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枪名弹
名枪名弹 您现在的位置: 轻兵器杂志社
名枪名弹
正文
承前启后:捷克CZ52军用自动手枪
提到捷克研制的自动手枪,军事爱好者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CZ75系列。不过CZ75属于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二代军用手枪,其实在其列装之前,捷克军队已经装备了一支不太为人熟知的同类武器,虽然它没有像CZ75那样的名气,但在结构上传承了欧洲和捷克前辈的成熟经验,设计上也不乏独创之处,因此具有坚固耐用、可靠性好、火力强等优点,是一件可圈可点的优秀军用武器,这就是捷克在二战后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大威力军用自动手枪——CZ52。
结构详解
CZ52由捷克斯特拉科尼斯兵工厂研制,于1952年被捷克军方批准采用,并列装部队,被命名为CZ52。
该枪是一款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滚柱式刚性闭锁机构、并使用8发单排弹匣供弹的军用手枪,发射机构为单动式扳机、回转式击锤击发,设有击针自动保险。该枪外廓线条简约硬朗,甚至显得有些粗笨,以致于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支武器时很难马上接受它,但在实际操作后,就会发现该枪其实颇为精巧,而且操作简便,机构结实可靠,加上威力巨大,与发射同样尺寸枪弹的苏联TT30/33手枪相比,在设计和加工水平上均要高出许多。
CZ52全枪可分为枪管组件、复进簧组件、套筒组件、套筒座组件和弹匣组件几大部分。
枪管组件
枪管组件由枪管、枪管座、枪管座销、闭锁楔铁和左右闭锁滚柱组成。
枪管为圆柱形,后部弹膛部分略粗,枪管内有6条导程为240mm的膛线。枪管座为顶部带弧形的方块状,上部有与枪管配合用的通孔,下部左右各有一个矩形闭锁滚柱槽,底部则有一个用来容纳闭锁楔铁的方槽。枪管后部弹膛部分与枪管座上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结合,下部另有一个销子将二者再次固定。闭锁楔铁套在枪管上,侧面看像水平放置的L形,长臂部分伸入枪管座底部的方槽内,前部套在枪管外缘上,可以沿着枪管前后滑动。闭锁楔铁下部前后各有一个撞击平面,中间还铣有一个斜槽和一个圆孔,用于在分解套筒时使用。闭锁楔铁的长臂前端左右对称地各铣有一个半圆弧面,形成舌形部,这种形状既用于闭锁时将左右闭锁滚柱推入到套筒内的滚柱闭锁槽中去,同时也方便开锁时给滚柱让位。左右闭锁滚柱是全枪最关键的一对小零件,它们对称地安装在枪管座下部两侧的闭锁槽内,滚柱本身为中间带环槽的圆柱形,光洁度、精度和材料要求都比较高,上下配合圆柱面都经过磨削加工。
复进簧组件
复进簧为单股钢丝缠绕的圆柱螺旋簧,套在枪管外围,其前端抵在套筒口内壁上,末端压在套在枪管上的闭锁楔铁前壁上——这种布局有利于降低套筒和枪管的高度,使射击时传递到射手手腕的力矩有所减小,降低射击时枪口的跳动,有利于快速射击和提高射击精度。
套筒组件
套筒组件由套筒、照门、抽壳钩、抽壳钩轴、抽壳钩簧、击针、击针保险和击针保险簧组成。
CZ52的套筒有点像放大了的瓦尔特PP手枪套筒,前小后大,这是因为该枪的复进簧没有像一般的军用自动手枪那样设置在枪管下方,而是套在枪管外围,因而套筒前端可以做得较窄。
套筒为一整块钢材铣削而成,结构比较简单,右中部开有腰子形的抛壳窗,套筒中部两侧铣有两个半圆闭锁槽,后部有弹底窝和抽壳钩安装槽。击针安装在弹底窝中心孔内,无独立的击针簧,击针由装在套筒靠后正中位置的击针保险限制住,不会向后掉出,击针前部的锥形面和击针孔内部的锥形面配合则可以限制其自由突出量。早期的CZ52手枪击针主体部分为圆柱状,前后段各有一台阶,整体刚性不好,容易在台阶过渡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而造成击针断裂,所以后期型号将击针改进为扁条状,除了前后部为圆柱形外,主体部分的断面都改为扁菱形,大大提高了击针的刚度和使用寿命。
抽壳钩装在抛壳口后部的抽壳钩槽内,由抽壳钩轴固定,抽壳钩后部下面压有抽壳钩簧,它使抽壳钩始终有绕抽壳钩轴旋转的趋势,以便能牢牢地抓住弹壳底缘。抽壳钩尺寸大而厚实,坚固耐用。
套筒座组件
套筒座组件结构较复杂,因为发射机构的小零件均安装在上面。该组件由套筒座、套筒座侧盖板、空仓挂机杆、套筒卡笋、套筒卡笋簧(兼做保险扳手限位簧)、套筒卡笋销(兼做空仓挂机杆轴)、扳机、扳机轴、扳机簧(兼做
扳机连杆簧)、扳机连杆、保险扳手、抛壳挺、阻铁、阻铁簧、阻铁轴、击锤轴、击锤、击锤簧杆销、击锤簧杆、击锤簧、击锤簧座(兼做弹匣卡笋)、保险带环、左右握把护板和握把护板固定簧卡槽等组成。
套筒座属于全钢式,由钢块铣削而成,特别坚固耐用。和一般自动手枪有所不同的是,CZ52的套筒座握把部分右侧设计成全开放式结构,大大简化了握把内仓的加工。
为便于安装销轴,该枪特地设计了套筒座侧盖板,盖在套筒座右侧,使套筒座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体。套筒座侧盖板前部设有一个突起,伸入套筒座右侧的竖直槽内,后部被击锤轴螺母和击锤轴头部压住,同时盖板后部有套筒导轨,装上套筒后后者也起到一定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盖板松动,确保与套筒座形成一个完整的刚性体。
总体来说,CZ52的发射机构设计比较简单,充分考虑了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尽可能地使用了冲压件,像空仓挂机杆、击锤簧座、扳机连杆、抛壳挺和击锤簧杆等均为钢板冲压而成。其中扳机连杆装在套筒座右侧,后部钩状部分与阻铁右侧突起相连,扳机连杆中部有向上的突起,与套筒上的槽配合,可用来解脱阻铁或形成不到位保险。
阻铁装在套筒座末端上面的中间位置,后面装有击锤,下方为保险扳手。击锤上有两个卡槽,一为保险防反跳卡槽,一为待击卡槽。阻铁本身为双臂式,下面较宽的是与击锤扣合的待击卡槽,上面较窄的为击针保险解脱突起,用于解脱击针保险。
击锤簧座兼做弹匣卡笋,安装在击锤连杆和击锤簧下端,簧座两侧的突起刚好卡在套筒座两侧对应的槽内。
保险带环位于握把底部,形状近似希腊字母“Ω”,两侧水平突起的头部依靠带环本身的弹性卡入套筒座底后部两侧的圆孔内,将其固定住。
握把护板常见的为褐色电木材质,表面有简单的水平粗条防滑纹,由于握把中心部分两侧基本是镂空的,不能像普通手枪那样用螺钉固定握把护板,因此CZ52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钢板冲压成的U形卡簧,从握把背部将两片护板“夹”在握把上,这种固定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零件数量很少,缺点是拆卸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不但卡簧不易卸下,还会损坏握把护板或枪体表面。
弹匣组件
弹匣组件由弹匣体、托弹板、托弹簧和弹匣底板组成。
弹匣体由钢板冲压折弯焊接而成,两侧面各有4个倾斜的条状观察窗,除了便于观察剩余枪弹数量外,也利于排除弹匣内的积水或其他污物。托弹板和弹匣底板都用钢板冲压而成,形状简单。弹匣底板的设计类似于毛瑟M1934自动手枪,由托弹簧最底部的一个向外折弯部分卡入弹匣底板上的缺口内固定,没有托弹簧底板这个零件。
从动作原理看CZ52的设计精髓
CZ52的设计与常见的欧洲及苏联军用自动手枪有着较大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可谓是独具匠心。比如在发射机构上,其最大亮点是用一个简单的零件巧妙地实现了单动发射机构解除击针保险的功能——这个零件就是双臂式阻铁。它省略了一般枪械需要专门设计的用于顶起击针保险的带动片,尽可能地做到一件多用,大大简化了发射机构的零件数量,提高了可靠性。
通过下面对该枪的发射过程的详细分析,相信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体会到该枪在结构设计上的更多特点:
如果枪弹已经上膛,击锤处于待击位置,此时若扣动扳机,击锤释放、击发枪弹,火药燃气在弹膛内一方面推动弹头前进,另一方面作用在弹壳底部。在弹头前进的同时,火药燃气促使套筒及枪管一同后坐,由于闭锁楔铁下部的后撞击面紧紧贴在套筒座的固定突起上,因此闭锁楔铁本身并不运动,而是由套筒通过滚柱带动枪管共同后坐,同时开始压缩复进簧。当走完约4.7mm的自由行程后,弹头已经飞出枪口,膛内的燃气压力也降到许可的范围内,此时套筒带动滚柱也走到了闭锁楔铁后部的舌形部。由于滚柱不再受到闭锁楔铁的限制,因此滚柱在套筒内的弧形闭锁槽的挤压下,向两侧进入枪管座侧面的闭锁槽内,逐渐解除对套筒的限制。枪管下部在撞击到套筒座上的停止面后停止运动,而套筒由于获得了一定动能,将继续压缩复进簧向后运动,直到套筒前部也撞击到套筒座上的撞击面并最终停止运动。在套筒后坐的过程中,抽壳钩拉出膛内的空弹壳,当途经抛壳挺时,弹壳底缘的左下部受到抛壳挺的撞击,以抽壳钩为支点,将弹壳从套筒右侧的抛壳口抛出。随后复进簧开始伸张,推动套筒向前运动,当经过弹匣时,套筒内的推弹突笋会将次一发枪弹推入弹膛内。当弹底窝接触到枪管尾端面时会推动枪管向前运动,此时套筒上的闭锁槽刚好对准枪管座上的闭锁滚柱,这样在闭锁楔铁后部的舌形部件作用下,套筒和枪管向前运动的同时,将滚柱挤压到套筒内的闭锁槽内,完全挤入后,滚柱又到了闭锁楔铁的限制面部,因此滚柱不能退回,以保证闭锁的确实。再次走完4.7mm的自由行程后,套筒带动枪管撞击闭锁楔铁,而闭锁楔铁又被套筒座上的套筒卡笋限制住,因此停止运动。如果需要再次发射,只需松开扳机后再次扣压扳机即可。当枪弹射完后,托弹板顶起套筒座左侧的空仓挂机杆,将后坐到位的套筒限制在后方位置,以提醒射手需要更换弹匣。重新装上实弹匣后,向后轻拉套筒再松开,此时空仓挂机杆在杆簧的作用下复位,不再阻挡套筒,套筒即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并推弹上膛。
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CZ52的滚柱式闭锁机构实际上与同样采用滚柱式半刚性闭锁机构的德国G3步枪并不相同。G3的滚柱起到的是延时作用,而不是钢性地闭锁弹膛,滚柱会在弹壳底部的压力作用下被挤开,进而释放枪机。而CZ52的滚柱并不起到延时作用,它是一个中间的闭锁零件,类似于卡铁闭锁方式中的卡铁,只要滚柱不移动到闭锁楔铁后部的舌形部位,就会一直牢牢地将套筒和枪管锁在一起,形成刚性的闭锁连接。
与一般枪管起落式闭锁机构相比,CZ52的这种闭锁机构具有零件加工方便、枪管与套筒配合精度要求不高且闭锁刚性好、适合发射大威力枪弹等优点。另一方面,这种机构在发射时,枪管仅做前后短距离移动,枪管与套筒不需要精度较高的配合以及定位面,即使套筒与套筒座长期使用有所磨损,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精度。此外,与卡铁摆动式闭锁机构相比,这种滚柱的闭锁方式零件形状简单,套筒上的闭锁面加工也简单,要求不是很高,滚柱的加工要比形状复杂的闭锁卡铁容易得多。
当然,这种结构也有致命的缺点,其一是结合时即使不装滚柱或漏装了一侧的滚柱,套筒依然可以装上,此时手枪就变成了靠惯性闭锁的自由枪机式武器,如果发射枪弹将会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其二,这种结构对外来的异物,特别是含有细沙、泥浆的河水等粘稠的污物比较敏感,在极端环境下故障率较高;其三,由于滚柱和闭锁槽靠近弹膛,当射弹数量较多时,此处容易被火药燃气污染,进而造成滚柱动作不良,套筒内的闭锁槽擦拭也比较麻烦,不易彻底擦净。所以对CZ52来说,每次射击完毕后,都要求尽快地擦拭闭锁槽和滚柱部位,并正常涂油,以保证滚柱能够正常动作。
CZ52手枪开锁过程示意图。从左自右分别为:闭锁状态,闭锁楔
铁未移动;由于套筒后坐,闭锁楔铁抵在套筒座上与套筒发生相
对位移后,刚好移动到舌形部对准滚柱的位置;滚柱在套筒的推
动下滚入弹膛两侧内的闭锁槽内;完全开锁后,套筒不受滚柱的
约束自由后坐
CZ52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情况下的安全性,保险机构的设计也是该枪的看点之一。除了上述的击针保险外,比较典型的就是位于该枪套筒座左后侧的保险扳手的设计。该扳手有3个位置,除最下方是发射位置外,其余两个都是保险位置。其中中间的是常用保险位置,有作为识别标记的红点。当保险扳手转到中间位置时,该红点便被扳手盖住,此时保险轴头部的突起进入扳机连杆的保险槽内,同时保险轴也锁住击锤,扳机无法扣动,击锤也不能被解脱,不过此时保险轴并未锁定套筒,套筒依旧可以来回拉动,这一设计使得CZ52可以安全迅速地排除膛内的枪弹。而第三个保险位置,即当扳手位于保险轴的最上方,仅适用膛内有弹且击锤处于待击位置的情况。此时击锤尽管有可能被意外释放,但由于保险轴已卡入击锤上的反跳缺口内,击锤不能接触到击针,同时保险轴头部的突起将扳机连杆压下,解脱了与阻铁的扣合,因此扳机不能带动阻铁旋转而释放击针保险,击针被牢牢锁住,排除了意外走火的可能。
              
           
捷克生产的使用黄铜弹壳、预              捷克生产的另一种使用涂漆钢           使用涂漆钢壳,覆铜钢被甲、
装在8发桥夹上的M48手枪弹                壳,覆铜钢被甲、蘑菇形钢心           带弧形平顶钢心的M48手枪弹
的M48手枪弹
                               
CZ52手枪配用的8发直弹匣,                                        少见的捷克原产CZ52手枪维修备件
两侧均开有长条腰形孔
木盒,内部装的是一些常用的维修
备件
特殊的弹药
CZ52发射一种称之为M48、由捷克自行研制的手枪弹,该弹改进自苏联的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两者尺寸基本相同,但M48的装药量较原型增加了20%左右,因此该弹的枪口动能高达665焦耳左右,比普通托卡列夫手枪弹的约500焦耳要高出不少,属于大威力手枪弹。
M48的弹头采用了被甲、铅套加钢心的三件式设计,与原型相比,去掉了铅心而改为钢心,整个弹头要比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普通铅心弹头略长一些。钢心本身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弧形平顶圆柱形,一种为头粗尾细的蘑菇形。该弹最初的设计目的主要是配给冲锋枪使用,所以枪口动能和穿透力均比较大。M48的弹头被甲一般为镀镍钢或覆铜钢,弹壳则采用黄铜或涂漆钢材料,以涂漆钢较为常见。该弹在包装时,一般会预先装在捷克专门设计的一种8发直桥夹上。
总的来说,M48手枪弹是一种不常见的军用弹种,在捷克以外的国家应用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该弹的膛压较大,因此与普通的托卡列夫手枪弹不能通用,那些本来设计发射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武器若强行使用M48弹可能会导致危险。当捷克意识到自己曲高和寡后,也改为装备欧洲最流行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因此M48枪弹随CZ52手枪逐步退出了现役。
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两者尺寸基本相同,但M48的装药量较原型增加了20%左右,因此该弹的枪口动能高达665焦耳左右,比普通托卡列夫手枪弹的约500焦耳要高出不少,属于大威力手枪弹。
M48的弹头采用了被甲、铅套加钢心的三件式设计,与原型相比,去掉了铅心而改为钢心,整个弹头要比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普通铅心弹头略长一些。钢心本身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弧形平顶圆柱形,一种为头粗尾细的蘑菇形。该弹最初的设计目的主要是配给冲锋枪使用,所以枪口动能和穿透力均比较大。M48的弹头被甲一般为镀镍钢或覆铜钢,弹壳则采用黄铜或涂漆钢材料,以涂漆钢较为常见。该弹在包装时,一般会预先装在捷克专门设计的一种8发直桥夹上。
总的来说,M48手枪弹是一种不常见的军用弹种,在捷克以外的国家应用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该弹的膛压较大,因此与普通的托卡列夫手枪弹不能通用,那些本来设计发射托卡列夫手枪弹的武器若强行使用M48弹可能会导致危险。当捷克意识到自己曲高和寡后,也改为装备欧洲最流行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因此M48枪弹随CZ52手枪逐步退出了现役。
                             
鉴于CZ52在美国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拥趸者,因此
厂商为该枪开发了包括改装用的握把护板、改口径
套件以及膛口防跳器之类的诸多配件(上)
出口到美国的CZ52手枪。包括皮质枪套、一个备用
弹匣和擦膛杆(下)
结语
捷克共生产了大约20万支军用版CZ52,目前已经全部退出现役。在捷克重新向西方敞开大门后,那些剩余的或是库存的CZ52经过重新打印标记,被大量出口到像美国这样存在枪支交易市场的国家。由于质优价廉,而且不同于常见的华约国家的仿TT30/33托卡列夫手枪,因此CZ52在美国的销售一度非常火爆,当时一支崭新的CZ52,带一个备用弹匣以及原品皮套和擦枪工具,全套售价不到100美元。此外,不论作为收藏还是娱乐射击用,都具有其他军用手枪所无法替代的魅力——除握把护板外,全枪都用优质钢材打造,异常坚固可靠,加上粗犷硬朗的线条设计,以及未做精细修饰、还残留有刀痕的表面,CZ52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不折不扣的军用武器。不过由于CZ52发射的M48手枪弹并非美国弹药市场上的主流,因此一部分CZ52被更换了枪管、弹匣等部件,以便能够发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由于两种枪弹的底缘最大直径基本相同,因此无需改变弹底窝的尺寸,也即原来的套筒无需改动,只要换上新枪管和弹匣等少数零件即可使用。
时至今日,美国仍有大批CZ52的拥趸者,还有一些厂商专门为该枪生产各种现代化的握把护板和改装套件等,CZ52依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续写着捷克枪械的传奇。
本期杂志This issue
2002年第1期军用突击步枪随笔
2002rh 5adwe中国63式自动步枪
2005年5上M1911手枪的故事
2005年1下关于“撸子”的传说
2005年2上横空出世,天下第一枪——关于
2005年2下莽莽乾坤,千里走单骑——关于“
2005年3上不让须眉,枪林一枝“花”——
2007年11上不可忽视的差距——亟需奋进的
2007年11下昨天、今天与明天"——香港制式
2007年11下关注:如何反制微小型无人机
热销商品 
“乐目”军人个性手机 LM801
会员价:
批发价:
美国排爆小组首选-SOG工具钳B6
会员价:
批发价:
抗战中国轻武器史料
会员价:25
批发价:
服饰
装备
配件
仪器
食品
军刀
工艺
电子
网站介绍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问题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顽童讲枪械 43 ★一支流着资本主义血液的共产主义手枪
世界上枪管口径最大的几种手枪,你了解多少?
集众家所长,能否得宠?XD系列手枪
手枪之王—以色列0.5英寸“沙漠之鹰”详解
前捷克斯洛伐克CZ82式9mm手枪
东欧巨变前的“绝唱” ——捷克CZ82/83 9mm手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