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编辑 锁定
小青龙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中文名
小青龙汤
功    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    治
外寒里饮证
分    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出    处
《伤寒论》

小青龙汤歌诀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小青龙汤组成

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小青龙汤用量

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炙)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小青龙汤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小青龙汤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小青龙汤主治

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小青龙汤方义

本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治疗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主。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五味子与芍药配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小青龙汤运用

本方用于治疗外寒里饮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小青龙汤加减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小青龙汤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1-3] 
参考资料
  • 1.    汪昂.《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月
  • 2.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
  • 3.    张仲景.《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8月
词条标签:
科学百科中医药分类 中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方~小青龙汤~《伤寒杂病论》
外寒内饮导致的咳嗽,治疗可没有那么简单,或许你需要这个经方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咳嗽
小青龙汤——经方解读(之一)
《方剂学》学习笔记43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