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最懒”对联,下联一字不差抄上联,却是流传千古的经典绝对
userphoto

2023.12.07 山东

关注

在中国的文化宝库中,对联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内涵,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每一副对联,都是作者心血的凝聚,而在这众多闪光的珍宝中,有一幅由神童徐渭所作的对联,以其悲壮的人生和对联中的巧妙文字游戏,成为了一段传奇。

徐渭,这位后世誉为“文坛狂生”的天才,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平凡家庭。天资聪慧的他,幼时便能滔滔不绝地诵读典籍,文笔也颇有造诣。

人们对他赞誉有加,以为他必定是前程似锦,然而命运的车轮却在悄无声息中转动。

文墨悲歌:徐渭的坎坷人生

在明朝的华亭(今上海松江),徐渭,一位天才般的文人,身怀绝技,笔力雄浑,却屡次在科举考试这扇金光闪闪的门前跌倒。

他的天赋和学识,在考试中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一次次的落榜,让原本满是期待与赞誉的目光逐渐变得冰冷,仿佛成了嘲笑。

徐渭自幼饱读诗书,对于文学艺术有着天赋异禀的感悟,他的书法,早已名动一方。但在科举的考场上,他却总是无法如愿以偿。

考试前,徐渭常常闭门苦读,灯下的身影彻夜不息。每次踏上京城的路,他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和梦想,但结果却总是让人痛心。

“或许,是我出身低微,没有权贵的提携。”徐渭自嘲地对自己说,眼中的失落和无奈难以掩饰。他坚信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身世的局限,而非学识的不足。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徐渭决定离开故乡。他希望能在学问上寻找到一条新路。

于是,他踏上了寻找大儒王守仁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然而,当徐渭满怀憧憬地来到王守仁的住所时,却被告知大儒已经去世。

“大儒已经驾鹤西去,青年士子何不回家继续勤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仆在门前劝慰道。

徐渭站在王守仁的家门前,心中的失望如潮水般涌来。他并不知道,这只是他多舛命运的开始。

在那段迷茫与失意的日子里,徐渭偶然与一位名叫胡宗宪的武将相遇。

胡宗宪是一位有远见的将领,他一眼看出了徐渭的非凡才华,并将他提拔为幕僚。

在胡宗宪的庇护下,徐渭似乎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开始在军中为国家效力,投身于实际的政务之中。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徐渭开玩笑。

朝廷的风云变幻莫测,胡宗宪因为与权臣严嵩的对立,很快陷入了政治的漩涡,胡宗宪全家被囚,作为其幕僚的徐渭也被牵连入狱。

徐渭原本以为自己终于站在了命运的顶端,却不曾想,一夜之间,他又跌入了人生的谷底。

从天才到囚徒,绝望中的悲喜对联

在牢狱的阴暗中,徐渭经历了心灵的煎熬和痛苦。

为了逃避这些痛苦,他开始研究书画和古籍,甚至在牢中完成了《周易参同契》的注释。

在狱中,徐渭也逐渐冷静下来,回顾了自己起伏的一生。这个过程,让他的艺术创作更加深刻,展现了他激愤但无可奈何的心境。

狱卒的声音从牢房的铁门缝隙中渗透进来,显得遥远而空洞:“徐先生,胡将军已获平反,你也自由了。” 这些话在徐渭的耳边回荡,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自由?徐渭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牢狱生活对他的打击不仅是肉体上的摧残,更是精神上的极大折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绝望,深深侵蚀着他的心灵。

在狱中,他曾无数次怀疑世界,怀疑人心,甚至怀疑妻子的忠诚。那些漫长的黑夜里,他的思绪越发混乱,无法自拔。

终于,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狂乱中,他在极度的妄想和病态的怒火中将妻子杀害。

那一刻,这位昔日的神童,被命运彻底推向了深渊。

七年的牢狱生活,让徐渭的健康每况愈下。当铁门打开,阳光刺入他久闭的眼睛时,他所看到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自由了,但他失去了太多:健康、家庭、名誉,甚至是对生活的热爱。

出狱后的徐渭,已是一无所有。他的日子变得潦倒,四处漂泊,家破人亡。但他的性情仍旧倨傲,尽管身处绝境,依旧不愿屈服于权贵之下。他坚持着那份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和尊严,不愿意去攀附权贵,寻求保护。

他的生计变得十分艰难,唯一的依靠就是他那笔下仍旧不失神韵的书画。徐渭用画笔抒发着心中的孤独和愤世嫉俗,他的作品带着狂放不羁的气息,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一生的坎坷和反抗。徐渭的画作在市场上颇有人问津,成为他维持生计的唯一方式。

然而,在这艰苦的生活中,徐渭却创作了那副让后世称奇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这副对联起初被人嘲笑,就连徐渭的儿子都不能理解。

一生悲喜的对联传奇

这副对联一直被世人所误解,认为是胡言乱语。

“这是何等荒谬,难道先生已迷失了吗?”当时的文人甚至在私下议论。

然而,徐渭却只是默默地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

日复一日,终于有识之士逐渐领悟到这副对联的奥妙。

通过声调的巧妙变化,徐渭表达了对读书时机的感慨:青年时不知读书之重要,待到老年方悔读书之晚。

年轻时不懂得读书的重要,年老时即使明白了读书的价值也无力再读。

“这是先生的悲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啊。” 当有人终于明白时,他感叹道。

这一刻,徐渭的对联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化作了对人生无奈的深沉感慨。

徐渭在创作这副对联时,可能回想起了那些被迫廉价卖掉的书籍,那些屡试不中的科举之路,以及那个满怀抱负却屡受挫折的自己。

“或许,我一生的追求,不过是镜花水月。” 徐渭可能在心中这样轻叹。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这位曾经的文学巨匠在贫病中离世。他的生活之艰辛,以至于连临终的床铺都显得异常凄凉。

“先生的才华,岂是富贵能衡量的。” 朋友们在他的葬礼上哀悼。

徐渭虽然一生坎坷,但他的智慧和才华却以那副奇异的对联形式跨越时空,成为了文化史上不朽的瑰宝。

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徐渭对人生和读书的深刻思考,更在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一个独特且哲理深邃的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穷书生拜访徐渭,徐渭送了他一副对联,书生看后感激不已
明朝“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字字一样,却经典咏流传沿用至今
明朝最凄惨才子!徐渭,疯子天才!一首“绝命诗”诉尽命运不公!
古代最懒对联,下联一字不差完全照抄上联,如今却成经典绝对
我国有一很奇葩的对联,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一出堪称经典
牢狱内外 人生前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