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只需两味药,一个泻、一个补 清热散寒

今天咱们讲一个上火的现象,非常普遍。

那上火一般有什么表现呢,口腔溃疡,大便干结,脸上长痘,牙龈也肿痛。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先吃点清热降火的药,那结果呢? 很多情况呀是适得其反的,可见上火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这里头有学问呀。

那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案例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子,一开始牙龈肿痛,那个难受,想早点好,他就自己开始喝凉茶,吃雪糕,冰棒,持续了几天,结果你猜怎么着,牙龈上火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又出现了脾胃也不好了,开始腹泻,拉肚子,大便一会一趟,伸手摸一下肚子,凉凉的,脸上也开始长痘痘。

他这就是过食寒凉导致的脾胃损伤。在中医看来 脾属土,土需要温暖了,才能孕育万物,大家想象一下,寒冷的土地是不是连草都不生长呢?

得知了他的情况,随后 我给他讲了一个方子,用栀子、干姜煮水喝。没多久, 就缓解了很多。

这个方子叫【栀子干姜汤】出自古代名医 张仲景老先生的《伤寒论》.

咱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方子 你就明白了。

小伙子的脾胃因过食寒凉伤到了,导致的脾胃虚寒,上面呢咱们说了,脾属土,喜欢温暖,不喜欢寒凉、寒冷。

清代名医叫黄元御说:“脾胃中土为后天立命之本,若滥用寒凉滋腻,泄火伐阳,必致寒湿愈加而中土阳衰。”

脾胃如果太寒了,那它的运化就不好,身上的火气下不去,要知道这火本来是可以引到下面,去温暖手脚的。现在因为道路不通,郁在那里,形成郁火

那若用寒药,脾胃就遭殃了,脾胃将会越来越寒,郁火将始终下不去,就会导致一直上火。用若用热药,那已经生成的郁火又该怎么办?这既不能用补药,又不能用泻药,那就泻与补一起来,寒热并用,栀子苦寒,干姜辛热,岂不是相得益彰

咱们在前面提到身上的火气下不去,郁在那里,形成了郁火,那么大家知道这个郁火究竟是哪里的火吗?有可能是心火,有可能是胆火,有可能是肺火也有可能心火、肺火、胆火都有那么一点。但是别管哪里的火,用了栀子,都能一一给它们下逐客令

《神农本草经》有过记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栀子煮水喝,能把上半身的火热通过小便排出。所以用栀子来泻火,那喝到什么程度呢?到浑浊的小便转为清白,就刚好了。

干姜,与生姜还同,生姜多汁鲜嫩,能掐出汁,干姜,干巴巴,皱瘪瘪。

干姜的根

干姜散里寒,生姜散表寒,比如不小心吹了冷风,流鼻涕,打喷嚏,那煮一碗浓热的生姜汤,把体表的寒气散出去。干姜一直往里走,从体表走到脏腑,走到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干姜打成粉,拌在粥里面,它吃下去以后就像在脾胃里头点了一把火,把所有阴寒邪气都赶出去。

栀子干姜汤 适合寒热错杂体质,典型的特征是身热,烦躁,容易口腔溃疡,舌痛舌尖红,虽说是有热,偏偏还不能吃凉的,一吃就拉肚子。身上的火热下不去,郁在那里。这时候栀子清热泻火,干姜温中散寒,一个栀子,一个干姜,两味药加在一起就把问题解决了。

好了本期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问题,可以把症状发给我,我来帮你辩证分析,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张仲景名方——栀子干姜汤,温脾胃、散寒湿!
身体发寒,容易上火,医圣张仲景只用2味药,一个补,一个泻
上半身的火气下不去,郁在那里,形成郁火,那么,这个郁火究竟是哪里的火呢?
体寒的人,更容易上火?只用两味药,清热散寒,改善反复上火
明明体寒,却经常上火?送你2味药,清热、散寒,改善反复上火栀子干姜 上热下寒
​身体越寒越容易上火,分享2味药,帮你降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