。而“保其家邦”的意义,较之前章的“保其家室”,更进一层,深刻地表明此次讲习武事的主要目的。

佚名

赏析

朱熹解曰:“赋也。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言天子至此洛水之上,御戎服而起六师也。”

这是一首歌颂大周天子检阅军队的小诗。

开篇即点明阅兵地点及其环境,洛水泱泱。天子来到洛水岸边,检阅军队,其福其禄所积如同屋顶之高厚,可见其威仪矣。他身着军服,赤红的蔽膝,整顿着这强大的军队。此章只写了其军服之惹眼。

第二章,重点描写了天子佩剑,剑鞘上下都饰有美玉,可谓富丽堂皇。天子一挥,六军回应:“天子万年,保其家室!”我皇万岁,保家卫国之意也。今天读来,如闻其声,在洛水之上久久回荡。

第三章,总写前二章,既写福禄聚于天子一身,又写军队的誓言,不过变换了两个字而已,家邦和家室没有实质的区别。

此诗的最突出特点,是写军服和佩剑来点缀天子威仪。

佚名


红色的是蔽膝。韎韐有奭是也。

赏析

    

《毛序》说:“《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毛说有误,这是周王在东都雒邑大会诸侯时,诸侯们赞美周王的诗。

从纯粹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此诗的艺术形象不太鲜明。你看:天子一身戎装,隆重地出现在洛水岸边,臣下们高呼“我主万岁万万岁”,有如标语口号,实在乏味得很,但我们细细深究,就会发现隐含于诗后的蕴意。

汪洋浩荡的洛水在流淌, 周天子君临东都演武场。周天子一到这里,福禄似乎也随之而来了,又是“福禄如茨”,又是“福禄既同”,他的到来赢来了一片赞扬之声。何为“讲武”,不过是“以作六师”,天子要检阅军队并率领六军起行,其场面之盛大军容之严整可以想见,那一定是威武雄壮气吞山河了。为了突出天子的讲武,写六军时一笔带过,写天子披挂戎装时却甚为详细。你看:他穿着红色的皮革军服,佩带着宝剑,剑鞘装饰得十分漂亮。你听:天子刚一露面,那山下便响起一片山摇地动般的“万岁”声。有英明的君主,又有威武的强军,还有那忠心耿耿的臣子,以及衷心拥护的百姓,不正是国祚长久的象征吗?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国家自然可以安然无恙。

假如那些臣子都各怀异志呢?假如那些百姓都在心里暗暗咒骂呢?假如那些呼喊“万岁”的声音有气无力呢?假如那些士兵在路过检阅台时都想拔剑刺驾呢?那貌似威武的君主在眼神瞥过台下时一定会心生寒意、背生芒刺,他还敢在那台子上耀武扬威吗?

佚名


赏析

       

《小雅·瞻彼洛矣》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今按:此诗并无刺意,亦无“赏善罚恶”之义,毛说不通。朱熹《诗集传》则就诗义论诗,以为“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天子御戎服而起六师也。”朱说能得诗旨,今从之。

全诗三章,用赋体写成,但亦含比义。诸侯既临此会,赞美天子能整军经武,保卫邦家,使周室有中兴气象。疑此诗为周宣王时代之诗。宣王曾用方叔、召虎、仲山甫、尹吉甫等,北伐玁狁,南征荆蛮、淮夷、徐戎,诸侯听命,武功甚盛。可见平时必以讲武为务,在其会诸侯于东都讲武之际,诗人以诗美之。

首章起笔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维水泱泱”,两句点明天子会诸侯讲武的地点,乃在周的东都——洛阳(洛阳因在洛水之阳而得名)。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广,暗喻天子睿智圣明,亦如洛水之长流,深广有度。接着以“君子至止,福禄如茨”两句,表明天子之莅临洛水,会合诸侯,讲习武事,乃天子勤于大政的表现。昔人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见《左传·成公十三年》),天子能亲临戎政,御军服以起六师,故能“福禄如茨”(“如茨”言其众多),使天下皆受其赐。此章后两句“韎韐有奭,以作六师”,补足前意,“韎韐”为皮革制成的军事之服,意如今之皮蔽膝。“以作六师”,犹言发动六军讲习武事。明示天子此会的目的,在于习武练兵。故天子亲御戎服,以示其隆重。

二章旨在加深赞美。起二句同首章。“君子至止,鞸琫有珌”,鞸为剑鞘,琫珌分指剑鞘上下端之玉饰,表明天子讲武视师时,军容整肃,天子亲佩宝剑,剑鞘也装饰得非常堂皇,威仪崇隆。故而诗人以“君子万年,保其家室”,作欢呼性的赞颂。

三章句型,基本上与二章相同,但意义有别。“君子至止,福禄既同”两句,既与首章之“福禄如茨”相应,兼以示天子在讲武检阅六师之后,赏赐有加,使与会的诸侯及军旅,皆能得到鼓励,众心归向,一片欢欣,紧接着在“君子万年,保其家邦”的欢呼声中,结束全诗。而“保其家邦”的意义,较之前章的“保其家室”,更进一层,深刻地表明此次讲习武事的主要目的。

佚名


韎韐有奭

赏析

百度百科:“《小雅·瞻彼洛矣》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按:此诗并无刺意,亦无“赏善罚恶”之义,毛说不通。朱熹《诗集传》则就诗义论诗,以为“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天子御戎服而起六师也。”朱说能得诗旨,兹从之。” 然天子会诸侯于东都的史实却是发生在周宣王中兴时代,幽王时代并无这类史实发生。如此,既是此为幽王时代诗歌,我仍以为与思古复礼有关,即,诗歌通过怀念宣王时期‘天子东都会诸侯’这一中兴的典型代表事例,来鼓吹复礼。到此可以肯定地说,幽王时期的小雅就只有完全为一个政治目的服务,那就是顺应当时社会思潮,鼓吹思古复礼,妄图以此摆脱天下大乱的局面,恢复盛周时期的礼乐天下。

这又使我想起当年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那时把克己复礼说得一无是处,使我们大家都知道,克己复礼实际上是一种逆社会而动的反动。殊不知复礼竟是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多少有识有志之士为之不懈努力啊!磋!历史,给人们开了多么大的玩笑!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观那洛水矣,维水大而广。君王到此,福禄如房。赤色的敝膝,用以统帅六师。颂扬宣王当年止驾泱泱洛水东都洛阳会见各路诸侯,奠定中兴基业,带来如房的福禄。君王腰系赤色敝膝,统帅六军,使国家重新统一起来。黄裳赤韎韐,这是天子的统军服装(见图)。诸侯是浅红裳赤韎韐。只有天子才能统帅六军,诸侯最多统帅三军。可见当年天子威风八面。这是洛水会诸侯的第一成果,军权有回到天子手中。泱泱,形容深远广大,水流很大。茨,本义,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作,运作,统帅。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鞞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观那洛水矣,维水大而广。君王到此,刀鞘上有着辉煌的装饰。君王万年长,以其保家园。这里的鞞不知应是刀鞘还是剑鞘。我猜应是剑鞘。珌,字典上都解释为佩刀之饰。含糊也。我以为应是剑鞘上镶的玉石。天子的宝剑一定是珠光宝气,辉煌无比。有了这样的宝剑才能保家。原来佩剑也有等级的:天子玉琫而珧珌,诸侯璗琫而璆珌,大夫鐐琫而镠珌。珧,蚌蛤的甲壳,古代用作刀、弓上的装饰品。璗,《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璆,玉球。鐐,《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这里指东都会见诸侯的第二个成果,保住周朝的家室和家园。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观那洛水矣,维水大而广。君王到此,给天下带来福禄,世界又一次大同也。君王万年长,以其保江山。宣王会诸侯的另一个成果,稳住了周朝的国家江山。

回顾了宣王东都会诸侯的三大成果,这三大成果成就了宣王的中兴大业。诗歌在天下大乱的幽王时期歌颂和怀念宣王的中兴,其意义还不明白吗?毛公真的没有理解诗歌的要旨也。朱熹虽说到宣王的东都会,但其历史意义却没有点出,仍没逃出‘文人轻史’的毛病。

幽王期变《小雅》连续怀念成王后,终于有一篇怀念宣王的诗歌。原来周朝值得怀念的不止成王一人啊。为什么不在往前回忆些呢?武王文王不是更值得缅怀吗?

佚名


《瞻彼洛矣》   [经·小雅·甫田之什]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译文: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多如茅茨样。蔽膝闪着赤色光,六军统帅检阅忙。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剑鞘饰玉真堂皇。周王将享万年福,保他家室永兴旺。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全聚他身上。周王将享万年福,保其国家用安康。

关于《瞻彼洛矣》的诗旨,有所争议。

毛诗序》曰“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

但宋代朱熹并不认同,其解曰:“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言天子至此洛水之上,御戎服而起六师也。”

显见的,这是一首歌颂周天子检阅军队的小诗,是“美”周天子之诗,因此,《毛诗序》说瞻彼洛矣》为“刺幽王”。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但是,这一首制作于幽王时代的诗歌,在大大地赞美周宣王在洛水边的大阅兵,思古复礼的用意那是肯定有的。

◆  ◆  ◆  ◆  ◆  

诗经219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瞻彼洛矣
《诗经·小雅·瞻彼洛矣》赏析[论语说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
《诗经》213 瞻彼洛矣 | 诗经·小雅| 儒家思想
诗经注解之小雅·甫田之什《瞻彼洛矣》
《诗经》课堂:《小雅·瞻彼洛矣》/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998期)
十方:【诗经】小雅瞻彼洛矣注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